【正文】
一層厚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漿。挖孔樁灌注施工中,當混凝土無法連續(xù)灌注,施工縫不可避免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處理:①混凝土無法連續(xù)灌注后,應安排人員將孔內混凝土振搗密實,并在施工縫處補插足夠數量的錨固鋼筋(錨固鋼筋直徑與鋼筋籠主筋相同)。⑤在澆筑樁身混凝土時,相鄰10 m 范圍內的挖孔作業(yè)應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不準將漏斗、串筒直接架設在鋼筋或模板上。③澆筑過程中,應防止混凝土撞擊鋼筋造成灰漿、骨料分離情況。①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應安排旁站監(jiān)理,旁站監(jiān)理可就現(xiàn)場存在的問題向承包人提出建議、意見,或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當情況嚴重并將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或安全時,可指令停止?jié)仓?,但該指令應由結構工程師在監(jiān)理程序規(guī)定時間內書面承包人。③人工挖孔樁的土質巖樣、入巖深度、孔底形狀、樁徑、樁長、垂直度、樁頂標高和混凝土強度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作好施工原始記錄。②成孔后,用事先制作好的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檢孔器檢查樁的孔徑,檢查完后,再用1 kg鉛錘及線繩檢測樁孔的垂直度和孔深。必須做到孔底表面無松渣、泥、沉淀土。第一節(jié)護壁混凝土施工完畢拆模后,即將孔口磚護圈上標示的十字控制線引至該護壁混凝土面上,同時用水準儀把相對標高點引測后也標示在該段護壁上,作為控制樁孔位置垂直度及確定樁的成孔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每段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少于50 mm。模板由三塊自制活動鋼模板拼裝而成,成模找正后,即進行護壁混凝土的澆筑。①挖孔施工應根據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因地制宜選擇孔壁支護方案報批,并應經過計算,確保施工安全并滿足設計要求。⑨孔內爆破后,消耗了孔內大量氧氣,產生了大量的煙霧、CO有毒氣體,將危及工人的安全。因為挖孔工作停置一段時間后,孔內可能積累了超量的CO2 或有毒氣體,可能危及工人的人身安全。⑥為防止施工技術人員或周圍群眾不小心掉進孔內,挖孔工作暫停時,應在孔口罩蓋,并設安全警示標牌。④挖孔時,為了防止孔口掉入雜物,孔內工人必須佩戴安全帽,工人上方約1cm高度處應放置半圓形鋼筋網罩蓋,工人挖孔時一般站在有罩蓋的一邊??咨畲笥?m時,必須采用電雷管引爆。挖至基巖后,經設計人員驗證符合設計要求,才可進行樁頭的擴大施工。編號后,按樁身直徑用實心粘土磚圍砌半磚厚、高250 mm 的磚護圈,用以防止場地自然雨水灌入開挖后的樁孔中,同時將各樁的十字控制線引測到護圈上。不符合要求時減1~3分。不符合要求時減1~3分。10板177。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25△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177。10尺量:按骨架總數30%抽查1寬、高或直徑177。202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mm)177。10基礎、錨碇、墩臺、柱177。⑴實測項目鋼筋安裝實測項目鋼筋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權值1△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177。②此外,還應重點檢查預埋件(錨固鋼筋等)的位置和數量。⑦為保證鋼筋籠不變形,在每道加強筋處應設置“十字撐”,在鋼筋籠入孔時割除,以防止“十字撐”卡住串筒或導管;鋼筋籠吊裝時,還須在吊點位置綁扎鋼管或竹木,使鋼筋籠受力均勻,并盡量多設吊點,防止鋼筋在吊裝時扭曲、變形。相鄰的焊縫采用分區(qū)對稱跳焊,不得順方向一次焊成。為此,較小直徑的鋼筋在焊接時,下面宜墊以厚度適當的鋼板。待所有焊接點卡好后,先在焊縫兩端點焊定位,然后進行焊縫施焊。②制作鋼筋籠應視吊裝能力合理分節(jié)制作,分節(jié)制作鋼筋籠應在堅固的工作臺上進行,并使用鋼筋定位尺準確定位主筋和箍筋的位置。對于焊接接頭,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配置在接頭長度區(qū)段內的受力鋼筋,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接頭型式接頭面積最大百分率(%)受拉區(qū)受壓區(qū)主鋼筋綁扎接頭2550主鋼筋焊接接頭50不限制⑥在澆筑混凝土前,應對已安裝好的鋼筋及預埋件(鋼板、錨固鋼筋等)進行檢查。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d為鋼筋直徑)。③鋼筋接頭采用搭接或幫條電弧焊時,宜采用雙面焊縫,雙面焊縫困難時,可采用單面焊縫。②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承包商應在開工前規(guī)定時間內,遞交分項工程開工申請,并附有關資料,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開工報告的內容應包括:施工組織,工藝流程、施工方案及質量保證措施,人員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進場情況,工期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相關試驗資料,測量放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