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0年期限內,一般場地條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反映結構構件的變形能力,是評價結構抗震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柱組合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與柱的全截面面積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乘積之和:剪壓比為c0V/fbh,是構件截面上平均剪力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構件截面上承受名義剪應力的大小。 :是指地震對地表及工程結構影響的強弱程度。 :地面某處至震中的水平距離叫做震中距。名詞解釋 :地球內部斷層錯動并引起周圍介質振動的部位稱為震源。答:現(xiàn)行抗震規(guī)范計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種計算方法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和時程分析法。用以改善構件自身的抗震性能。用以提高結構的變形能力,防止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同時傾覆力矩會在混凝土框架結構兩側柱中引起較大軸力,使構件產(chǎn)生壓曲破壞;會在多層砌體房屋墻體的水平截面產(chǎn)生較大的彎曲應力,使其易出現(xiàn)水平裂縫,發(fā)生明顯的整體彎曲破壞。 房屋的高寬比是對結構剛度、整體穩(wěn)定、承載能力和經(jīng)濟合理性的宏觀控制。19抗震設計為什么要限制各類結構體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寬比?答:隨著多層和高層房屋高度的增加,結構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結構的抗側移剛度必須隨之增大。答:適用條件:(1)結構的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2)房屋的總高度不超過40M(3)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變形以剪切變形為主(4)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時的扭轉效應可忽略不計17計算結構自振周期的方法有哪些?答;能量法、折效質量法、頂點位移法、矩陣迭代法18在多層砌體結構中設置構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答;構造柱作用;可以部分提高墻體的抗剪強度,大大增強房屋的變形能力,墻體開裂后,構造柱與圈梁形成的約束體系可以有效的限制墻體散落,使墻體以滑移等方式大量消耗地震能量,保證房屋不致倒塌。15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計算過程?答。13什么是鞭端效應,設計時如何考慮這種效應?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屬小建筑物,由于質量和剛度的突然變小,受高振型影響較大,震害較為嚴重,這種現(xiàn)象稱為鞭端效應; 設計時對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應乘以放大系數(shù)3,但此放大系數(shù)不往下傳。 軸壓比大小是影響柱破壞形態(tài)和變形性能的重要因素,受壓構件的位移延性隨軸壓比增加而減小,為保證延性框架結構的實現(xiàn),應限制柱的軸壓比。(3)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甲類建筑和規(guī)范規(guī)定的高層建筑,應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2)除上述結構以外的建筑結構,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適用條件:(1)高度不超過40米,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以及近似于單質點體系的結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是地震系數(shù)與動力系數(shù)的乘積9影響地震反應譜形狀的因素有哪些?設計用反應譜如何反映這些因素影響的?地震影響系數(shù)α和結構自振周期T;地震烈度、場地類別、設計地震分組以及結構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地震系數(shù)是地震地面運動最大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因此,土層中粘粒度愈細,愈深,地下水位愈高,地震振動愈劇烈,越容易發(fā)生土層液化。7影響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響土層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地質年代,土層中土的粘性顆粒含量,上方覆蓋的非液化土層的厚度,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實度,地震震級和烈度。的平面面積。(3)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甲類建筑和規(guī)范規(guī)定的高層建筑,應采用時程分析法進行補充計算。(2)除上述結構以外的建筑結構,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適用條件:(1)高度不超過40米,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結構,以及近似于單質點體系的結構,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計算。允許比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設防烈度為六度是不應降低 5簡述現(xiàn)行抗震規(guī)范計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種計算方法及其適用范圍。 丙類:按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確定其抗震措施,達到在遭遇高于當?shù)乜拐鹪O防烈度的預估罕遇地震影響下不致倒塌或發(fā)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嚴重破壞的抗震設防目標。乙類:應按高于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強其抗震措施。分為甲乙丙丁四類。2. 試述縱波和橫波的傳播特點及對地面運動的影響?答:縱波在傳播過程中,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是壓縮波,傳播速度快,周期較短,振幅較??;將使建筑物產(chǎn)生上下顛簸;橫波在傳播過程中,其介質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傳播速度比縱波要慢一些,周期較長,振幅較大;將使建筑物產(chǎn)生水平搖晃3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準設防目標和兩階段設計方法?答:三水準: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烈度是地震對地表和工程結構影響的強弱程度。A、10% B、2%—3% C、% D、50%56.當建筑物有局部突出屋面的小建筑(如屋頂間、女兒墻、煙囪)等時,由于該部分結構的重量和剛度突然變小,將產(chǎn)生( B )。 A 小震不壞 B 中震可修C 大震不倒 D 強震不倒54.多層砌體結構中當墻體的高寬比大于4時,墻體的變形情況是( B )。A、地表破壞 B、人員傷亡 C、次生災害 D、建筑物的破壞 50我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將超過( C )層的建筑歸為高層鋼結構建筑。 ( )A P波 B S波34下列哪種情形不適合用底部剪力法計算結構的水平地震作用。 A 減輕 B 加重32為避免梁在彎曲破壞前發(fā)生剪切破壞,應按( C )的原則調整框架梁端部截面組合的剪力設計值。 ( D )A 200m/s B 300m/s C 400m/s D 500m/s23.一般情況下,工程場地覆蓋層的厚度應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層頂面的距離確定(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4.基本烈度50年的超越概率為 ( C )A.50% B.20% C.10% D.5%25.土質條件對地震反應譜的影響很大,土質越松軟,加速度譜曲線表現(xiàn)為( A )A.譜曲線峰值右移 B.譜曲線峰值左移 C.譜曲線峰值增大 D.譜曲線峰值降低26.地震烈度主要根據(jù)下列哪些指標來評定( C )A.地震震源釋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時地面運動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時大多數(shù)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覺以及其他現(xiàn)象D.地震時震級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該地區(qū)的土質條件和地形地貌27.地震系數(shù)k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 A ) ,則對該地區(qū)產(chǎn)生的地震影響是 ( B )震級大的遠震對剛性結構產(chǎn)生的震害大震級大的遠震對柔性結構產(chǎn)生的震害大震級小的近震對柔性結構產(chǎn)生的震害大震級大的遠震對柔性結構產(chǎn)生的震害小29.縱波、橫波和面波(L波)之間的波速關系為 ( A )A.VP VS VL B.VS VP VL C.VL VP VS D.VP VL VS,這種波的周期 ,振幅 。 A強柱弱梁 B 強節(jié)點C強剪弱彎 D 強錨固16.混凝土框架結構中,不屬于框架柱常見震害的是( D ) C. 壓彎破壞 D. 彎曲破壞17.規(guī)范規(guī)定不考慮扭轉影響時,用什么方法進行水平地震作用效應組合的計算?( B ) B. 平方和開平方法 D. 振型分解反應譜法18.下列哪項不屬于地震動的三要素( B )A.震幅 B.震級 C.頻譜 D.持時19.某地區(qū)設防烈度為7度,乙類建筑抗震設計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設計( 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慮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慮C.地震作用按8度確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確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 A 。 A強柱弱梁 B 強節(jié)點C強剪弱彎 D 強錨固?D A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 B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基礎和上部結構處理 D減小結構的整體剛度,則需進行結構彈性地震反應分析。A 大于2 B 小于2C 大于3 D 小于3,則需進行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 A 縱波橫波面波 B橫波縱波面波C 縱波面波橫波 D面波橫波縱波11地震烈度主要根據(jù)下列哪些指標來評定 ( C )A地震震源釋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時地面運動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時大多數(shù)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覺以及其他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