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喜歡這樣,我活的慣。還記得:“Take a keys begin, the keys know there are eightyeight of them, nobody can tell you any are not are on these keys the music that you can make is like I canlive by.”(拿一部鋼琴來說,從琴鍵開始,又結(jié)束。但是,那真的是我們能夠掌握和控制的嗎,會不會因為太貪心而不快樂。如果能把心態(tài)調(diào)離憤青階段,該片則有打動人心的浪漫魔力。我第一次強烈地感覺到音樂的世界是這么廣闊,原來音樂講述的世界是這么的迷人,這種音樂與人生的立體結(jié)合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對于音樂也有了另一番的認(rèn)識。這一幕,必將成為電影史上的浪漫經(jīng)典,這一曲,也必將成為傳世之音。在狂風(fēng)暴雨中一邊任鋼琴自由滑動一邊彈奏,小孩子無師自通的演奏震驚滿船的人,這些只不過是大師的鋪墊罷了。每一艘船上都有第一個發(fā)現(xiàn)自由女神的人,他們縱聲高呼,為了一個不知道結(jié)果的目標(biāo)而激動,從而開始了新一輪的奔波。所有人似乎都恨不得把他推下船,但1900毅然回頭。他生世凄涼卻用鋼琴征服所有人,他經(jīng)歷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卻不以為意,他能選擇與船共亡卻不能為了深愛的女人登上一次陸地。一部蕩氣回腸的詩意旅程電影——《海上鋼琴師》。近景寫掉假發(fā)的夫人發(fā)現(xiàn)在自己假發(fā)掉了,驚叫起來。特寫1900喘氣,近景寫杰利目不轉(zhuǎn)睛看著1900。中景描寫大家驚呆的表情,之后特寫一組鏡頭來描寫1900激情沉醉而又大汗淋漓的彈奏。杰利演奏完畢,跟鏡頭1900坐在了鋼琴旁推鏡頭寫1900的演奏,1900在用心的重復(fù)著杰利彈得那首曲子,鏡頭推向站在吧臺旁的杰利,中景特寫他似乎很生氣,1900激情的演奏著。人們?yōu)榻芾麣g呼,杰利拿起放在鋼琴上煙灰沒掉的煙,走向1900,鏡頭仰拍杰利不屑的表情,對著1900說:“該你了,水手”。之后鏡頭轉(zhuǎn)向1900特寫他的面部表情,之后中景寫麥克斯收錢與人打賭。鏡頭轉(zhuǎn)向1900推鏡頭特寫1900臉上表情,推鏡頭全景拍攝杰利及在場的聽眾,攝像機不停地咔嚓著。(本段引自時光網(wǎng)對于影片鏡頭的運用解析)一切的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順其自然,絕無刻意的成分,毫不矯揉造作。在鏡頭的運動上,畫面的構(gòu)圖上,導(dǎo)演也創(chuàng)造了唯美浪漫的感覺,剪輯流暢,舒緩而充滿詩意。此片的主題曲,是最精彩的,簡直與1900的靈魂融為一體,與那浪漫又純潔的愛情交相呼應(yīng)。有人說,遵循自己的內(nèi)心而活著,要么成為世人皆唾的瘋子,要么成為一段傳奇。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盡頭?拜托!拜托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dāng)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其實,寧愿它沒有存在過,因為如果存在,那一定會是一個悲劇,那么,人們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悲劇。而1990不同,他選擇了永遠(yuǎn)留在船上,選擇了一生與孤獨相伴,即使他是如此的思念那位邂逅卻不曾相伴的女人。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里的人。1990,這是他的名字,從一開始,他的命運就注定了孤獨,不是那些善良的船艙里的窮苦的燒炭工人們所說的那樣,1990不會落入人間,不會歸于所謂的彼岸。丹尼。第三篇:海上鋼琴師影評你的生命因不存在而存在淺析《海上鋼琴師》那是一首美妙的浪漫主義詩,不關(guān)乎愛情,不關(guān)乎生活,同樣,不關(guān)乎人們的記憶。1900是孤獨的,所以他選擇一輩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們呢?