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少年派》有著印度的文化、西方宗教,但最終被李安運用中國式的哲學(xué)思考整合出了答案,那就是神與自我、生命與苦難以及這宇宙中一切的一切,對立統(tǒng)一、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神或許不曾顯靈,也不伸手搭救,但是它從未拋棄,以著它的方式來觀照、指引。當你接受磨難絕望時,神一直在看著你,給你一個休息的機會,給你一點提示,讓你繼續(xù)走下去。我大笑著把故事講成了惡作劇,我還告訴同事,那些人腦子都壞掉了,什么都說成是上帝給的。餐后我懷著虔誠的心接受了洗禮,成為了基督徒。那天我感到了奇異的毫無理由的幸福感,陽光是那么溫暖明媚,我竟毫無目的地走進大廳和組織者孫姊妹聊了起來,孫姊妹說,親愛的外鄉(xiāng)人,留下來吧,中午我們好好吃一頓,讓你看看上帝給我們準備的大餐有多豐盛。當然,也是最引發(fā)大家爭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一個人來說,科學(xué)讓我們看到更多外在世界,而信仰讓我們了解內(nèi)心.。如果人類全部的把生命交給自己、交給欲望、交給科技,人們一定會愈發(fā)的迷失。如果你用科技的理性去研讀《圣經(jīng)》,一定會有很多理由去證明基督教的荒誕,派的父親也說過:科技帶領(lǐng)人類在這幾百年取得的成就抵得上信仰于人類文明幾千年的成就?!币勒粘H说乃悸?,信就是信,為什么要去懷疑,既然懷疑了,為什么不是否定,反而是充滿活力?這正是整部電影的主題。一座大房子派:“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樓層、很多房間。它就那么頭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它永遠與我同在?!拔乙詾樗鼤仡^,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后永遠消失了。于是重拾自我和信仰上路了。白天和黑夜,饋贈與索取,吃和被吃,這就是生存的殘酷。于是派停了下來,放棄了自我也放棄了信仰。生存中的殺戮和傷害不可避免,我們因此而需要學(xué)會禱告和感恩。第一次是在幼年,餐桌上父母和哥哥都已經(jīng)吃了起來,派在食物前平靜的祈禱。李安正是想要告訴大家,這就是命運可畏的地方。ve lost everything!What more do you want from me?!神吶!你為什么要嚇他?!我失去了我的家人!我失去了一切!你還要什么啊?!當派幾乎陷入絕望,食物卻從天而降。Pi無助地大喊:God!Why are you frightening him?!God!I39。命運的苦難與恩典派的生存計劃源自科學(xué)的方法并且執(zhí)行有力,看似毫無紕漏,一切井然有序。通過正確的方法(求生手冊)了解自己的資源,認清自己的處境,進而制定一系列生存的計劃。振作你的生命派懂得了既然處境無法改變,就要學(xué)會如何與之相處。暗指每個人的處境,來自自身和外界的痛苦、危險無處不在,單獨來看似乎選擇哪個方向都是死亡。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這場始料未及的傾覆,從而自己上路。)上路派的上路,由不得思考,不會有一場準備好的成人禮。那些溫暖的庇護就像那條看起來無比堅固的大船,從你一出生就從未離開過。在歌中充滿了他對自己過去販賣奴隸的悔恨,和對不計較這些仍賜福于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但借著主耶穌基督的豐盛憐憫,得蒙保守,與神和好,罪得赦免,并蒙指派宣傳福音事工。在一次暴風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于是決心痛改前非,奉獻一生,宣揚上帝的福音,成為19世紀偉大的傳道人。 Newton作于1779年,開始是一首傳統(tǒng)的民謠,或黑人靈歌,它表達了宗教的忠誠,其中包含著一個平淡但是極富深意的贖罪的故事,它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禱懺悔時必唱的曲目??梢赃@樣理解,直徑是人類本身,圓代表自我和客觀世界的圓滿、不惑,而π就是人類的思考、認知,而π的屬性告訴我們,π可以無限延伸,而圓滿只能無限接近,而沒有終點??赐炅诉@部電影,我似乎可以嘗試著像中年派一樣思考神與自我這個主題了。其實我十分羨慕虔誠的教徒,因為作為弱小的人類,無神論的世界觀是可悲的,也是可笑的。所以說,同為藝術(shù)片,同樣的題材,但卻是因為導(dǎo)演所處的思想階段不同,而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含義。在這里首先我想說說看了李安這部大作與我過去看過的大多數(shù)文藝片的不同感受:多數(shù)文藝片:講述失去信仰、迷失自我的故事,給你一個開放式的迷茫的結(jié)局,導(dǎo)演敏感、脆弱,常常用故弄玄虛的手法證明人們沒辦法理解他的痛苦。盡管《少年派》取得了巨大的商業(yè)上的成就,我仍把它歸類為文藝片。第五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一部簡單、勵志的電影12月1日晚,我在影院看了這部片子,給我的感受是營養(yǎng)豐富并且容易消化。這部影片講述的不是一個美的令人發(fā)指的奇幻故事,也不是糾結(jié)于宗教信仰和理性思考的一個擰巴的人生選擇。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4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員,還有一個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歲男仆。它就那么頭也不回的走了,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它永遠與我同在?!拔乙詾樗鼤仡^,但它只是朝著森林深處望去,然后永遠消失了。父親沒有錯,獸性沒有情感和憐憫,與神性是毫不相容的。他告訴作家,在老虎的眼里看到了另一個靈魂。Pi哭很厲害,因為人類的獸性幫助人類生存了下來,在最危難的時刻生存了下來。但此時,他仍然無法完全脫離獸性的一面,載著老虎繼續(xù)出發(fā)。Pi毅然的逃離的那個小島,因為他不想繼續(xù)活在過去,吃著同類生存下去。這就是此岸。然而黑夜降臨,他看到了白天的湖水開始吞噬魚類,那深不可測的湖水在吃著自己養(yǎng)育的動物,同時他又看到了那個仿佛蓮花的樹葉,一層層剝開后看到了人類的牙齒。當漂流初期的時候,老虎生猛無比,對Pi寸步不讓;后面老虎因為餓極了之后又受惠于Pi食物的賞賜漸漸被馴化;一個最重要的橋段是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Pi看見了穿破烏云從天而降的圣光,高呼神跡并極力要向老虎展示,但老虎畏懼不前,充滿畏懼的蜷縮在角落里。人類在很多時候拋棄了他,卻又在關(guān)鍵的時刻接受他的指引,渡向脫離獸性的彼岸。第一個故事中的老虎就是主人公,那么故事中的Pi又是誰呢?傳遞給我的是一個明確的答案:心中的神性,在現(xiàn)實中引導(dǎo)人類的無形的神。當Pi找到了那個小島之后,餓極了的拋開地上的土尋找的植物的根莖滿足的吃著。因為在船上,肉汁不算肉,只是調(diào)味品。廚子先后指著腸和肉汁說:它以前是吃素的,它以前也是吃素的,隨后引起了父親的不滿并險與其大打出手。其實主人公Pi就是全人類的象征,無論哪種信仰,哪種宗教,作者和導(dǎo)演就是要在這里引起全人類對于信仰的反思。Pi年幼是信仰多種宗教,印度教(家庭背景)、基督教(跟哥哥打賭去教堂里喝圣水,從而和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