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了關于羌人的記載。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那里是大熊貓和金絲猴的故鄉(xiāng)。羌族最富特色的建筑是碉樓,羌族傳統(tǒng)民居碉樓,靜靜地立在主人的住房旁,用來儲存糧食柴草,或者防御。羌族人民服飾艷麗,能歌善舞。每逢節(jié)日,他們都會吹起羌笛跳起鍋莊,喜氣洋洋把歌唱,嘴里還發(fā)出“喲!喲!喲!”的歡呼聲。淳
2024-11-21 15:58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教學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能力目標:加深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善良、樸實、豪放、能歌善舞的特點的認識。情感目標:在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xiàn)。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會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來源:]教學難點:在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xiàn)。[來源:學科網ZXXK]教學準備課
2024-11-23 07:13
【摘要】A《吹起羌笛跳鍋莊》AA羌族,自稱爾瑪,是中國西南的一個古老民族。A羌族風土人情圖片A鍋莊是一種藏族民間歌舞,羌族人民也經常跳鍋莊,鍋莊舞的主要動作是弓腰、甩袖,邊唱邊舞。A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好聽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鍋莊》。AAA復聽歌曲,請學生談感受。
2024-12-17 15:59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冉店九年制學校梁娟麗請大家再次欣賞這首歌曲,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緒。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鍋莊舞簡介?鍋莊舞[1],又稱為“果卓”、“歌莊”、“卓”等,藏語意為圓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云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qū)。舞蹈時
2024-12-12 11:42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會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2、能力目標:加深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善良、樸實、豪放、能歌善舞的特點的認識。3、情感目標:在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xiàn)。教學重點:學會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教學難點:在音樂活動中能大膽投入、熱情表現(xiàn)。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教學
2024-11-23 06:54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教材分析: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人教版第十冊教材,本單元是一個從低、中年級延續(xù)過來的向學生介紹五十六個民族音樂歌舞的重要單元。幫助學生樹立五十六個民族互幫互學共同繁榮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學生值得學習的。羌族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首歌表現(xiàn)了羌族人民在歡樂的
2024-11-23 15:24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西南路小學肖慧軍教材分析: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人教版第十冊教材,本單元是一個從低、中年級延續(xù)過來的向學生介紹五十六個民族音樂歌舞的重要單元。幫助學生樹立五十六個民族互幫互學共同繁榮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學生值得學習的。羌族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首歌
2024-11-23 05:33
【摘要】執(zhí)教人:單位:《吹起羌笛跳鍋莊》羌族聚居區(qū)處于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這里山脈重重,地勢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稱為“云朵中的民族”。碉樓是羌族人用來御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想一想,在課題中分別出現(xiàn)了一種樂器和一種舞蹈,它們是什么呢?
【摘要】哈尼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qū),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于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余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
【摘要】陳莊鎮(zhèn)付窩小學音樂學科電子備課稿課題:吹起羌笛跳鍋莊課時:1課型:唱歌主備人:王莎莎二備教學目標:1、加深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善良、樸實、豪放、能歌善舞的特點的認
2024-12-07 04:19
【摘要】編織的歷史編織的方法材料的選擇創(chuàng)作與欣賞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湘版)六年級上冊第4課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用柳條、藤蔓來編織器物。因時代變遷,編織工藝與造型日趨完善、精美。手工籃筐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提倡環(huán)保的現(xiàn)在,手工籃筐更顯珍
2024-11-21 09:11
【摘要】《吹起羌笛跳鍋莊》西南路小學肖慧軍教材分析: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是人教版第十冊教材,本單元是一個從低、中年級延續(xù)過來的向學生介紹五十六個民族音樂歌舞的重要單元。幫助學生樹立五十六個民族互幫互學共同繁榮的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學生值得學習的。羌族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首歌表現(xiàn)了羌族人民在歡樂的節(jié)日里載歌載舞的
2025-05-15 00:35
【摘要】湘教版五年級音樂(下冊)第五課學習目標:《彼得與狼》,認識小提琴、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圓號、定音鼓等樂器,并能辨別樂器的音色,能說出樂器所塑造的音樂形象?!侗说门c狼》的故事梗概,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聽后感;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逐步懂的“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道理。預習
【摘要】瑤族人口不足300萬,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廣西、湖南、云南、廣東和貴州等省區(qū)。村寨坐落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幾鍥]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長期與漢、壯、苗等族接觸,各地瑤族一般又兼通漢語,部分兼通壯語和苗語?,幾逯两袢员A糁嫉尼鳙C、捕魚和農耕
2024-12-15 03:58
【摘要】教學內容歌曲《吹起羌笛跳鍋莊》單元第一單元共4課時課時第2課時教材分析羌族同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這首歌表現(xiàn)了羌族人民在歡樂的節(jié)日里載歌載舞的情景。羌笛是羌族的民間樂器,鍋莊是藏族民間舞蹈,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羌族因居住在四川西部,故鍋莊也成為他們喜愛的民間舞蹈的一種。預設
2024-11-23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