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檢:重病容,結(jié)膜充血無水腫,咽部充血,腋下見點狀出血點,肝脾未觸及。檢查:℃,咽部紅腫,扁桃體不大,頰部粘膜靠第一磨牙處可見十數(shù)個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胸腹皮膚類似玫瑰疹。診斷為: A. 流行性乙型腦炎暴發(fā)型 B. 流行性乙型腦炎極重型 C. 流行性乙型腦炎重型 D. 流行性乙型腦炎普通型 2)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傳播途徑是 A. 呼吸道傳播 B. 消化道傳播 C. 接觸傳播 D. 蚊蟲傳播3) 5歲,患兒。因發(fā)熱,雙腮腺腫大4天,伴中上腹痛1天入院,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以及合并癥,如從患兒唾液中分離出腮腺炎病毒,則可診斷為: A. 流行性腮腺炎 B. 急性胰腺炎 C. 急性胃腸炎 D. 菌痢 5) 關(guān)于流行性腮腺炎,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經(jīng)消化道傳播,傳染性很強 B. 腮腺炎病毒僅存于人體中 C. 嬰兒沒有先天性被動免疫 D. 男性睪丸炎時可加用抗菌素6) 以下對腮腺炎病毒的描述錯誤的是: A. 為單股RNA病毒 B. 病毒抵抗力很強 C. 紫外線、福爾馬林可使其迅速死亡 D. 56℃20分鐘、乙醇25分鐘使其失去活性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流行性乙型腦炎患者,℃,頭痛,嘔吐,昏迷,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yīng),巴氏征陽性。昨起突然高熱40℃,頭痛,噴射性嘔吐,伴咳嗽。半日來四肢麻木,飲水時咽部感不適。傷口處理后,曾注射狂犬疫苗1針。如果為狂犬病則其處于臨床哪一期: A. 潛伏期 B. 前驅(qū)期 C. 興奮期 D. 麻痹期 3) 10歲男孩,被狗抓傷。2日來發(fā)熱,體溫38℃左右。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為: A. 普通上感 B. 流行性感冒 C. 禽流感 D. 結(jié)核病6) 下列哪種癥狀不是肺結(jié)核病人的典型癥狀: A. 倦怠、乏力 B. 低熱 C. 打噴嚏 D. 夜間盜汗、食欲減退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下列哪項不是狂犬病的傳染源: A. 狼 B. 貓 C. 吸血蝙蝠 D. 雞鴨 2) 32歲,男性,1月前曾被自家養(yǎng)犬咬傷。實驗室檢查:10\super 9\nosupersub /L,血沉32mm/L小時,痰涂片查結(jié)核菌兩次陰性。半月前胸部透視未見異常。右側(cè)胸痛,無氣短。午后低熱3個月,~38℃。X線胸部檢查:右肺第一肋間淡片狀模糊陰影。體檢無陽性體征。近半個月來食欲減退,感乏力。輕咳,咳白痰,時帶血絲。該患者如確診為血吸蟲病,治療常首選: A. 蒿甲醚 B. 吡喹酮 C. 溴乙酰胺 D. 甲硝唑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判斷某病是否為某類傳染病的金標準是: A. 疾病發(fā)作的季節(jié)性 B. 發(fā)現(xiàn)和確定致病原 C. 疾病的地區(qū)分布情況 D. 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2) 某單位十余人吃了某冷飲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時防疫站從冰棒中分離到了痢疾桿菌,從而確定冰棒為: A. 傳染源 B. 傳播途徑 C. 傳播媒介 D. 帶菌者3) 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傳染病流行后免疫人口增加 B. 易感人口的遷入 C. 免疫人口死亡 D. 新生兒增加 4) 傳染病的傳播必須具備的三個必要條件是: A. 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者 B. 病毒、傳播途徑和易感者 C. 傳染源、蚊蟲傳播和易感者 D. 細菌、傳播途徑和免疫力低下者 5) 下列傳染病的病原體屬于病毒的是: A. 霍亂 B. 麻疹 C. 鼠疫 D. 結(jié)核 6) 隱性感染增加時: A. 病原攜帶者增加 B. 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 顯性感染增加 D. 免疫人群過大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對與霍亂患者密切接觸者應(yīng)采取下列哪種處理措施: A. 嚴密隔離 B. 注射疫苗 C. 嚴密檢疫5天,留便培養(yǎng),服藥預防 D. 嚴密檢疫10天并做便培養(yǎng)2) 關(guān)于霍亂,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 霍亂是一種烈性腸道傳染病 B. 霍亂被列為乙類傳染病 C.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 D. 霍亂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3) 典型霍亂嘔吐的臨床特點為: A. 痙攣性腹痛伴嘔吐 B. 惡心伴嘔吐 C. 頭痛伴嘔吐 D. 無惡心的噴射性嘔吐4) 霍亂的最主要傳播途徑是: A. 通過水 B. 通過食物 C. 通過日常接觸 D. 通過蒼蠅媒介5) 抗生素治療霍亂的主要作用是: A. 減輕毒血癥 B. 減少排菌量,縮短排菌期和病程 C. 預防并發(fā)癥 D. 控制血壓6) 典型霍亂腹瀉的臨床特點為: A. 劇烈腹痛和腹瀉 B. 腹瀉伴里急后重 C. 無腹痛性劇烈腹瀉 D. 發(fā)熱伴腹瀉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以下有關(guān)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說法,錯誤的是: A. 