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半壁江山之意,遂將此廟賜名為“福興寺”,并親筆以滿、漢、蒙、藏4種文字書寫匾額,并留有“云飛鶴舞,綠野仙蹤”和“福興圣地,瑞鼓祥鐘”兩塊碑文。后來因水患廟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廟,取名“福興寺”。此后福興寺廟會年年熱鬧非凡,平日進香祈福者也絡繹不絕,加之乾隆皇帝前后兩次光顧,使得福興寺聲名遠播。1928年,西藏六世班禪額爾德尼來寺傳經(jīng)說法,匯聚喇嘛1080人,前來聽經(jīng)受法者不計其數(shù),寺里日日香煙繚繞,彌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燃遍東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軍營和難民營。破除迷信又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為“向海廟”。當時的向海廟已成為無主的空廟。1972年,向海廟在“破四舊”的聲浪中被徹底毀掉。1994年,向海廟這一歷史名跡又被重新修復,時任國家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為“香海寺”。修復后的這座廟宇,無論是規(guī)模還是工藝,都無不向人們展示著它昔日的輝煌。各位朋友,向海保護區(qū)內(nèi)有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額爾泰河,北有洮兒河引水系統(tǒng),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水庫2個大面積的蘆華沼澤區(qū)。多樣的植被、豐富的資源使向海成為百鳥繁衍生息的安樂窩和春秋遷徙的必經(jīng)之地。保護區(qū)內(nèi)共有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為“濕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全世界僅有1500多只,在這里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只。所以說向海是鷹飛鶴舞、珍禽薈萃的百鳥樂園。各位朋友,由于特殊的地理資源和特征,向海自然保護區(qū)形成了以丹頂鶴為主的濕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為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葦蕩蒲草為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為主的人文景觀,以蒙古包“手把肉”為主的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為主的歷史遺跡景觀。各位朋友,向海是“鳥類天堂”。從水面到天空,由沼澤至草地,自沙丘到蘋塘,鳥兒鋪天蓋地,無處不在。最美的還數(shù)丹頂鶴,中國古代的《相鶴經(jīng)》描述了丹頂鶴的特點、習性。丹頂鶴除兩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體潔白如雪,頭頂呈紅色,鳴叫響亮,有“鶴鳴于九皋,聲聞九天”之說。在民間,丹頂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征,所以有“松鶴延年”之說。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它一直與神仙相伴,故有“仙鶴”之稱。各位朋友,如果您想在園中觀鳥,可以到向海百鳥園去,這座建于20__年的百鳥園是目前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百鳥園,園中直徑220米,中心柱高45米,邊柱26米,共32根,共投資1070萬元?,F(xiàn)在園中共詞養(yǎng)鳥類60余種。如果您想飽覽珍稀鳥類的英姿,就請到保護區(qū)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處的仙鶴島。仙鶴島,三面環(huán)水,一面臨山。島上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huán)島水域內(nèi),蒲草葦蕩高可過人、茂密連片。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山水風光,給珍禽的飼養(yǎng)馴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給鳥類愛好者提供了與鳥嬉戲拍照、洞察珍禽奧秘的“世外桃源”。島上籠舍,造型古典雅致、別具一格。各位朋友,向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冬乍過,百鳥回巢,相舞相戀。碧水游魚,綠草連天。黃榆蘆葦,層林盡染。雁鳴鶴唳,恍若仙境。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對所有生命的禮贊。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們?nèi)祟愖约?。向海也是植物王國,珍稀樹種蒙古黃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層層,千姿百態(tài),令人滿眼蒼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賓。真可謂“黃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動物王國,最能體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的當數(shù)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皷|有長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經(jīng)成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勝地,與名聞天下的長白山旅游區(qū)珠聯(lián)璧合。海的導游詞篇八區(qū)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有20多種林木和200余種草本植物。三條大河(霍林河、額木太河、洮兒河)橫貫區(qū)內(nèi),22個大型和上百個小型自然泡沼星羅棋布,產(chǎn)魚20多種。鳥類173種,隸屬16目、40科、98屬,其中有鶴類6種,占全世界現(xiàn)有15種鶴類的40%。珍稀禽類有: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灰鶴、白鶴、天鵝、金雕等,成為遠近聞名的“鶴鄉(xiāng)”。1981年建立自然保護區(qū),面積105400公頃。1992年,我國加入了《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后,向海即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冊》。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定為《具有國際意義的 a 級自然保護區(qū)》。1993 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納入“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絡”。國家郵政局曾于20xx年7月30日發(fā)行《向海自然保護區(qū)》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借用“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來描述丹頂鶴故鄉(xiāng)——向海的瑰麗景觀再恰當不過。向海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西北部,20xx年“向海鶴舞”被評為“吉林八景”之一,在中國吉林省享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敝雷u,是吉林的象征。“鶴之故鄉(xiāng)、人間天堂”鶴鄉(xiāng)之前世今生,魂牽夢繞不了情。乾隆皇帝曾在向海親筆題下“云飛鶴舞,綠野仙蹤。福興圣地,瑞鼓祥鐘?!钡谋?。荷蘭親王貝恩哈德到向海觀光后,深有感觸地說:“這真是人間仙境!”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博先生考察向海后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qū),象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樣性的濕地生物,全球也不多了,這不僅是中國的一塊寶地,也是世界的一塊寶地?!毕蚝壹壸匀槐Wo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q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被國家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wǎng)”,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吉林省通榆縣境內(nèi)。向海在省內(nèi)有“東有長白,西有向?!敝雷u。區(qū)內(nèi)三大水系交匯貫通,從而形成向海水庫和興隆山水庫兩個大面積的蘆葦沼澤區(qū)。草原、湖泊、沼澤、沙丘、榆林、灌叢交錯相間,多種生物類型相互滲透,形成向海特有的生態(tài)自然景觀。區(qū)內(nèi)共有鳥類293種,其中被稱為“濕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目前全世界僅有1500多只,在向海就有60多只。鶴島:位于向海保護區(qū)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處,三面環(huán)水,一面臨山,植被多樣,灌木蔥蘢,環(huán)島水域內(nèi),蒲草葦蕩高可過人,茂密連片,最值得一看的當然還要數(shù)人工馴化成功的半散養(yǎng)的丹頂鶴。博物館:是向海自然保護區(qū)的微觀縮影,體現(xiàn)了向海濕地特性,尤其各種動物栩栩如生。一幅幅白顴筑巢,鶴翔雁舞,仙鶴育雛等真實照片,會把你帶入神奇的動物世界。香海寺:1664年清朝順治初始,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廟,取名“青海廟”,一九七二年在“破四舊”中毀掉。一九九四年始,對廟宇進行了重新修復,已故國家佛教協(xié)會主席趙樸初將其題名為“香海寺”。寺內(nèi)幾株參天古榆有幾百年的歷史,如今仍是枝繁葉茂,郁郁蔥蔥,人們還賦予古榆美麗動聽的傳說。蒙古黃榆林:黃榆光觀區(qū)距縣城約60公里,那里有一片亞洲最大的蒙古黃榆林,面積約50平方公里。蒙古黃榆樹是亞洲稀有樹種,屬于榆科、榆屬,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區(qū)沙丘崗地上特有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