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一篇:借景抒情的古詩 借景抒情的古詩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維 ...
2024-11-16 03:33
【總結】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考綱說明》: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牢記“表達技巧”的術語及其含義表達技巧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先抑后揚、一波三折、聯(lián)想想象、主客移位、簡筆勾勒(白描)、工筆細描、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對比反襯、虛實結合、直抒胸臆、喻理于景、借景抒情、托物
2025-08-16 01:23
【總結】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 海納百川 頁碼:第6頁共6頁 高考古詩中的常見意象 古詩中的常見意象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
2025-04-05 21:54
【總結】一 古詩中常見的表達技巧(一)修辭手法1.比喻:把一種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煞譃槊饔?、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斑b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2.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2025-07-29 19:12
【總結】唐彥謙【春日偶成】箏簫管和琵琶,興滿金尊酒量賒。歌舞留春春似海,美人顏色正如花。王昌齡【相和歌辭·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彈不盡,高高秋月下長城。王?!鞠嗪透柁o·祠神歌·送神】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樹葉無聲神去后,紙錢灰出木綿花。王翰【涼州詞二首】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
2025-06-28 13:01
【總結】古詩中關于春天的詩詞【5篇】 【篇1】古詩中關于春天的詩詞 ,乘春亦暫來?!獜埦琵g《歸燕詩》 ,春逐五更來?!非唷稇t賦得除夜》 ,春風柳...
2025-04-05 07:34
【總結】古詩中關于春天的詩句【5篇】 【篇1】古詩中關于春天的詩句 ,春色未曾看?!畎住度虑住て湟弧? ,春日偏能惹恨長?!Z至《春思二首·其一》 ...
2025-04-05 07:45
【總結】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古詩中的春夏秋冬100首 古詩中的春夏秋冬100首 古詩中的春夏秋冬(一): 描述春天的詩句 1、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
2025-04-15 01:26
【總結】詩中的數(shù)字詩中的數(shù)字?詩中“一”?1.一行白鷺上青天?2.晴空一鶴排云上?3.千里江陵一日還?4.柳暗花明又一村?5.一片孤城萬仞山詩中的數(shù)字?詩中“二”?1.霜葉紅于二月花?2.二月春風似剪刀?3.二十三年棄置身?4
2025-08-23 04:43
【總結】七夕,古今詩人慣詠星月與悲情。吾生雖晚,世態(tài)炎涼卻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揮手袖底風”罷。是夜,窗外風雨如晦,吾獨坐陋室,聽一曲《塵緣》,合成詩韻一首,覺放諸古今,亦獨有風韻也。乃書于紙上。畢而臥。凄然入夢。乙酉年七月初七。-----嘯之記。古詩苑漫步之古詩中的風花雪月雨
2025-03-23 02:03
【總結】古詩中常見的表達技巧一、修辭手法1.比喻:把一種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2.借代:借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
2025-04-06 07:07
【總結】第一篇:《古詩十九首》離別詩中蘊含的生命意識 淺析《古詩十九首》離別詩中蘊含的生命意識 【摘要】:《古詩十九首》是我國古詩的典范,是感傷主義文學的代表,它在對詩歌的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也給我們...
2024-10-24 19:07
【總結】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精選)有關古詩中的絲綢之路(已修改) 絲綢之路相信大家在讀書的時候已經了解過了吧,那么關于古詩中的絲綢之路大家有多少了解呢?下面為大家提供古詩中的絲綢之路,...
2025-04-14 23:58
【總結】此資料由網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 古詩中表達愛情的情書句子 在一些古詩里有一些句子可以借來表達愛情,大家可以借鑒一下寫在情書上。今天,范文...
2025-01-26 00:41
【總結】唐詩中的“梅花世界”皖肥西中學石玉成制作詩歌中的梅花意象?詩人們詠梅絕不只是為了描摹梅的物態(tài),更重要的是借梅怡情,抒懷,表節(jié)。詠梅詩之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下是由于詩中報詠之梅,已經成為詩人心靈的客觀對應物,一代一代層累凝聚著深刻的含義,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獨立高潮的心靈境界。梅花的審美意象?梅花是中國古代常見的審美
2025-08-01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