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 把他除名; B. 勸他退黨;C. 把他開除。74. 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xù)( )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A. 一年; B. 九個月; C. 六個月。75. 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有( )。A. 六條; B. 七條; C. 八條.76. 黨員“四個服從”中,最重要的是( )。A. 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B. 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 C. 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77. 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 )的制度。A. 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 B. 集體領導和個人領導相結合;C. 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78. 黨的各級代表大會的代表和委員會的產(chǎn)生,要體現(xiàn)選舉人的意志。選舉人有了解候選人情況、( )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選舉人選舉或不選舉某個人。A. 不選候選人和另選他人;B. 要求改變候選人和另選他人;C. 要求改變候選人、不選任何一個候選人和另選他人。79.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 )舉行一次,由中央委員會召集。A. 四年; B. 五年;C. 六年。80. 黨員個人代表黨組織發(fā)表重要主張,如果超出黨組織已有決定的范圍,必須提交所在的( ),或向上級黨組織請示。A. 黨的主要領導決定;B. 黨組織討論決定;C. 黨委成員討論決定。81. 企業(yè)、農(nóng)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qū)、社會團體、社會中介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 )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A. 預備黨員五人; B. 正式黨員三人; C. 正式黨員五人。82. 黨的基層組織,根據(jù)( ),經(jīng)上級黨組織批準,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A. 工作需要和可能; B. 黨員數(shù)量和實際情況; C. 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shù)。83. 黨的基層委員會每屆任期( )。 A. 兩年至三年; B. 三年至四年; C. 三年至五年。84. 黨的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 )。A. 一年或二年; B. 兩年或三年; C. 三年或四年。85.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 )的基礎。A. 凝聚力 B. 創(chuàng)造力 C. 戰(zhàn)斗力86. 2012年( )上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閉幕。87. 黨組織對違犯黨的紀律的黨員,應當本著( )的精神,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jié)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A. 團結、批評、團結; B.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C. 團結、教育幫助、團結。88. 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 )。違反這些規(guī)定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受到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追究。A. 人身攻擊和誣告陷害; B. 亂戴帽子和誣告陷害;C. 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89. 黨的紀律處分有( )。A. 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 B. 警告、撤銷黨內外職務;留黨察看、取消黨籍、開除黨籍; C. 警告、嚴重警告、撤職查辦、留黨察看、開除黨籍。90. 黨員留黨察看最長不超過( )年。A. 一; B. 二; C. 三。91. 黨員在留黨察看期間沒有( )。A. 表決權和被選舉權; B. 選舉權和被選舉權;C. 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92. 開除黨籍是黨內的( )。A. 最高處分; B. 最終處分; C. 一種處分。93. 對黨員的紀律處分,必須經(jīng)過支部大會討論決定,報黨的( )批準。A. 總支委員會;B. 基層委員會;C. 紀律檢查委員會。94. 黨組織對黨員作出處分決定,應當實事求是地查清事實。處分決定所依據(jù)的事實材料和處分決定必須同本人見面,聽取本人( )。A. 申辯和上訴 ;B. 申辯和申訴; C. 說明情況和申辯。95. 中國共產(chǎn)黨黨徽為( )組成的圖案。A. 鐮刀和錘頭; B. 鐮刀和斧頭; C. 鐮刀和榔頭。96.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基本特征是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義③誠信友愛④充滿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97. 在祖國統(tǒng)一的問題上,誰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chuàng)造性構想。( )A. 毛澤東; B. 鄧小平 ; C. 江澤民。98. “一國兩制”是指對哪些地方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推進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 )A. 香港 澳門; B. 香港 西藏; C. 香港 臺灣; D. 香港 澳門 臺灣。99. 我們要貫徹十六大精神緊緊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發(fā)展這個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 ),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A. 黨要管黨,從嚴冶黨; B. 堅持黨中央確定的反腐敗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C.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冶本力度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D. 三者都是。100. ( )是新形勢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可靠保證。A. 體制建設 ; B. 政冶體制 ;C. 法制建設。101. 我們黨第一次將鄧小平理論明確確立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文件是( )。; B. 1997年江澤民同志在鄧小平同志追悼會上的悼詞;;。102.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首次比較系統(tǒng)提出和闡述了( )。A. 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理論; B.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C.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 D.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103. 黨的十五大強調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是因為( )。A.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順利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正確理論; B. 鄧小平理論高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C. 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已經(jīng)不能夠指導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 D. 鄧小平理論是獨立于馬克思主義之外的科學體系。104. 正式把鄧小平理論作為國家的指導思想寫入憲法是在( ).A. 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 B. 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C. 全國人大九屆一次會議; D. 全國人大九屆二次會議。105. “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 )。A. 理論與實際相統(tǒng)一; B. 反對本本主義;C. 反對經(jīng)驗主義; D. 解放思想。106. 首先將共產(chǎn)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稱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是( )。A. 馬克思; B. 列寧;C. 毛澤東; D. 鄧小平。107.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動力是( )。A. 階級斗爭; B. 改革; C. 開放; D. 物質利益。108. 建國以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經(jīng)歷的曲折和失誤,歸根到底,就在于沒有搞清楚( )。A.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 什么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C. 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D. 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本質。109. 解放生產(chǎn)力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是社會主義的( )。A. 前提條件;B. 主要特征;C. 經(jīng)濟實質;D. 根本任務。110.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 )。A. 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B. 特指我國在生產(chǎn)力落后,商品經(jīng)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要經(jīng)歷的特定階段;C. 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必然要經(jīng)歷的起始階段;D.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的階段。111.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關鍵是( )。A. 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B.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不動搖;C.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D.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112.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階級與農(nóng)民階級的矛盾; B. 無產(chǎn)階級與資產(chǎn)階級的矛盾;C. 資產(chǎn)階級與封建階級的矛盾; D. 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113. 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是( )。A. 太平天國運動;B. 義和團運動;C. 辛亥革命;D. 戊戌變法運動。114. 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標志是( )。A. 新文化運動;B.“五卅”運動;C.“五四”運動;。115. 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標志是( )。A. 中國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B. 中國共產(chǎn)黨三大的成功召開;C. 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D. 黃浦軍校的正式成立。116. 1927年,中國共產(chǎn)黨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推翻國民黨反對派統(tǒng)治總方針的會議是( )。A. 中共六大;B. 洛川會議;C. 遵義會議;D.“八七“會議。117. 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歷史大事件是( )。A.“八七“會議;;;。118. 中國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兩次合作的共同基礎是由( )。A. 主要社會矛盾決定的;B. 社會性質決定的;C. 國民黨的階級性質決定的;D. 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決定的。119. 中國共產(chǎn)黨制定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是在( )。A. 中共二大;B. 中共三大;C.“八七“會議;。120. 關于預備黨員,正確的一項是( )。A. 預備黨員的預備期是從入黨宣誓之日算起 B. 預備黨員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