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訪富問策”為主要內容的“三訪”活動,切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認真開展黨員承諾活動。為加強基層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大力實施民心工程,使廣大黨員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三)通過建制度、強舉措、嚴考評,落實黨委抓基層黨建責任制。 結合 xx 實際,印發(fā)了《 xx 縣鄉(xiāng)(鎮(zhèn))場黨委和縣直部門黨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縣直部門黨組(黨委)書記抓機關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辦法》、《 xx 縣黨建工作相關職責、制度和成員單位工作責任分解》、《 xx 縣 xx 年黨建工作考核細則》等, 建立健全了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抓基層黨建工作制度、縣委中心組學習制度、縣委 xx 集中制議事制度、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lián)系會議制度、黨建工作例會制度、職責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有責必究的責任倒查制度、黨委(黨組)定期聽取所屬黨組織工作匯報制度等,進一步明確了黨組織的隸屬關系,對各級黨(工)委及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 (四)通過嚴規(guī)范、細管理、優(yōu)服務,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 按照雙向管理、條塊管理、分類管理、適時管理的原則,制定了《 xx 縣流動黨員跟蹤管理聯(lián)系卡》及適用、 管理、使用制度,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臺賬和信息庫。積極對全縣 48 名流動黨員發(fā)放了《流動黨員活動證》,全縣 13 個鄉(xiāng)鎮(zhèn)場、 5 個縣直機關黨(工)委已完成了流動黨員活動證的發(fā)放工作。在鄉(xiāng)(鎮(zhèn))場、縣直機關單位建立黨員服務站 17個,在流動黨員比較集中的村隊及社區(qū)建立黨員服務分站 58個,積極為流動黨員提供就業(yè)、培訓、咨詢、權益保障等服務。 我縣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通過全縣基層黨組織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部分鄉(xiāng)(鎮(zhèn))場黨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龍頭”作用發(fā)揮的還不夠,黨政主要領導還沒有從瑣碎的事務中真正解脫出來去想大事、謀大事;二是公推公選農牧民優(yōu)秀人才工作,在程序操作、管理措施上需要不斷完善,部分農牧民黨員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在“我是黨員,我光榮”主題實踐活動的推動下需要不斷深入實施;三是部分村隊干部隊伍還不太穩(wěn)定,素質偏低,工作方法單一 ,處理農村問題能力欠缺 ,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四是基層組織建設杯的系列活動需要不斷規(guī)范和引導等。 今后工作思路: 鞏固和發(fā)展“三級聯(lián)創(chuàng)”活動成果,繼續(xù)深化和拓展基層組織建設“六大工程”。牢牢把握星級鄉(xiāng)(鎮(zhèn)) 場黨委、村隊黨支部創(chuàng)建工作的機遇,采取適時召開黨建例會、現(xiàn)場觀摩的形式,規(guī)范和引導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深入實施好示范工程;拓展“我是黨員,我光榮”主題實踐活動內涵,把黨支部承諾、黨員承設崗定責與 e 點通網絡的有效運用結合起來,開展黨員群眾扶智行動,深入實施好素質工程;以 “基層組織建設杯”文藝匯演、村(居)民實用技能大賽、文藝創(chuàng)作、科技培訓等工作為突破口,切實把村級陣地打造成為黨員群眾的活動平臺、農牧民致富的信息平臺、農村人才的培訓平臺、便民利民的服務平臺、教育群眾的文化平臺、參政議政的管理平臺;逐 年逐階段落實四清工作成果,規(guī)范資產管理要有手段,解決好鄉(xiāng)村組織有錢辦事問題,實施好集體經濟增收工程;開拓思路,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總結經驗,推廣典型,重點做好公推公選農牧民優(yōu)秀人才實施入黨積極分子儲備工程;全面推行駐村服務工作機制,開展社區(qū)共建活動,規(guī)范政務、村務、站所業(yè)務的公開工作,以群眾的滿意為落腳點,實施好滿意工程,充分和發(fā)揮基層組織在 xx 新農村建設中的組織和推動作用。 范文僅供參考 感謝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