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別丟掉》,情到動情處依舊滿眼熱淚。許先生從事文學(xué)翻譯長達(dá)六十余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yù)為“詩譯英法唯一人”在國內(nèi)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jīng)》、《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等名著。2007年,許先生得了直腸癌, 醫(yī)生說他最多只有7年生命。但就在2014年,醫(yī)生說的那個生命的終點,許先生獲得了世界最高翻譯獎項“北極光”杰出文學(xué)翻譯獎。老先生豁達(dá)地笑說:“看見沒有,這生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許先生的翻譯有一大特點:就是“再創(chuàng)”,以“再創(chuàng)”追求美的藝術(shù)境界。他的這種學(xué)說從根本上動搖了以“信”為本的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因此在翻譯界頗有爭議。許淵沖提出“三美論”,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謂意美,就是在翻譯時要體現(xiàn)出原作的內(nèi)容美;音美即要求譯文押韻、順口、好聽;形美則是對詩的行數(shù)長短整齊,句子對仗工整的要求。在許老家書桌的正上方,懸掛著一幅老友寫給他的字: “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chuàng)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結(jié)語:這個時代需要人們重塑內(nèi)心,需要人們重建觀念。如《朗讀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的存在,通過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是一封家信,聆聽一段安靜的訴說,就仿佛路過一段人生。這些故事看似關(guān)于別人,其實映照著最為普世的情感。如董卿,既擔(dān)當(dāng)制片人,又作為主持人,幾乎在這個節(jié)目上傾盡了心血。無他,這樣不遺余力地去探索文化與生活相融合的另一種可能,展現(xiàn)更多的深層次的對話,值得被所有人稱贊。我們對這些節(jié)目寄予厚望,期待它們能成為中國人的文化盛會。也期待著這能從一種現(xiàn)象,變成生活的常態(tài)。每一個人都是那么不平凡,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豐富,尋聲見證每一個朗讀者。三、附《別丟掉》別丟掉Don’t Cast Away林徽因(許淵沖 譯)這一把過往的熱情,現(xiàn)在流水似的,輕輕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 在松林,嘆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著那真!Don’t cast awayThis handful passion of the bygone day,Which flows like running water soft and lightBeneath the cool and tranquil fountain,At dead of night,In pineclad mountain,As vague as sighs, but youShould e’er be true.一樣是月明,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見,夢似的掛起,你向黑夜要回那一句話——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The moon is still so bright。Beyond the hills the lamp sheds the same light.The sky besprinkled with star upon star,But I do not know where you are.It seemsYou hang above like dreams.You ask the dark night to give back your word,But its echo is heardAnd buried though unseenDeep, deep in the ravine.我們對許淵沖的理論和譯作可以見仁見智,因人而異,但是他以如此高齡嘔心瀝血,著作等身,為翻譯事業(yè)奮斗終身的雄心壯志,值得我們引為楷模。衷心祝愿許淵沖先生健康長壽,成為中國譯壇的一棵不老青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