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他們的目的也是不同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1 分)為什么?( 4 分)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漢時期我國的民族關系呈現(xiàn)明顯的區(qū)域特征,即南方地區(qū) 的開發(fā)和融合加強,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北方邊境戰(zhàn)爭不斷。 材料二: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漢時西部的貿易和交流頻繁,與什么歷史事件有關。( 1 分)并寫出該貿易往來的路線。( 2 分) ( 2)材料一中北方邊境與哪個少數(shù)民族戰(zhàn)爭不斷?( 1 分)列出一例雙方戰(zhàn)役的名稱。( 2 分) ( 3)材料二后兩句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說說此事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2分) ( 4)材料提到了民族交往的兩種方法,你認為我們應該贊成哪種交流方式。( 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D C C B B B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D B B D[來 D B 題號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A C 2( 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 2 分);皇帝地位至高無上( 2 分)。 ( 2)頒布“推恩令”;在中央,設立司隸校尉;在地方,設刺史( 4 分)。(任意兩點即可) ( 3)不 同意( 1 分)因為: 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封建專制主 義中央集權 ( 4 分) 三、材料分析題 2( 1)絲綢之路的開辟或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河西走廊地區(qū),今新疆地區(qū),運到西亞,再轉運到歐洲。 ( 2)匈奴 漠北大戰(zhàn) ( 3)昭君出塞,為漢匈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 ( 4)和平 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