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舉例 : 40kN 40kN 2m 2m 2m 2m 4m 20kN/m A B C D E F CR EM 左CQ利用影響線求圖示結(jié)構(gòu)中的 之值。 MC的影響線 MC的影響線 C 佳鑫諾教育集團 2. 圖示梁在所示移動荷載作用下截面 K的最大彎矩值是 ( ) k 12m 4m 5KN 4m 4m 5KN 5KN MKmax=5 3+5 2+5 1= k 2 1 5KN 4m 4m 5KN 5KN 3 影響線KM316 412 ???lab 佳鑫諾教育集團 五 . 利用影響線,求固定荷載下,某量值 S的大小。 初步判定 7KN、 5KN不是臨界荷載。 設(shè) PK為臨界荷載,當(dāng)其位于影響線頂點時,應(yīng)滿足下式: 附:三角形影響線臨界荷載的判別式 Δx Δx bPa PP K 右左 ????bPPaP K 右左 ????(求極大值) q布滿影響線正號部分,有最大值 Smax: q布滿影響線負號部分,有最小值 Smin。 (要理解“ 相應(yīng) ”的含義 ) 舉例 : 用機動法作圖示結(jié)構(gòu)中 RA和 QC的影響線 A B 8m P=1 D 6m C 2m A B D RA δX=1 C 1 1/4 RA的影響線 ⊕ D δX=1 A B QC QC A C D QC的影響線 1 ⊕ 幾何不變部分 佳鑫諾教育集團 1.判斷:圖示結(jié)構(gòu)Q E 影響線的AC段,縱標(biāo)不為0. ( ) A P=1 B C E D A B C E D Q E 影響線的形狀 試題舉例 : X A MC δX=1 2. 選擇:根據(jù)影響線的定義 ,圖示懸臂梁 C截面的彎矩影響線在 C點的縱標(biāo)為: ( ) 2m 3m P=1 A C A. 0 B. 3m 幾何不變部分 分析: 虛位移圖 A C A 3m MC影響線 佳鑫諾教育集團 判斷:用機動法做得圖 a 所示結(jié)構(gòu) RB影響線如 圖 b。 。 Pk( Pcr )的概念 : 指能使量值 S發(fā)生極值的荷載。 yC: P在 C截面時, C截面的彎矩值; yD: P在 C截面時, D截面的彎矩值。 佳鑫諾教育集團 影 響 線 部 分 P=1 L A B R A R B x 一 .基本概念 : 當(dāng)方向不變的單位集中荷載P=1沿結(jié)構(gòu)移動時,表示結(jié)構(gòu)某指定處的某一量值(反力,彎矩,剪力)變化規(guī)律的圖形 。 ?結(jié)點荷載作用下的影響線在相鄰兩結(jié)點之間為直線: ①首先繪直接荷載作用下的影響線; ②從各結(jié)點引豎線與其相交,相鄰交點連以直線。在 截面所在桿為折線( M)或平行線( Q) 在其它桿上為直線。 佳鑫諾教育集團 ② 基本部分上的量值影響線,在基本部分上與相應(yīng)單跨靜定梁的影響線相同;在附屬部分上以結(jié)點為界按直線規(guī)律變化。 ② 故伸臂上截面內(nèi)力影響線在該截面以外的伸臂段上才有非零值。 D B 第八章 靜定結(jié)構(gòu)影響線 二、單跨靜定梁的影響線特點 : ?反力影響線是一條直線; ?剪力影響線是兩條平行線; ?彎矩影響線是兩條直線組成的折線。 ?Z的影響線與量值 Z相差一個力的量綱。 ?在 Z的影響線中,橫標(biāo)表示的是 P=1的作用位置; ? 豎標(biāo)表示的是單位荷載作用在不同位置時產(chǎn)生量值 Z的值。已知 ?BA? ?BC?C A B 80KN 6m 4m 4m 30KN 283 PlM fAB ??A B l/2 P l/2 281 PlM fBA ??A B l q 2121 qlM fAB ?? 2121 qlM fBA ?計算固端彎矩: mkNqlM fAB ????????? 90630121121 22mkNqlM fBA ??? 90121 2mkNPlM fBC ????????? 2408808383mkNPlM fCB ????????? 