我們沒有一座屬于自己的城,讓我們來安放我們的孤獨,讓我們來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一切。那時的音樂是可以將人吞噬的,讓你忘乎所以讓你自由自在,讓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讓你無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看完影片之后,我唯一的感覺是孤獨。這份親情難能可貴,這份親情陪伴著1900長到了8歲。所以1900是那樣的純潔,他在成長過程中未受世俗的污染。”這兩句臺詞,不僅僅是1900的感覺,也是我們這群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所想的,城市那么大,看不到盡頭,看不到未來,那種不踏實的、不可預(yù)知的感受,讓我們就想要逃避,讓我們無法再邁出一步。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薄八心切┏鞘?,你就是無法看見盡頭。影片最后1900和邁克斯說的那段話令我至今難以忘懷。他在那停了很久之后,將帽子甩進(jìn)了大海,調(diào)頭回到了船上。從此,他成了音樂神童,無師自通,他在維吉尼亞號上用心靈演繹了一曲又一曲的美妙樂章,但是1900從未下過船。在1900年的第一天,油輪維珍尼亞號上的添煤工人Danny Boodman偷偷跑到大廳撿客人留下的東西,卻在無意間撿到了一個被遺棄在鋼琴上的小孩,為了紀(jì)念這一天,他為小孩取名為1900。第二篇:海上鋼琴師影評《海上鋼琴師》影評100411班孫燕琴21號《海上鋼琴師》這部影片作為百度搜索中最熱門的一部文藝片確實有它的杰出之處。這部根據(jù)意大利作家亞歷山德羅巴里柯的獨白體小說改編的電影原本可以成為一個非常豐富有趣的寓言,無論它是用來表現(xiàn)世事滄桑間閃現(xiàn)出的純真與靈感,還是那些勇敢自信、充滿夢想的移民,還是音樂給人的力量,還是一點點過了時的英雄主義??只不過,影片想告訴我們的太多了,結(jié)果倒好像什么也沒有說清楚。被無常的命運折磨的時候,拒絕改變有時候能提供給人一種安全感?!庇浀米詈蟮膱鼍?,1900坐在廢船里說出了他的所有迷惑,而麥克斯則一直在抹眼淚。就象張愛玲所說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們已經(jīng)穿上了紅舞鞋,注定要以越來越快的節(jié)奏在舞臺上一直跳到死為止,“我永遠(yuǎn)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世界回到初時般寧靜,折翼的天使帶著人間的疲憊走了,“但愿天堂也有音樂”。這里也有欲望,但不會虛妄到超出船頭和船尾。規(guī)則之外的人終究被“規(guī)則”了。這艘裝滿了南來北往各色人群的巨大輪船就是一個微縮的世界,他可以從這些乘客身上知道,各種不同的人生和陸地上發(fā)生的事情,想象著新奧爾良街上鬼魅的大霧。)他說這話的時候,嘴角定是帶著淺淺的苦澀吧。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境,茫茫無際。主人公最終放棄了,因為外面的世界是上帝的鍵盤,millions and billions of keys that never end,太巨大了,然而他最后選擇的卻仍是他的鋼琴,他的大海。此刻,背景音樂機開始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顯得不再怯懦和猶疑。使連接弗吉尼亞號與陸地的那條旋梯顯得格外的漫長。他的家庭他的兒女甚至談到自己受邀請去1900家吃晚飯的美妙情景。能不能把這叫做緣分呢,也許幾世的輪回只為了今生在次相遇。1900夜不能寐,臉貼在琴鍵上,手指敲著反復(fù)四個音,來來回回,恍如迷惑不能出世。人生如夢久聞1900大名的唱片商不斷地用前途無量和財源滾滾這些甜言蜜語對他進(jìn)行灌輸,終于得到了一次錄音機會。他仍然是西裝革履風(fēng)度翩翩立在東倒西歪抱盂狂吐的麥克斯面前的那個他,優(yōu)雅地走在或者傾斜或者廢棄的船艙里面。雖然他不能完全走進(jìn)1900的心靈深處,但最為朋友,他以尊重的姿態(tài)聆聽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