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5.概括課文三段文字的大意。6.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見解和主張?7.文中的哪個字表明了本文的體裁,這種體裁有什么特點?8.探究:猜測一下當時董邵南讀了韓愈的這篇贈序還會去燕趙之地嗎?A.文章兩次出現(xiàn)“董生勉乎哉”語氣和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說:“你就要找到出路了,抑,他與藩鎮(zhèn)“合”只能說明他喪失了仁義。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于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得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吾因子有所感矣。天子有上可以出而仕矣。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吾知其必有合也。13.第一段用,形象地勾勒出一個失意之士的形象特點。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竟躍。自康樂②以來,未。復有能與③其奇者。18.描繪群鳥歡叫的和悅畫面,“亂鳴”以動襯靜,突出江南山水的清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