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示,輕質杠桿左側用細繩掛著正方體甲,正方體甲放在水平放置的電子測力計上,右側掛著重為1N的鉤碼乙,O為支點。在杠桿水平平衡的條件下,當只改變動力臂l1,電子測力計的示數(shù)T隨之改變,T l1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阻力臂l2為6cmB.正方體甲受到的重力為6NC.當動力臂l1=2cm時,左側細繩對杠桿的拉力為2ND.當動力臂l1=4cm時,正方體甲對電子測力計的壓強為100Pa【答案】D【解析】【分析】通過甲物體處于平衡條件的分析確定杠桿所受的拉力大小,再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結合圖像上不同的點來解題?!驹斀狻緼.根據(jù)題意,甲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甲受到繩子的拉力,甲物體自身的重力,電子秤對甲物體的支持力物體拉杠桿的力和杠桿拉物體的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電子測力計對物體甲的支持力和物體甲對電子測力計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即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得根據(jù)圖像可知當T1=2N,L1=2cm根據(jù)圖像可知當T1=1N,L1=4cm解得L2=2cm,G=2N,A、B選項錯誤;C.由圖像可知,當L1=2cm,此時T1=2N細繩對杠桿的拉力是1N,C選項錯誤;D.由圖像可知,當L1=4cm,此時T1=1N,由公式D選項正確。故答案選擇D。20.小軍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量某液體的密度 ρ,他將同種材料制成的甲、乙兩物塊分別懸掛在輕質硬桿 AB 的兩端,把甲浸沒在待測液體中,調(diào)節(jié)乙的位置到 C 處時,硬桿 AB 恰好水平平衡。已知:OC=2OA,甲、乙的體積比為 13∶2,甲、。不計硬桿 AB 的重力,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ρ=103kg/m3B.ρ=103kg/m3C.ρ=103kg/m3D.ρ=103kg/m3【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乙物體對杠桿的作用力為甲物體對杠桿的作用力為杠桿平衡時 即又知解得ρ=103kg/m3選項A、B、D錯誤,不符合題意;選項C正確,符合題意故選C。21.如圖所示,在輕質杠桿AB兩端各掛體積相同的實心物體甲、乙,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別將甲、乙切去等體積的一小塊,杠桿右端向下傾斜B.分別將甲、乙切去等體積的一小塊,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C.分別將甲、乙切去等質量的一小塊,杠桿左端向下傾斜D.分別將甲、乙切去等質量的一小塊,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答案】B【解析】【分析】動態(tài)杠桿相關判斷?!驹斀狻緼B.因為為杠桿平衡,所以,即,所以。若分別將甲、乙切去等體積的一小塊,則:左邊,右邊,左邊等于右邊,杠桿仍保持水平平衡,故A錯誤,B正確;CD.若分別將兩物體切去等質量(即等重)的一小塊,則:左邊,右邊,因,則左邊小于右邊,則杠桿右端向下傾斜,故CD錯誤?!军c睛】:(1)沒有根據(jù)題干信息確定出的等量關系;(2)將“切去等體積”、“切去等質量”代入杠桿平衡條件后,兩邊力和力臂的關系確定錯誤;(3)忽略了左右兩側的力臂不同,在分析杠桿平衡時判斷獵誤。22.如圖所示,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讓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兩側鉤碼同時向外移一格B.兩側鉤碼同時向內(nèi)移一格C.在兩側鉤碼下方,同時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D.左側增加一個鉤碼,右側鉤碼向外移一格【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設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橫梁上一個格的長度為l,原來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有A.兩側鉤碼同時向外移一格,左邊為右邊為杠桿右端下沉,故A項不符合題意;B.兩側鉤碼同時向內(nèi)移一格,左邊為右邊為杠桿左端下沉,故B項不符合題意;C.同時加掛一個相同的鉤碼,左邊為右邊為杠桿左端下沉,故C項不符合題意;D.左側增加一個鉤碼,右側鉤碼向外移一格,左邊為右邊為杠桿平衡,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