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束的舉止讓貴夫人們嗤之以鼻。但她被刻畫成一個個性非常鮮明的人物形象。她所乘坐的小艇安全的駛離了沉船帶來的漩渦,她是唯一一個要求船長返航的人,她對船上所有的婦人們說:“你們怎么了,要救的可是你們的丈夫!”然而落難的人中其實并沒有她的親人。也是她在所有人都瞧不起杰克的貧窮地位的時候,欣賞他見義勇為的勇氣,幫助他避免貴族們的嘲笑。她在貴族的圈子里卻擁有著平常人的心,是特殊的,更是特別的。外表是臃腫的,微笑確實善良的真誠的,讓看完影片的觀眾都無法忘記她?!倦娪凹毠?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是對表現(xiàn)對象的細微部分進行細膩描寫,是作品形象描繪的最小單位,但對其只有意義性要求而無統(tǒng)一的量的規(guī)定性。電影劇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發(fā)展、典型環(huán)境、主題思想都是通過許多有機聯(lián)系的細節(jié)描寫來實現(xiàn)的。細節(jié)可以擔負一切劇作功能。電影中所有表現(xiàn)元素都可以通過精心構思成為細節(jié),如聲音細節(jié)、人物細節(jié)、景物細節(jié)、物件細節(jié)、色彩細節(jié)等等。生活細節(jié)成為藝術細節(jié),必須經(jīng)過加工和提煉,成為有一定意義的細節(jié)。電影細節(jié)描寫要有獨創(chuàng)性、可視聽性和真實可信性。電影中無數(shù)的細節(jié),前后呼應更是讓人為之驚嘆。女主角羅絲隨身攜帶的照片在整個電影中出現(xiàn)過三次,知道最后一個鏡頭觀眾們才理解照片的意義,只是短短三個鏡頭,就可以賺到觀眾不少的眼淚,這一處的處理是非常成功的。八十年后生了銹的發(fā)飾,沒想到還能看見曾經(jīng)完好如新樣子。電影中沒有多余的鏡頭,很多鏡頭一掃而過,直到再看一遍時才領悟?qū)а莸挠靡?。再比如羅絲喜歡畫,而杰克剛好擅長畫畫,這就自然地引出他們的相知相戀,從而推動故事的發(fā)展電影中最感人的其實并不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悲劇,而是大難來臨時其他普通人們尤其是社會底層人民的反應。正如光明需要黑暗的襯托,善良也需要邪惡的映襯。當死亡來臨,人們的表現(xiàn)才是最接近真正的自己的。很多貴族貪生怕死,卻也有很多社會底層人們站在人性的制高點。每一個鏡頭都像是在諷刺當時的階級制度,再想想貴族們是多么看不起窮人,越發(fā)覺得可悲。有像卡爾霍克利那樣卑鄙地逃生的人,像威脅得救提議回去救人的人,但恰恰是這些丑惡凸顯出來了人性中最真的善良。船上的樂師放棄逃生,直到沉船的最后一刻都演奏著優(yōu)美的合奏,船員堅持讓女人和小孩先上船,船體傾斜,牧師依然拉著他的人民的手為他們祈福,年邁夫妻相擁躺在床上,船艙中來不及逃出的女人微笑著哄兩個可愛的孩子入睡,船長得知巨輪將沉沒的時候,回到船頭掌舵的地方靜靜等待,造船總師在大廳中,優(yōu)雅地講時鐘挑向沉船的時刻,毅然與船共存亡。這些看似只是這部愛情悲劇中配角的場景卻在觀眾的心里留下最深的烙印。他們從容赴死,或為愛情,或為親情,或為責任。深處社會不同階級的人,不容的職業(yè),更加令人動容。故事的最后,漸漸很多出場的人都標注了姓名和生卒年,當看到一個個標注的死亡日期是1912,心就好像一次次受到?jīng)_擊。影片反復地提醒我們,這些不只是藝術形式,他們都是有原型的,這些都是真實發(fā)生了的,這些善良與罪惡都是人性中最真實的存在。哪怕是電影,其中的悲劇已經(jīng)夠讓人揪心,讓人心痛了,影片還在不停提醒我們,這不只是電影。此刻,標注中那些不重要的人名看起來都不多余。電影中的臺詞同樣沒有一句廢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婦人口中故事的末尾,災難過去后,她的一句話:“Afterwards,the 700 people in the boats had nothing to do but to die,wait to for an absolution that would never e.”(之后,救生船上的那700人束手無策,唯有等待。等待死亡,等待生存。等待著那永遠不會到來地寬恕。)不常見到,故事性很強的電影中出現(xiàn)這么發(fā)人深省的臺詞?;钕氯サ?00人,他們的未來是由終結在大西洋中的1500條生命換來的,更何況那里永遠沉睡與海底的還有他們的親人。那些偷偷擠上救生艇的人將會一輩子與愧疚為伍,西方人大都相信上帝,但其實,人這輩子最難逃過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寬恕。悲劇不同于喜劇,喜劇常常帶給人幸福感,而悲劇,用魯迅先生對悲劇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有時候看悲劇,有一種自虐的感覺。但是,相比于喜劇,往往是悲劇更能激起人內(nèi)心的波瀾,給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匆徊肯矂。赐昃瓦^去了,那種幸福感很快便會淡去,但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悲劇,會讓人在過去很久之后想起來依然難以釋懷。但是,真正意義上悲劇并不會帶給人負能量,因為悲劇所要重點表現(xiàn)的并不是悲劇本身,而往往是因為悲劇而呈現(xiàn)出來的其他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東西,如善良,如勇氣。影片最后,羅絲的最后一個夢中,她穿過破舊的,長滿厚厚青苔的頭等艙長廊,時光瞬間穿越到八十四年前,身著西裝領帶,油頭粉面的侍者們?yōu)樗蜷_金碧輝煌的舞廳大門,所有人甚至包括曾經(jīng)反對他們的人都用祝福的眼光看著她走向杰克,墻上的鐘表還停留在沉船的時刻。有些人覺得這是天堂的杰克來接羅絲,可我覺得這是羅絲心中最深的期望,最美的夢。悲劇的電影留給我們最美好的結局,哪怕只是一個夢,卻像是圓了我們的心愿。音樂響起,是那首奧斯卡金曲《我心永恒》。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同樣是這部電影如此成功地重要因素之一。什么是藝術?從廣義上說藝術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人類審美活動的最高形式。從狹義上講,藝術是指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動或事物,任何以美學內(nèi)涵表現(xiàn)出來地形式都可以稱為藝術。就定義上說,一部電影中涵蓋藝術的范圍是相當廣的,每一個鏡頭,每一首配樂,每一句臺詞都是藝術?!短┨鼓峥颂枴愤@部電影之所以影響力如此深遠,與它在藝術上的巨大成就是分不開的。影視有三個藝術特性,文化特性,美學特性,技術特性。在這三個方面,《泰坦尼克號》都做到了無可挑剔。所以奧斯卡也在當年為這部電影大開綠燈,“慷慨地”給予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效、最佳攝影、最佳電影剪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戲劇效果、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聲效剪輯11項重要獎項,這在奧斯卡的歷史上可謂是鳳毛麟角。也許藝術并沒有我們想像中那么高不可攀,看一步電影,我們就能走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