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而促進稅務系統(tǒng)內部形成信息網絡,使稅收征管的信息可以在全國稅務系統(tǒng)內共享。 對權利主體來說,只有受到法律的約束,才能使權利的運行不致發(fā)生越軌和扭曲。對于本文研究的征管信息碎片化來說,稅務征管工作人員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對信息的敏感性、處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重點開展外出學習、讀書活動、系統(tǒng)培訓等學習活動,全面提升稅務征管人員研究重點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強地方的橫向交流,碎片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地方之間缺乏互動。二是引入學習機制,在機關內部設立圖書室,并留有固定的時間讓工作人員學習。,提升業(yè)務水平任何政策或者方針最終還是需要人來執(zhí)行,所以稅務征管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是解決征管信息碎片化的關鍵。為此,對稅務征管人員,要業(yè)務培訓和思想政治培訓兩手抓,打造一支專業(yè)素質過硬、政治素質良好的工作隊伍,提升稅務機關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稅務機關良好的形象。 我國現(xiàn)在公務員普遍屬于行政人治理時期,稅務征管人員當然也包括其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可以發(fā)現(xiàn)稅務征管人員不僅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而且具有活躍的思維。地方各級稅務機關領導必須從戰(zhàn)略上保持緊迫感和危機感,要改變過去事后才開始采取措施的被動觀念,切實加強稅收征管信息系統(tǒng)建設工作,征管信息系統(tǒng)建設絕非添置一些計算機等硬件而已。同級政府要根據(jù)地方實際情況,要制定出細化、具體的政策。第4章 改善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問題的主要對策 轉變各級稅務征管機關和人員的思想觀念 政府轉變觀念,加大支持力度新公共管理運動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逐步引出了從官僚行政到公共管理、從公共管理到服務行政以及從本位行政到民主行政等一系列先進的管理理念,政府管理模式也開始向服務型政府逐漸過渡。還有很大部分是由于自身原因,基層單位領導對信息安全的認知度低,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其所在單位安全防范意識差;崗位工作人員使用信息設備的技能參差不齊,人為觸發(fā)的安全事故頻率很高;不注意信息設備工作環(huán)境的維護,造成設備故障率增高或使用壽命縮短。 隨著稅務征管信息建設的不斷深入,網絡與計算機在稅收工作中已經占有了重要位置。除了外部系統(tǒng)對于稅務征管信息的監(jiān)管,還要加強稅務征管部門的自我約束,從而形成外部監(jiān)管與內部約束結合的全方位的信息監(jiān)管體系。不同部門均具有監(jiān)管職責,監(jiān)管的責任也由此被分散化了。從而影響了地方稅務部門征管信息的交流協(xié)調和整合共享。其次在硬件的規(guī)劃使用上,和軟件規(guī)劃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加上部分領導者不具備對經濟、管理、信息技術等專業(yè)領域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因此,不同時期的領導者對稅務征管信息建設的認識不一,從而缺乏系統(tǒng)整體的規(guī)劃。換言之,其科學性還遠遠落后于信息化的發(fā)展水平。 現(xiàn)行稅務征管流程與信息技術不協(xié)調 現(xiàn)行稅務征管流程存在不合理之處,與信息技術不協(xié)調。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信息化管理帶來挑戰(zhàn),只有加強信息技術管理,才能更好的掌控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發(fā)展稅收征管。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是伴隨著網絡技術的蓬勃發(fā)展,以及將網絡技術應用到稅務征管信息管理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稅收征管信息化管理是利用信息技術改造稅收工作,實現(xiàn)稅收征管工作的現(xiàn)代化,是當代信息技術在稅務管理中的全面應用。這幾個工程負責的部門之間由于缺少統(tǒng)一的信息化部門來領導,難以架構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無法及時的實現(xiàn)稅務機關和其他機關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信息資源的交換和共享,導致信息化推進緩慢,稅務機關和其他機關的征管信息能力無法有效發(fā)揮,嚴重影響征管效率的提高。稅務機關征管信息的效益的發(fā)揮,就應該建立在資源、信息的共享上,以往,稅務機關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溝通交流較多,實現(xiàn)了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而現(xiàn)如今,受信息碎片化以及部門之間各自為證的影響,出現(xiàn)了稅務機關上下部門信息傳遞遲緩,相互之間兼容性較差,對稅務機關征管信息、數(shù)據(jù)等資源的加工不夠,極大地阻礙了稅務機關征管信息的互聯(lián)性、統(tǒng)一性、完整性、靈活性和簡便性。 ,重復率問題難以解決在眾多的稅務機關征管信息的應用的方式、方法、手段中,多種方式之間相對獨立,信息碎片化更是加劇了這種相對獨立的程度,信息的共享往往只是單位內部的數(shù)據(jù)和資源實現(xiàn)了共享,而對于上下級稅務機關之間,稅務機關和其他的如審計部門、財政部門等,信息傳遞較慢,信息處理及時性不夠,使得地方稅務機關的信息難以集成和整合,如果不能及時的將完整、規(guī)范、準確的信息資源反饋到稅務機關,那么,對于稅務機關的征管信息的統(tǒng)計、分析、決策和反饋來說,加大了地方稅務機關的工作量,造成信息傳遞處理成本較大,使得地方稅務機關征管信息效率低下,嚴重妨礙了稅務機關整體性功能的發(fā)揮同時?;ヂ?lián)網的出現(xiàn)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M].鳳凰:.