白細胞總數(shù)一般偏高 B. 部分病例出現(xiàn)嘔吐和/或腹瀉 C. 少數(shù)病例僅有輕微的上呼吸道癥狀,無發(fā)熱 D. 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 2) 以下有關(guān)甲型H1N1流感傳染源說法錯誤的是: A. 甲型H1N1流感病人為主要傳染源 B. 感染的動物為重要傳染源 C. 目前尚無動物傳染人類的證據(jù) D. 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 3) 對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應(yīng)對其進行多長時間的醫(yī)學觀察: A. 3天 B. 7天 C. 14天 D. 5天 4) 甲型H1N1流感的潛伏期平均為: A. 7天 B. 1天 C. 2~3天 D. 5~6天 5) 以下有關(guān)甲型H1N1流感傳播途徑說法錯誤的是: A. 主要通過飛沫經(jīng)呼吸道傳播 B. 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C. 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 D. 通過氣溶膠經(jīng)呼吸道傳播也是重要的傳播途徑 6) 較易成為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包括哪項: A. 妊娠期婦女 B. 患者原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 C. 年齡大于65歲的老年人 D. 年齡大于5歲的兒童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奧司他韋成人計量是: A. 30 mg bid po B. 45 mg bid po C. 60 mg bid po D. 75mg bid po 2) 以下哪項可診斷為臨床診斷病例: A. 發(fā)病前7天內(nèi)與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并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 B. 發(fā)病前7天內(nèi)曾到過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現(xiàn)病毒的持續(xù)人間傳播和基于社區(qū)水平的流行和暴發(fā))的地區(qū),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 C. 出現(xiàn)流感樣臨床表現(xiàn),甲型流感病毒檢測陽性,尚未進一步檢測病毒亞型 D. 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發(fā)疫情中,未經(jīng)實驗室確診的流感樣癥狀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樣癥狀疾病時 3) 國內(nèi)流感的特點不包括: A. 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通常較重 B. 隨著患病人數(shù)的增多,開始出現(xiàn)重癥病例 C. 重癥患者成散點分布 D. 病毒尚不具備普遍的高致病力4) 下列哪類人群可成為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源: A. 發(fā)病前1天患者 B. 發(fā)病后3天患者 C. 發(fā)病后7天仍發(fā)熱者 D. 以上均是 5) 以下哪項不是重癥病例標準: A. 神志改變:反應(yīng)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B. 影像學檢查有肺炎征象 C. 持續(xù)高熱12小時 D.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xiàn)脫水表現(xiàn) 6) 以下哪項不是危重癥病例標準: A. 呼吸衰竭 B. 胸痛 C. 多臟器功能不全 D. 感染中毒性休克一共6道題,每頁6道題單選類型試題:1) 卡介苗的接種對象是: A. 小學生 B. 青年人 C. 新生兒 D. 結(jié)核病高發(fā)人群2) 確定肺結(jié)核是否為傳染源的最主要依據(jù)是: A. 血沉檢查 B. X 線檢查 C. 痰結(jié)核菌檢查 D. 結(jié)核菌素試驗3) 男,17歲。體檢: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黃疸, ,脾肋下側(cè)位可及邊緣。該病人主要病變部位在: A. 肝臟 B. 回腸下段 C. 乙狀結(jié)腸和直腸 D. 脾臟3) 急性血吸蟲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什么? A. 發(fā)熱 B. 腹瀉 C. 腹痛 D. 咳嗽4) 目前治療血吸蟲病的首選藥物為: A. 吡喹酮 B. 青蒿琥酯 C. 五氯酚鈉 D. 氯硝柳胺5) 一血吸蟲病患者,40歲,在發(fā)現(xiàn)時曾服用吡喹酮治療一次,最近2個月出現(xiàn)乏力、腹脹,刷牙時易出血,查體:慢性病容,無黃染,肝肋下未及,血常規(guī)化驗:WBC:109 /L,N:,L:,Plt:55109 /L,Hb:100g/L。胸部X線顯示間質(zhì)性肺炎?;灒?0\super 9\nosupersub /L,淋巴細胞總數(shù)1200/ml。查體:℃,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颊咴剂懿‖F(xiàn)已治愈。該病人如果被確診為腺鼠疫,其關(guān)鍵治療是: A. 早期應(yīng)用抗生素 B. 對癥治療 C. 局部治療 D. 免疫治療5) 鼠疫在我國傳染病法中為哪一類傳染病: A. 甲類 B. 乙類 C. 丙類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