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容組織與安排本論文詳細介紹了網格技術以及任務調度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并對任務調度中的關鍵問題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為了更好地詮釋觀點和闡述研究內容,全文主要分為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主要介紹了本論文的研究背景、國內外在網格方面的研究現狀和發(fā)展趨勢,以及論文的研究意義;第二章分為兩部分,重點介紹了網格計算中關于 QoS 和任務調度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時針對一些關鍵性問題,如網格 QoS 的分層和要求,任務調度的組成等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論文的核心,也是作者的主要研究內容。第三章提出了面向 QoS 的網格任務調度機制,包括機制的模型、環(huán)境、組成、關鍵技術和實現方案等。第四章詳細說明了作者設計的基于模糊貼近度,以時間和價格為 QoS 的任務調度算法,并對算法進行了驗證;第五章對所作研究做了總結并提出了未來的工作方向。碩士學位論文 第 2 章 結束語11第 2 章 結束語 研究工作總結本研究旨在通過任務調度中關鍵問題研究建立面向 QoS 的有效、統(tǒng)一調度機制并設計相應的調度算法,以保證和適應網格及其任務的多種 QoS 要求。通過對“網格計算中面向 QoS 的任務調度機制和算法”的研究,在 OGSA/WSRF的框架下,利用神經網絡以及 Petri 網強大的模糊推力和建模分析能力,建立面向 QoS 的調度機制模型,并有機地集成任務、資源 QoS 參數抽象、資源篩選、任務調度模型、算法、調度等功能模塊,實現適應任務多種 QoS 要求并滿足不同的用戶目標的網格資源分配和任務調度服務。本研究主要內容包括:介紹和總結了當前國內外網格研究以及網格 QoS、任務調度方面的研究現狀和關鍵問題。文章介紹了網格技術的特點、發(fā)展過程和三大趨勢,分析和總結了當前國內外網格計算中關于 QoS 以及任務調度方面的研究現狀。對網格 QoS 的結構、要求和資源管理的特點、分類進行了簡要說明,重點對任務調度的技術特點、分層模型、當前的算法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提出面向 QoS 的網格任務調度框架。研究以提供網格調度服務為前提,在 OGSA/WSRF 框架下,結合 Globus服務,提出了面向 QoS 的網格任務調度機制,機制由資源、任務屬性 QoS 參數提取、資源篩選等調度預處理模塊、基于 Petri 網的任務調度模塊以及機制的服務接口等組成,目的是保證用戶對所需網格服務的 QoS,實現網格服務的交互調用,同時滿足高效、合算的任務調度。提出基于模糊貼近度的多 QoS 網格任務調度算法。在上述調度機制的環(huán)境下,設計了一種基于模糊貼近度的多 QoS 網格任務調度算法,算法以時間和價格為目標,運用模糊數學中的貼近度來表示資源和任務匹配程度,通過比較任務和資源的貼近度來得到每個任務的可用資源集,然后選取整體匹配度最大的一組調度方案作為最優(yōu)解。算法為用戶對任務的求解所考慮的因素提供了權值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適應了網格應用的需求和方向。實驗結果表明算法能綜合考慮時間和價格的因素,文中以 FAA 和幾個經典啟發(fā)式算法比較為例,可以得出當對用戶關心的目標設定相應的權值后,算法保證了 FAA 的完成價格最低,并在性能指標上有所改善。碩士學位論文 第 2 章 結束語12 下一步研究方向和目標由于服務網絡的發(fā)展還剛剛起步,處于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許多重大基礎科學問題有待解決,許多研究模型和算法都還帶有實驗性質,非常不成熟,雖然國內外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仍有大量的研究課題值得深入。特別在網格計算領域,其中最為核心和關鍵的問題就網格資源分配與任務調度的機制和方法。因此,本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有著廣闊的前景和應用空間。在本論文中,調度機制的結構只包含了任務調度過程中必需的功能,所提供的服務功能也較為簡單,因此接下來的工作是首先是增加機制的組成模塊,如調度評測、性能預測等功能,使得機制的組成更加完整,其次是完善接口服務,如增加創(chuàng)建臨時服務 Factory、主鍵服務 PrimaryKey 以及升級管理等類型功能。在調度算法方面,增加任務和資源的描述因素,即增加貼近度公式中的維度,如網絡要求、存儲要求等,以備有更多的調度目標可供用戶選擇,更貼近實際的網格環(huán)境。碩士學位論文 參考文獻13參考文獻[1] Foster I, Kesselman C and Tuecke S. The Anatomy of the Grid: Enabling Scalable Virtual Organiz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erputer Applications, 2022, 15(3): 200222.[2] Foster I. What is the Grid? A Three Point Checklist[J]. GRID Today, 2022, 1(6): 2027.[3] Foster I and Kesselman C. The Grid 2, Blueprint for a New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M]. San Francisco: M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22.[4] Jarek N, Jennifer M and Jan W. Grid Resource Management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Trends[M]. Norwell: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22.[5] Czajkow ski K, F itzgerald S, Foster I, et al. A Resourc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Metaputing Systems. Proceedings of 4th Workshop on Job Scheduling Strategies for Parallel Processing[C]. Heidelberg: Springer Verlag, 1998. 6282.[6] I Foster and C Kesselman. Globus: A Metaputing Infrastructure Toolk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perputer Applications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1997, 11(2): 115128.[7] Andrew S. Grimshaw and Wm. The Legion Vision of a Worldwide Virtual Computer[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1): 3945.[8] L Boloni and D. C. Marinescu. An Objectoriented Framework for Building Collaborative Network Agents[J].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Interfaces. Netherlands: Kluwer Publishing House, 2022. 3164.[9] Rajkumar Buyya, David Abramson and Jonathan Giddy. Nimrod/G: an architecture for a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system in a global putational grid[C].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n AsiaPacific Region. Beijing: IEEE Computer Society Press, 2022. 283289.[10] 趙祥模,靳引利,張洋. 高速公路監(jiān)控系統(tǒng)理論及應用[M].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22.[11] 馬紹良,李鳳保,謝閱. 用 ODBC 實現 SQL Server 2022 在 VB 中的應用[J]. 計算機應用, 2022, 12(1):115117.[12] 祝徐敏, 方厚輝. 一種適用于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快速模式選擇算法[J]. 計算機應用, 2022, 27(12):30693072.碩士學位論文 參考文獻14[13] 周兵,李偉,姜文峰,蘇士美. 基于 B/S 模式的組件化網絡多媒體監(jiān)控系統(tǒng)結構研究[J]. 軟件學報,2022,33(1):100103.注意:參考文獻應該有60篇左右,其中1/3以上英文文獻15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發(fā)表論文參加科研項目 16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