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50/52 MSA培訓教材 50 小樣法分析: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Kappa值 結 論 1~ 0 完全隨機一致 ,不可接受 < 部分隨機一致 ,部分一致 ,不可接受 ≥ 臨界狀態(tài) ,可接受 ,需大力改進 ≥ 良好 ,需要改進 ≥ 非常好 ,需維持 ?51/52 MSA培訓教材 51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A 評價人 B 評價人1 2 1 21 G G G G2 G G G G3 NG G G G4 NG NG NG NG5 G G G G6 G G G G7 NG NG NG NG8 NG NG G G9 G G G G10 G G G G11 G G G G12 G G G G13 G NG G G14 G G G G15 G G G G16 G G G G17 G G G G18 G G G G19 G G G G20 G G G G?52/52 MSA培訓教材 52 。 ? 選取二位評價人員以一種能防止評價人偏倚的方式兩次測量所有零件。 樣品總數(shù)的平方 ?48/52 MSA培訓教材 48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例如:兩個檢驗員目測 12來料樣品 樣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QC1 P P P P P F P P P F P F QC2 P P P F P F P P P F P F P代表合格 , F代表不合格 P observed=(8+3)/12=11/12 Pchance=[(8+0)*(8+1)]/144+[(1+3)*(0+3)]/144=7/12 Kappa=(117)/(17)= 一般要求 Kappa大于 ,小于 。 (100%期望判定數(shù) ) P observed(實際判定數(shù) )為操作員實際判斷一致的比例 =(Pass Pass+Fail Fail)/總的檢驗次數(shù) P chance(期望判定數(shù) )為在隨機狀態(tài)下操作員判斷一致的機會 =[(Pass Pass+Fail Pass)*(Pass Pass+Pass Fail]/總檢驗次數(shù)之平方+[(Pass Fail+Fail Fail)*(Fail Pass+Fail Fail)]/總檢驗次數(shù)之平方 =[(良品正確判定數(shù) +不良判良 ) (良品正確判定數(shù) +良判不良 )]247。 ? 包括: a. 評定, b. 評定機構的職責, c. 對評定結果的處理方式及責任 ?46/52 MSA培訓教材 46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NOGO GO Error Operator 2 Operator 1 Operator 3 ?47/52 MSA培訓教材 47 測量系統(tǒng)分析 - 實施方法(計數(shù)值) Kappa— 如果不知道標準樣品(即:樣品的真?zhèn)危? Kappa 用來 分析操作者之間的一致性 , 但不說明真實的對錯。 ?44/52 MSA培訓教材 44 附 (三 ) ?評價測量系統(tǒng)的三個問題: ?有足夠的分辨力;(根據(jù)產品特性的需要) ?一定時間內統(tǒng)計上保持一致(穩(wěn)定性); ?在預期范圍(被測項目)內一致可用于過程分析或過程控制。 ?43/52 MSA培訓教材 43 ? 注: 測量過程(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分布; ? Ramp。 ? 測量變差: ? 多次測量結果變異程度; ? 常用 σm表示; ? 也可用測量過程過程變差 Ramp。 ? 測量系統(tǒng): ? 用來獲得表示產品或過程特性的數(shù)值的系統(tǒng),稱之為測量系統(tǒng)。 ?習題 (XXXXXX) ?41/52 MSA培訓教材 41 ?測量和測量過程: ?賦值給具體事物以表示它們之間關于特殊特性的關系; ?賦值過程定義為測量過程; ?賦予的值定義為測量值; ?測量過程看成一個制造過程,它產生數(shù)字(數(shù)據(jù))作為輸出。 何謂計數(shù)型量具 ?40/52 MSA培訓教材 40 ?v 在選取二十個零件時,必須有一些零件稍許高或低于規(guī)范限值。 小樣法之做法 v 先選取二十個零件來進行。 如果測量系統(tǒng)為非線性,查找以下可能原因: n 在工作范圍內上限或下限內儀器沒有正確校準 n 最小或最大值校準量具的誤差 n 磨損的儀器 n 儀器固有的設計特性 ?39/52 MSA培訓教材 39 ? v 就是把各個零件與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較,如果滿足限值則接受該零件否則拒收。 ?35/52 MSA培訓教材 35 習題: 計算偏倚 (已知基準值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