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極 陰極 10 4 ~ 10 5 V + 167。 晶體對 X 射線的衍射 X 射線衍射 勞厄?qū)嶒?yàn) 勞 厄 斑 點(diǎn) 晶體可看作三維立體光柵。根據(jù)勞厄斑點(diǎn)的分布可算出晶面間距,掌握晶體點(diǎn)陣結(jié)構(gòu)。 晶體 底 片 鉛 屏 X 射 線 管 布喇格父子( , )對倫琴射線衍射的研究: d為晶格常數(shù)(晶面間距), φ為掠射角 光程差 : AC CB d 2 sin φ δ = = + 干涉加強(qiáng)條件(布喇格公式): λ k d 2 sin φ = k = 0,1,2,... A φ φ O . . . C . B d φ λ k d 2 sin φ = k = 0,1,2,... 應(yīng)用: 如果晶格常數(shù)已知,可以測定 X射線的波長,進(jìn)行倫琴射線的光譜分析。 如果 X 射線的波長已知,可以測定晶體的晶格常數(shù),進(jìn)行晶體的結(jié)構(gòu)分析。 符合上述條件,各層晶面的反射線干涉后相互加強(qiáng)。 E v 0 H 光矢量 振動面 偏振面 若光矢量保持在一定平面內(nèi)振動,稱此平面為光矢量的振動面,這種振動狀態(tài)稱平面偏振態(tài)。若所有光矢量都在一個平面內(nèi)振動稱這種光線為 線偏振光 或 平面偏振光 。 第三部分 光的偏振 167。 自然光和偏振光 一、偏振光 線偏振光的表示法: . . . . . . . . . 光矢量在屏平面內(nèi) 光矢量與屏平面垂直 光矢量與屏平面斜交 二、自然光: 原子發(fā)光是隨機(jī)的,在普通光源中不同原子發(fā)出的光波列,它們的頻率、初相位、振動面、傳播方向及波列長度都可能不同。所以,各種振動面的光出現(xiàn)機(jī)會相等,沿同一振動面的原子光波列的強(qiáng)度與振動面方向無關(guān),稱這種光為 自然光 。 自然光可以分解為兩束相互獨(dú)立的、等振幅的、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的線偏振光,這兩線偏振光的光強(qiáng)等于自然光光強(qiáng)的一半。 自然光的表示法: . . . . . . . . . . . . . 三、部分偏振光: 如果將自然光中的兩個垂直分量中的其中一個分量部分地削弱,所得的光線稱為 部分偏振光 。 部分偏振光表示法: . . . . . . . . 偏振片 :有些薄膜材料能吸收某一方向的光振動,而只讓與這個方向垂直的光振動通過,這個方向稱為偏振化方向。稱這些薄膜為偏振片。 自然光通過偏振片后變?yōu)榫€偏振光,稱為 起偏 。 偏 振 化 方 向 自 然 光 線 偏 振 光 偏振片 偏振片又可用來檢驗(yàn)光線的偏振化程度,稱為 檢偏 。 一、起偏與檢偏 167。 起偏與檢偏 馬呂斯定律 . . . . . 起偏器 檢偏器 自然光 線偏振光 偏振光通過旋轉(zhuǎn)的檢偏器,光強(qiáng)發(fā)生變化 二、馬呂斯定律 . . . . . 兩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光強(qiáng)為零 檢偏器 自然光通過旋轉(zhuǎn)的檢偏器,光強(qiáng)不變 . . . . . 自然光 . . . . . a為 檢偏器前偏振光振動方向與檢偏器偏振化方向之間的夾角 馬呂斯定律 I 0 I = A A 0 2 2 = cos A 0 2 A 0 2 2 a . . 起偏器 檢偏器 自然光 線偏振光 A A 0 A A 0 I 0 I a cos A A 0 = a I 0 I = cos 2 a 討論: 此定律只適用于沒有光吸收的理想偏振片。 馬呂斯定律 I 0 I = cos 2 a I 0 = I = 0 , 當(dāng) a π 2 = 0 = I , a 當(dāng) i n 1 n 2 r 以任意角度入射 以任意角度入射時,反射光和折射光都為部分偏振光。 實(shí)驗(yàn)和理論都表明: 反射光中垂直于入射面振動的光的強(qiáng)度比較大,折射光中在入射面內(nèi)振動的光的強(qiáng)度比較大。 167。 反射和折射時光的偏振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時,反射光為線偏振光,折射光為部分偏振光。且: i 0 i 0 n 1 n 2 90 0 r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 90 r 0 + = i 0 n sin i sin r 1 n 2 0 = = n 21 tg i sin i sin r 0 = sin i sin 0 ( ) 90 i 0 0 = 0 tg i 0 n 1 n 2 = = n 21 由折射定律: 布儒斯特定律 玻璃對空氣的折射率為: = n21 tg i = 0 = i 0 56 0 . . . 利用玻璃堆獲得偏振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線偏振光 自然光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