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同點 差別 (二) “ 分子縫合針 ” —— DNA連接酶 可把黏性末端之間的 縫隙“縫合” 起來, E ? 如果把兩種來源不同的 DNA用同一種限制酶來切割,會怎樣呢? 會產(chǎn)生 相同的黏性 (平 )末端 ,然后讓兩者的黏性 (平 )末端 黏合 起來,就似乎可以合成重組的 DNA分子了。 來源: 種類: 作用: 結果: 形成兩種末端 一、 “分子手術刀” —— 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黏性末端 平末端 T 磷酸二酯鍵 1 2 3 4 5 1 2 3 4 5 A G A A T T C C T T A A G C C C G G G G G G C C C EcoRⅠ ( 4) 作用結果: ?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SmaⅠ EcoR Ⅰ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EcoRⅠ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Sma Ⅰ 平末端 平末端 限制酶所識別的序列,無論是 6個堿基還是 4個堿基,都可以找到一條 中心軸線(如圖),中軸線兩側的雙鏈 DNA上的堿基是 反向、對稱、重復 排列的。能將外來的 DNA切斷 ,由于這種切割作用是在 DNA分子內(nèi)部進行的,故名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我們有沒有學過相關的實例? ? 現(xiàn)今存在的生物為什么沒有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被外源 DNA的入侵而滅絕,仍能保持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 ? 怎樣才能使外來的 DNA失效從而保護自身? 識別雙鏈 DNA 分子的某種 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并且使每一條鏈中 特定部位 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 磷酸二酯鍵 斷開。進行基因操作最少需要以下三種工具: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嚴格的設 計,并通過體外 DNA重組和轉基因等技術,賦予 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人們 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chǎn)品。 基礎理論和技術發(fā)展催生了基因工程 科技探索之路 后期基礎理論 梅塞爾松 、 斯塔爾 證明 DNA的 半保留復制 基礎理論和技術發(fā)展催生了基因工程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