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大道之行也孫中山及其題詞出處:《禮記·禮運》關于《禮記》?《禮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正音,正確朗讀jǔ
2025-06-07 13:08
【總結】1、什么是“工業(yè)革命”?2、工業(yè)革命首先在哪個國家哪個行業(yè)發(fā)生?3、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什么時候結束?結束的標志是什么?4、誰改進了蒸汽機?它的改進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什么好處?5、誰發(fā)明了火車機車?6、工業(yè)革命對世界產生了什么影響?給我們什么啟示?工業(yè)革命就是促使工場手工業(yè)發(fā)展到大機器生產
2025-06-06 02:00
【總結】林肯AbrahamLincoln(1809-1865)第18課美國南北戰(zhàn)爭1、領土的擴張獨立初19世紀初20世紀最初的十三個州1783年歸美國1803年從法購得1810-1819取自西班牙1842-1846取自英國1845吞并1848年從墨西
2025-06-06 02:35
【總結】原始居民時間地區(qū)居住房屋原始農業(yè)勞動工具原始家畜飼養(yǎng)業(yè)原始手工業(yè)音樂繪畫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比較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約七千年距今約五六千年長江流域
【總結】愛蓮說?周敦頤dūnyí“說”:古代的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fā)表議論的文體,偏重于議論。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皭凵徴f”——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釋題:《愛蓮說》是通過詠物來說明道
【總結】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雨果(1802-1885)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chuàng)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
【總結】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fā)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第八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文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大約于公元
【總結】第8、9課中華文化的勃興──先秦文化漢字的雛形神話中發(fā)明漢字的倉頡半坡彩陶上的符號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號二里頭陶器上的符號[夏]返回漢字的成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商]甲骨文甲骨文的發(fā)現者王懿榮[清]返回
2025-06-07 13:07
【總結】第四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果沒有植物,地球將變成?一片荒蕪,毫無生機如果沒有動物,地球將會怎樣?地球上將不會出現如此美妙的畫面如果沒有細菌與真菌,世界將會?學習
2025-06-06 02:01
【總結】荊軻圖窮匕見(xian)荊軻刺秦王荊軻是戰(zhàn)國末年燕國壯士。荊軻刺秦王是歷史上著名的故事。荊軻故事見司馬遷所著《史記·刺客列傳》。燕太子丹為挽救燕國亡國之危,收買來自齊國的著名刺客荊軻,待為上賓,以寶馬車騎、美食歌女盡量滿足荊軻取樂,甚至殺自己心愛的千里馬將馬肝奉荊軻就食。秦軍
【總結】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zhàn)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對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朝代歌第4課夏商西周的興亡
【總結】陋室銘唐·劉禹錫學習目標:1、積累字詞,掌握文學常識3、體會作者的高尚品質,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2、朗讀、翻譯、背誦全文。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
【總結】1、有人說“‘封邦建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這主要是評價:C.郡縣制封制2、我國山東省有《齊魯晚報》、河北省有《燕趙都市報》、湖北省有《楚天都市報》。你能說出這些報紙的得名與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關嗎?3、小明同學讀《論語》時看到一句話“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總結】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看看這些文明古國的位置有何特點?金字塔的國度——埃及世界最長的河尼羅河?公元前15世紀的埃及吉薩三大金字塔建造之謎?胡夫金字塔約用巨石230萬塊砌成,平均每塊重約。在當時生產力水平非常低的情況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
2025-06-06 02:05
【總結】世界的人口學會判讀統計圖人口億下列任務讀圖,完成。1.1650年、1800年、2022年,世界人口各是多少?2025年,估計世界人口將達到多少?2.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增長有何特點?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長又有何特點?自然增長率=?死亡率=?出生率=?
2025-06-06 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