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 √6 / 6。 3. √ 2. ╳ (二)1. ╳ 3. ABCD 2. B ╳√╳╳√三、案例分析(一)1. A 11—20.╳╳√√╳ ╳√√√√30. B二、判斷題1—10.√√√╳╳ 29. A 28. B 27. ABCD 25. ABD26. ABCD 24. A 23. C 22. D 20. ABC21. D 19. C 18. BCD 17. ABD 15. CD16. A 14. AB 13. ABCD 12. ABCD 10. ABCD11. ABCD 9. B 8. B 7. A 5. ABCD6. B 4. D 3. AD 2. ABCD一、任意選擇題1. ABCD )( )如果摩托車是張某盜竊鄰村王某的,應當將摩托車退還給王某。(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對于李某使用過的西瓜刀應當予以扣押。 B、拍賣C、變賣 )處理方式。D、十二實踐中,對于被扣押的物品通常有( A、三 B、辦案部門負責人C、現(xiàn)場負責指揮的民警 )決定。請回答下列問題:(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到括號內(nèi),每題4分,共12分)根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如果要對摩托車進行收繳,應由(李跑向附近一個西瓜攤,拿起攤主的西瓜刀與追趕而來的張扭打在一起。2006年5月2日下午5時許,在一十字路口,張見李在與人攀談,便駕駛摩托車飛速向李撞去。評卷人 )得( )1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1收購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者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的行為,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1在偵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fā)給釋放證明,不需要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1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公安機關偵查人員詢問證人,應就其所知道的案件情況作連續(xù)的詳細的敘述,問明其所述事實的來源和根據(jù),然后提問。(但必要時也可以讓其相互對質(zhì)。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公安機關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jù)刑法理論,對自首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甲和乙構成了共同放火罪。 )甲(14周歲)和乙(13周歲零11個月)兩名中學生,因上網(wǎng)沒錢,被網(wǎng)吧老板訓斥過,二人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根據(jù)刑法理論,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已經(jīng)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的心理狀態(tài)。( )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請在每小題后括號內(nèi)把認為正確的打“√”,不正確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