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環(huán)形山的形狀大多就是圓形,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有的直徑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徑能達到幾百千米。A.天體的運行速度快,形成的環(huán)形山大,錯誤;B.天體自身的體積越大,形成的環(huán)形山也就越大,錯誤;C.其它條件相同,小球體積大,撞擊形成的環(huán)形山就大,錯誤;D.其它條件相同,小球體積大,撞擊形成的環(huán)形山就大,正確;所以D符合題意。40.C解析:C【詳解】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麥哲倫帶領他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fā),朝一個方向航行,1522年回到了西班牙,這是人類第一次成功的環(huán)球航行,他們驗證了一個偉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41.B解析:B【詳解】地球儀可以很清晰地展示地球的地貌特征,特征 如海洋、陸地、山峰、江河、湖泊等。地球上的水資源主要集中在海洋。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tài)水的星球。地球儀上藍色表示海洋,所以B符合題意。42.A解析:A【詳解】地球表面分布著陸地和海洋,海洋的面積遠遠大于陸地面積。A選項符合題意。43.A解析:A【詳解】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的形狀首先是近似球體,所以C心形的形狀不符合;然后B地軸傾斜的角度太大,所以也不符合,只有A最能代表地球儀。44.B解析:B【詳解】太陽是個熾熱的氣體球,它的巨大能量來源是內(nèi)部的核聚變反應,太陽上有太陽黑子,太陽每秒由于核聚變而損耗的質(zhì)量大約為400萬噸。太陽直接為地表提供光能和熱能,維持地表溫度,為生物繁衍生長、大氣、水體運動提供能量,也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主要能源。日暈是日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jīng)兩次折射而形成圍繞太陽環(huán)形,呈彩色的光現(xiàn)象,不在太陽上;日食是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zhuǎn),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旋轉(zhuǎn)產(chǎn)生的結果。45.C解析:C【詳解】關于地球主題海報的制作,我們要確定資料的來源。資料可以來源于科學書籍、正規(guī)的網(wǎng)絡資源,還可以是家長或者學生自己拍攝的照片。在制作過程中遇到難題,可以向老師或家長求助。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隨意編撰地球的知識,所以C符合題意。46.A解析:A【詳解】“過山車”得設計要求:1.軌道得總長度應在2米以上。在制作過程中,軌道得長度可以用軟尺與細繩來測量。2.要有直線軌道與曲線軌道。3.軌道得坡度要有變化。4.小球要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5.整座“過山車”要穩(wěn)固?!斑^山車”的軌道長度不可以用直尺來直接測量,所以A符合題意。47.C解析:C【詳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比較相同距離下物體運動的時間,也可以比較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距離。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距離越遠,說明運動越快。48.A解析:A【詳解】略49.B解析:B【詳解】“過山車”得設計要求:1.軌道得總長度應在2米以上。2.要有直線軌道與曲線軌道。3.軌道得坡度要有變化。4.小球要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5.整座“過山車”要穩(wěn)固。在制作“過山車”時,能讓小車的運動速度更快的是增加過山車軌道起點的高度、用更光滑的軌道做過山車、增加曲線軌道。減少曲線軌道不能讓小車的運動速度更快的,所以B符合題意。50.C解析:C【詳解】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速度單位:米/秒。人們用速度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除了可以比較物體運動相同距離所需要的時間,還可以比較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距離。在比較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時,至少要測量3次并記錄下來。多做幾組的目的,使實驗的結果更加可靠,減少偶然性,所以C符合題意?!军c睛】本題考查比較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要求學生掌握在比較不同小球運動的快慢時,至少要測量3次并記錄下來。二、實驗探究題51.A解析:(1)卵殼、卵黃、卵白、氣室、(2)胚盤(3)(4)ABC(5)不是受精卵(6)B52.(1) 拍圖 畫圖 寫觀察日記 制作標本 (2)①捕食②排便③蛻皮(3)反應(4) 咀嚼桑葉 吸食血液 (5)身體兩側(cè)的小黑點是氣門,和蠶體內(nèi)的氣管相連,是體內(nèi)外氣體交換的進出口,主要作用是呼吸。53.C解析:(1)C(2)A(3) B A 54.B解析:(1)B(2)太陽的高度和位置(3)A(4)B【解析】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較長,中午影子比較短。樹影的長短變化是長→短→長。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和太陽的方向相反,物體的影子總在陽光背光的一面。太陽在東邊升起,影子就在西邊。樹影方向變化是西→北→東,所以B符合題意。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會隨著太陽的高度改變而改變。樹影的長短和方向變化與太陽的高度和位置有關。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習習在大樹旁立了一根1米高的竿子,測得竿子的影長是2米。此時大樹的影長是6米,則大樹的高度為3米,所以A符合題意。日晷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機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并劃分時刻,所以B符合題意。55.C解析:(1) C B (2)A(3)A(4)C56.A解析:(1) 滑動 滾動 (2)A(3)A(4)B(5)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