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酸+堿——鹽+水。堿+鹽——新堿+新鹽。酸堿鹽之間是否一定能發(fā)生復分解反。第1組第2組第3組第4組。同時把式子~交換成分寫出化學式。完成實驗,記錄現(xiàn)象。H+、SO42-K+、NO3-H+、NO3-K+、SO42-。H+、SO42-Na+、CO32-Na+、SO42-。溶液中離子種類發(fā)生改變。H2SO4+Na2CO3——Na2SO4++H2O——CO2↑√
【總結】第3節(jié)幾種重要的鹽第一課時鹽及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由(或)和構成的。(1)根據鹽中的陽離子不同,可把鹽分為鹽、鹽、鹽等。(2)根據鹽中的酸根離子不同,可把鹽分為鹽、鹽、鹽等。金屬離子
2025-06-21 08:21
2025-06-18 07:40
【總結】復分解反應專題復習,構建復分解反應模型,能準確判斷常見化學反應是否為復分解反應。,能準確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并構建網絡。,進一步認識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本質,建立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4、能熟練書寫化學方程式,會運用復分解反應解決物質的共存、鑒別、除雜、推斷等問題。復習目標認清努力的方向比盲目用功更加有效!
2024-11-23 13:01
【總結】課題1生活中常見的鹽(三)——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學習重點:一、記住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二、會判斷復分解反應是否發(fā)生,并能完成化學反應方程式。課前默寫2、Na2CO3+HCl==3、Na2CO3+Ca(OH)2==1、CaCO3+HCl==、CaCO3+2HCl==
2025-01-12 10:47
【總結】復分解反應習題、堿、鹽是的哪一類嗎?NaOH、CuSO4、NaCl、H2SO4、Na2CO3、Ca(OH)2、BaCl2、AgNO3、HNO3、NH4NO3、、HCl、KOH、KAl(SO4)()高溫點燃A、Fe+CuSO4=Cu+FeSO4B、CaCO3===CaO+CO2↑C、H2SO4+2Na
2025-03-25 00:17
【總結】專項訓練2復分解反應1.草木灰是常見的農家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鉀(K2CO3),其化學性質與純堿相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草木灰的使用既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還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作用B.草木灰與碳酸氫銨混合后使用,肥效更佳C.可以通過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從草木灰中分離碳酸鉀D.向草木灰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
2025-06-19 13:22
2025-06-18 17:23
【總結】登封市東華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李一飛復習回顧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學習的四大基本類型分別是什么?反應類型特征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1、回憶常見的八大沉淀CaCO3、BaCO3;BaSO4、AgCl;(不溶于稀硝酸)Mg(OH)2、Al(OH)3Cu(OH)2、Fe(OH)3
2025-08-04 23:07
【總結】常見的鹽——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沉淀、氣體或水酸、堿、鹽、氧化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酸堿鹽金屬氧化物鹽?酸+堿——鹽+水?酸+鹽——新酸+新鹽?堿+鹽——新堿+新鹽?鹽+鹽
2025-10-28 16:39
【總結】復分解反應所謂復分解反應,即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這類反應酬可表示為AB+CD=AD+CB。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寫其他化學方程式一樣,應該注意它們表示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真實存在,而不是憑空想象捏造出來的。?1.生成物必須有沉淀或水或氣體生成,否則不反應。①,有水生成。②,即沒有沉淀或水生成,也沒有氣體生成。?2.反應
2025-08-01 19:39
【總結】宇軒圖書目錄專題13鹽的化學性質和復分解反應考點知識梳理中考典例精析專題訓練考點知識梳理首頁宇軒圖書上一頁下一頁考點一鹽的化學性質①鹽+鹽=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的條件:________________。b.生成物至少一種為___________。
2025-01-06 15:08
【總結】第十單元酸和堿課題2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教學背景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流程示意圖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之處說課七大塊內容教學用品、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說課的主要內容教學過程本課時教學內容的功能和地位
2024-11-10 04:57
【總結】第十單元酸和堿課題2酸和堿之間會發(fā)生什么反應復習和提問中和反應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課堂小結課堂練習教學目標:1、知道酸和堿之間發(fā)生的中和反應。2、了解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復習練習:酸
2024-11-11 03:23
【總結】復分解反應訓練復分解反應的定義:發(fā)生反應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