808808181分配與傳遞 最后彎矩 90 90 240 80 固端彎矩 分配系數(shù) C 135 B A 160 彎矩圖 () 佳鑫諾教育集團 C A B P= 40kN 4m 4m 4m D E 由圖示,可知 BE桿 B端的固端彎矩值為 (160) (外側(cè)受拉 ) 分配與傳遞 固端彎矩 80 160 A B E 分配系數(shù) 最后彎矩 A C 1/9 4/9 4/9 1 0 0 0 0 0 0 0 D 160 0 0 0 0 0 160 160 0 C A B D E P= 40kN 160 160 M圖 ()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圖示結(jié)構(gòu) M圖。 C D 解: 1. 簡化懸臂端如圖( a)所示,視 BC段為左端固定右端鉸支。 3l/4 A B P C 2l2l plMfBA 81?B A 2l2lplM fAB 81??P 解:1 .計算分配系數(shù): 2.固端彎矩 3.分配與傳遞 4.最后彎矩,繪M圖 B結(jié)點: 4?????lEIlEIlEISSSBCBABABA?4?????lEIlEIlEISSSBCBABCBC?lEIlEIiS BCBC 44333 ????lEIiS ABBA 44 ??plM AB 81?? plM BA 81?A 分配系數(shù) 最后彎矩 固端彎矩 分 配 傳 遞 B C 8Pl? 8Pl16Pl?32Pl?0 325Pl? 16PlP 16Pl?16Pl?0 325Pl16Pl649Pl16PlM圖 佳鑫諾教育集團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圖示結(jié)構(gòu) ,并作 M圖。 4 kN 8kNm 4KNm 4 kN A C 2m B D E 8 A 4 kN B C D 4 kN 8kNm 4 kN A B C D E 1?DC?0?DE?佳鑫諾教育集團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圖示結(jié)構(gòu) ,并作 M圖 .。(注意:固點反力矩與外力偶方向相反) (見教材 74頁例 41) 方法⑵ 外力偶按原方向(不變號)單獨進行第一輪分配,分配結(jié)果與該結(jié)點處的其它分配彎矩相加,向遠端傳遞即可。 (否則結(jié)點處不平衡 ) 3. 計算精確度:一般進行 2~ 3輪即可。 60 60 50 100 100 0 0 100 100 分配系數(shù) 最后彎矩 固端彎矩 分 配 傳 遞 A EI B 2EI C 2EI D E q=20kN/m 6m 4m 3m 2m 佳鑫諾教育集團 三 . 注意事項 (遞減快),分配時一定要反號,傳遞不變號。 EI=常數(shù) A B P 163Pl8KN A B 佳鑫諾教育集團 C D B 3 12 A 彎矩圖 ( ) 3 0 分配傳遞 ik? 1/2 1/6 1/3 fikM 3 最后彎矩 0 A A D B C 計算框圖: 8kN 9 0 0 0 0 0 佳鑫諾教育集團 用力矩分配法求M圖( 給出分配系數(shù)和固端彎矩值 )。 1?? lEIi AB 1?? lEIi AD 122 ?? lEIi AC24 MMMMM ACADAB ???MMMMM ACADAB ???323 MMMMM ACADAB ???3MMMM ACADAB ???A. B. C. D. A B C D I l I 2l 2I l M 分析: ??)( iikikik SS?計算 除滿足 1)(??i ik?外,還必須保證轉(zhuǎn)動剛度計算正確。 佳鑫諾教育集團 1. 判斷 : 用力矩分配法計算結(jié)構(gòu)時,匯交于每一個結(jié)點各桿端力矩分配系數(shù)總和為 1,則表明力矩分配系數(shù)的計算絕對無錯誤 。而它在實際結(jié)構(gòu)中是不存在的。 結(jié)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