(08).90。這種趨勢首先在稅務征管信息的收集方面,在征管信息收集階段,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指導,使得收集形成的稅務征管信息雜亂無章,有的重復收集,有的卻信息缺少;再一點是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指導,稅收征管系統(tǒng)相互獨立,各自封閉,各稅務征管部門采取各自的信息處理系統(tǒng),信息數(shù)據(jù)等資源在各個系統(tǒng)和各個部門之間不能共享,使得現(xiàn)在的情況是稅務征管信息高墻林立,信息孤島叢生,各種應用系統(tǒng)林立,互不兼容,功能重疊,難以協(xié)調運行;按照系統(tǒng)工程和信息構筑的基本原理,信息系統(tǒng)應是一個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稅務機關缺少專業(yè)的和復合型的人才,特別是在對于現(xiàn)如今應用較多的搜集、整理、交換和共享信息的計算機技術應用方面,出現(xiàn)懂得計算機技術,不熟悉具體的征管信息的業(yè)務,或者缺乏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能力,而懂得征管信息業(yè)務的現(xiàn)象,難以克服知識經濟和經驗之間的障礙,使得計算機這一新技術在稅務機關征管信息方面難以發(fā)揮作用,征管信息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這種由于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人員對稅務機關征管信息的認識不到位和自身整體素質不高導致的種種問題,都不利于地方稅務機關征管信息效率的提高。 對稅務機關征管信息認識不到位,整體素質不高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各種信息的傳播的平臺的更新,信息碎片化的產生,都需要地方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人員,在稅務機關征管信息過程中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及時轉變思想觀念。組織扁平化理論的運用,是現(xiàn)代社會組織結構發(fā)展的大趨勢,也是現(xiàn)代化行政管理發(fā)展的趨勢,在這種理論的基礎上,要繼續(xù)推進行政體制的改革,打破政府信息資源零散的孤島狀態(tài),以社會和公眾的需求為導向,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xiàn)政府信息資源的全方位共享和開發(fā)效率的最優(yōu)化,從而使各方面的信息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這種理論也體現(xiàn)在政府機構改革中,目前我國的行政體制表現(xiàn)為過分集權,中央政府制定大量的計劃,計劃要執(zhí)行,必然要增設機構和人員去完成,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政府機構和人員的膨脹,導致機構臃腫,信息零散不對稱等問題。這種體制的弊端是導致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組織扁平化理論所謂扁平化組織,就是讓組織成員打破現(xiàn)有的部門界限,繞過原來的中間管理層次,直接面對公眾和向組織總體目標負責,從而以群體和協(xié)作贏得優(yōu)勢。如:美國的RIS為了滿足納稅人的要求,方便納稅人的納稅,建立了現(xiàn)代化的信息系統(tǒng),不再局限于定點定時單一手段的繳稅納稅,這樣不僅大幅度的提高了征管工作效率,也改善了服務,樹立了在人民心目中的高大的形象。因為如果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得不到歸類和整合,學習者將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與精力去做出最有效的判斷,這將會給學習和接受新事物增添諸多困難。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不斷深入,計算機模擬的信息加工理論的局限性也越發(fā)明顯。第二種是偏重于計算機模擬的信息加工理論。人的注意力收到自身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兼顧到周圍的所有信息,在限定的時刻內投射于不同信息的注意力是不對稱的,因此,只有受到特別關注的內容才有機會得到進一步的處理。就稅務機關內部而言,稅務人員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情況,工作偏好,所追求的目標,工作努力程度了如指掌,他們有可能為了職位的升遷,薪資的上漲,上報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有失偏頗的不完全的信息,甚至于包庇某些偷稅漏稅的行為,造成稅務機構所掌握的信息不成體系,不利于工作的開展,體制的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正是在不對稱信息的影響之下,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在做出相應決策之時必須將其他的參與者的行為因素納入考慮之內,綜合權衡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根據(jù)信息不對稱發(fā)生的時間來劃分,不對稱性可以劃分為“事前出現(xiàn)的信息不對稱”和“事后出現(xiàn)的信息不對稱”。事實上,在現(xiàn)實的經濟生活中,每個經濟決策人獲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充分的。第2章 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問題的相關理論 信息不對稱理論在現(xiàn)代西方微觀經濟學的存在一個基本假設:在整個社會中,與經濟行為相關的所有的信息都公開透明,經濟行為人和經濟決策者對信息的掌握程度一樣,競爭雙方知己知彼。第三,本文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觀、系統(tǒng)地來研究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及相關問題。