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暑假,我們二十多位老師被學校派到澳大利亞學習。學習結束后,我們從南到北參觀考察了澳大利亞東部五個著名的城市。我們發(fā)現(xiàn),作為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的澳大利亞,沒有多少寬闊筆直的馬路,也沒有多少高大雄偉的建筑物,它的許多硬件設施還不如咱們武漢,更別說與北京、上海媲美了,更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亞商場里絕大部分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但它卻常常讓我們感慨萬千,我們既感慨澳大利亞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更感慨澳大利亞人文明的生活習慣。在一個月時間里,我們沒有看到一個在馬路上值勤的交警,卻沒有遇到我們在國內司空見慣的塞車現(xiàn)象,更沒有見到什么慘烈的車禍,在每個十字路口,車輛和行人都自覺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到處井然有序;在一個月時間里,我們不曾看到一個馬路清潔工,但條條街道和馬路上總是干干凈凈,幾乎看不到任何白色垃圾,最多能看到一兩片飄落的樹葉;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不曾在任何建筑物內和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丟棄的垃圾,聞到香煙的味道(哪怕是廁所里):人們都在悠閑自在地工作、生活,一切是那么井井有條,一切都是那么從容優(yōu)雅。每每看到這一切,我總是忍不住感嘆:要是咱們每個中國人也能做到這樣,那該多好??!難道西方人能做到的,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人就不能做到嗎?我想,講文明只不過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日積月累、久而久之養(yǎng)成的行為方式。我們每個人,無論能力大小,無論出身貧富,無論職位高低,只要有講文明的意識,有一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心,從生活點滴做起,持之以恒,就會成為一個講文明的人,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愛護公共衛(wèi)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隨手亂扔廢棄物,是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不在課堂、自習室、圖書館等學習場所接打電話,是講文明;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開車時不搶道,不夾塞,是講文明;關心他人健康,不在公共場所,尤其是電梯、空調房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閉環(huán)境中吸煙,是講文明;節(jié)約資源,不浪費一粒糧、一滴水、一度電,是講文明;關愛社會,在災害發(fā)生時,主動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溫暖的手,捐獻一元錢、一滴血,是講文明;語言文雅,不罵人,不講臟話,不高聲喧嘩,是講文明??傊?,講文明是我們每個人都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擁有的道德資源。養(yǎng)成了講文明的好習慣,可以讓我們顯得更優(yōu)雅、更有氣質和修養(yǎng),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可以讓我們擁有更愉快、更舒心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可以讓我們的校園更美麗,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讓我們的民族在世人面前更有尊嚴。我們何樂而不為呢?第五篇:文明讓生活更美好文明讓生活更美好高新一小周文文明代表和蘊含著人類社會的各種美好價值,人們追尋城市文明的過程,也是實現(xiàn)各種美好價值、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過程。在這座城市中,文明理念逐步滲透到我們全市人民社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讓我們來看看,從政府機關、城管、環(huán)衛(wèi)、交通部門,到教育戰(zhàn)線、建設房管機構、居民院落,從政府工作人員到普通百姓,從老人到學校的小孩??每一個人正用堅定不移的信念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斷刷新著這座城市的文明刻度,向更高的文明目標邁進。隨著創(chuàng)文工作拉開序幕,主要路口、路段、公交站臺等顯著地段都設立起大型文明公益廣告,社區(qū)居民院落還設置了創(chuàng)建宣傳欄;青年志愿者、黨員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和文明勸導員等輪流走上主要街道,進行巡回宣傳。讓我們來聽聽,“你好,請不要在公共坐椅上面躺著睡覺,這樣多不雅觀啊,大熱天的,也對你的身體不好?!薄靶』镒?,請你把煙頭扔進垃圾箱里,謝謝!”“先生,請用紙把口痰包起來,扔進垃圾箱里”??漫步街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輕言細語。在高溫的天氣下,一名名紅領巾少先隊員,一批批青年志愿者,皮膚被曬得黝黑的老人行走在昆明的街頭巷尾,耐心地規(guī)勸著那些不文明行為,也用微笑將文明的習慣和理念傳播給身邊的行人。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市民生活中切切實實的行為規(guī)范和自覺追求。文明乘車、文明出行,讓這個現(xiàn)代化城市的交通更順暢、生活更方便;在讓座、微笑服務等點滴中,傳送溫情和友愛,讓人在喧鬧都市中找回內心的平和與寧靜??文明之風吹遍著昆明的每個角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安全、便利和高效。正是這一股股文明之風,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與穩(wěn)定,讓我們的家園更加安全和宜居,讓我們的城市更有秩序、更富效率。美好的生活要靠雙手去創(chuàng)造,文明的進步也需堅持不懈的推動。城市文明和諧,生活幸福美滿,是每個市民的愿望。文明之路,你我同行,只有傾全市之力,堅持全民參與,文明才能真正成為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我們的生活也將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