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必如是而后事可舉也。蓋地有高低,流有緩急,潴有淺深,勢有曲直。是以必得躬?dú)v山川,親勞胼胝。親給錢糧,不扣一厘,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亂流中間來來往往,躲開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辦不好了。章制度,也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話。流的形勢有彎有直,不經(jīng)過觀察和測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實(shí)情況,不經(jīng)過訪問,征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情況,因此必須親自登山涉水,親自辛勞,不怕吃苦。也不曾橫索一文錢財(cái)。(注意有關(guān)難寫字和易錯字。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應(yīng)對文章的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第一段,論述治水必躬親的原因。文章的中心論點(diǎn)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jié)?!安慌e”是因?yàn)楹靡輴簞冢澵?cái)求利,不聽取正確的意見。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一個形象?課文中他躬親治水,不畏艱辛,為。民著想,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