本章從五個方面闡述了這個問題:稅務征管效率低下;稅務征管信息處理技術人才相對匱乏;地方稅務征管信息建設落后;地方稅務征管信息規(guī)范化不夠;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 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創(chuàng)新點 研究內容 本文以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為研究內容,在分析現(xiàn)狀的基礎上總結稅收征管信息碎片化的問題,借鑒國外相對成熟的做法,深入分析了如何解決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的完善方法及策略,希望通過相關的研究能夠提高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的質量以及稅務征管效率。本論文在撰寫過程中,通過圖書館、谷歌搜索以及中國知網等平臺,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并對查閱的相關資料進行了梳理、分析和整合。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研究思路本文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三步走思路,通過對稅務征管和信息碎片化的概述,以及對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現(xiàn)狀的分析,指出了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而提出了改善地方稅務征管信息碎片化的一些對策和建議。總體來看,國外關于稅務征管信息問題的研究出現(xiàn)的較早,在古典經濟學的相關的著作中早就有所表述,這為后來者研究稅務征管相關理論問題奠定了基礎。 湖北省地方稅務局課題組,王文童,余偉,彭繼旺. 稅務信息標準化建設相關問題的研究[J]. 經濟研究參考,2008,33:1025.山東招遠地方稅務局的陳憲杰和楊杰從工作實踐中總結出,大力發(fā)展稅務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對雜亂的稅務信息進行有機整合,減少稅務信息碎片化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曾凡軍,王寶成. 我國政府預算的碎片化現(xiàn)狀及其整體性治理策略研究[J]. 理論月刊,2010,09:6062.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的陳遠,袁艷紅(2012年)認為信息碎片化導致信息散亂、無序、缺乏有效的組織,使我們沒有一個結構清晰、條理清楚的平臺了解事實真相,導致了錯誤信息的混雜和“信息污染”,進一步使我們無法正確做出相關決策。學者高國青(1993年)認為稅務信息是了解經濟情況、掌握收入進度的重要依據(jù),能夠及時的對基層工作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糾正,還能促進稅收的不斷增長。斯彭斯開始關注并研究信息不對稱現(xiàn)象,并最終提出了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相關概念指出,“信息不對稱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同的人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不同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別,往往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的是那些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而信息貧乏的人群,則處于比較不利的地位”劉建民,謝蕊. 不對稱信息下稅收征納行為的博弈分析[J]. 系統(tǒng)工程,2008(11);1980年,;1980年到1990年,社會技術系統(tǒng)學派經過長時間探索研究,總結出了反映信息系統(tǒng)發(fā)展進程的階段理論,主要有諾蘭模型、西諾特模型和米歇模型三種黃梯云.管理信息系統(tǒn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4-135。vy insurance risk model with a surplusdependent taxation structure[J].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009, 45(10): 242246。s sourcebased wage tax or hybrid wage tax[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9, 39(6): 512521;Benjamin Schoefer指出,應將稅收征管效率細分為:稅收經濟效率、稅收行為效率 Benjamin Schoefer. Regulation and taxation: A plementarit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0, 12(38): 381394;Leszek Morawski研究指出,判別一個國家的稅收的效率標準,就是要看這個國家的稅收政策能否對宏觀經濟實現(xiàn)均衡調節(jié)的作用,他進一步強調指出,[M].商務印書館,1994;Jacob Nussim通過大量研究分析表明,要將稅收征管成本因素、效率公平等原則都考慮在內才能最終建立一個真正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稅制結構 Jacob Nussim, Avraham D. Tabbach. Deterrence and tax treatment of monetary sanctions and litigation cost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9, 29(4): 17;Christopher Cotton認為,通過增加稅收收入這種方式來解決政府預算赤字問題,這一做法是可行的,但要綜合實際情況,如果稅收努力指數(shù)已經很高了,稅收征管效率也沒有上升空間,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應當削減財政支出 Christopher Cotton. Should we tax or cap political contributions? A lobbying model with policy favors and acces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9, 93(8): 831842;William Petty提出了公平、[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14;Susanne Leder給稅收征管下的定義指出,稅收征管是為評估納稅人的納稅行為,合理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