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動(即白領)為主;社會資源結(jié)構(gòu)將以信息、知識為主;居于社會中心位置的將是科學的組織和決策機構(gòu)(不再是行政權(quán)力)。(參見《全集》46卷下冊218223頁)(當時僅有電報)本質(zhì)的認識:用時間消滅空間。(參見《全集》46卷下冊16-33頁)“電報已經(jīng)把整個歐洲變成了一個證券交易所;鐵路和輪船已經(jīng)把交往手段和交換的可能性擴大了100倍?!保R克思,全集10卷653頁)“由于交往手段的持久發(fā)展,—— 遠洋輪船、鐵路、電報、蘇伊士運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場?!保ǘ鞲袼?,全集22卷554頁):以全人類的發(fā)展為衡量標準。恩格斯論“精力充沛的美國佬”與“毫無作為的墨西哥人”(參見《全集》4卷513頁和6卷326頁)2,對新聞的認識。馬克思:“報紙的一般性質(zhì)--經(jīng)常的戰(zhàn)斗準備,對于急需報道的聳人聽聞的當前問題的熱情關(guān)心?!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120頁,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報紙的有機運動”。(同上,第211頁)E.“報紙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馬克思1862年提出,《全集》第48卷12頁)“黨刊的任務是什么呢?首先是組織討論,論證、闡發(fā)和捍衛(wèi)黨的要求,駁斥和推翻敵對黨的妄想和論斷?!保ǘ鞲袼?,《全集》4卷300頁)說明:原文”die Presse einer Partei”應翻譯為“一個黨的出版物”(根據(jù)上下文,指的是印刷品傳單),是在一般意義上談政黨出版物的任務,不是指面向社會發(fā)行的有黨派傾向的報刊。當時“黨”的組織結(jié)構(gòu)相當松散,與列寧以后共產(chǎn)黨的差別很大。馬恩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工人政黨機關(guān)報的工作原則:“黨的精神”?!坝胸熑伪O(jiān)督黨報的原則立場”(德國社會民主黨黨章)。恩格斯的概括:黨的領導機構(gòu)對黨報實行“道義上的影響”。(全集38卷8517頁)三、列寧的生平和黨報活動-列寧創(chuàng)辦和主編的黨的報刊有40多種,沒有給黨報黨刊以外的報刊撰寫過稿件(這也是黨的紀律規(guī)定的),沒有寫過新聞。在黨的報刊上發(fā)表的全部是政論。列寧參與的代表性報紙:舊《火星報》(1900-1903年)與勞動解放社共同創(chuàng)辦,列寧和普列漢諾夫同為主編,實際上列寧全權(quán)負責,共主編了52期?!墩胬韴蟆罚?912年5月5日創(chuàng)刊)列寧領導創(chuàng)辦,1917年起為黨中央機關(guān)報,5月5日為前蘇聯(lián)出版節(jié)。四、列寧的黨報思想1,黨報的黨性列寧提出“黨性”概念的背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的前身)1898-1903年不存在黨的中央領導機構(gòu),各地的馬克思主義小組自行活動,造成“黨”的意識淡漠。列寧1903年提出:從小組習氣轉(zhuǎn)變到黨性。列寧提出的衡量黨性的三條標準(1905年):A 黨的綱領 B 黨的章程 C 黨的策略決議(參見《列寧全集》2版12卷795頁)列寧對黨報黨性的論述觀念上,黨報是黨的事業(yè)的一部分。(“齒輪和螺絲釘”的有缺陷的比喻;個人創(chuàng)造性和愛好的廣闊天地,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內(nèi)容的廣闊天地)(參見《全集》2版12卷93-94頁)組織上,黨報和著作家必須加入黨的一個組織,并接受相應組織的領導2,列寧關(guān)于社會主義新聞出版自由的設想十月革命前夕(1917年9月28日)提出設想:沒收大資產(chǎn)階級的報紙和印刷所,首先給予國家,其次給予在兩個首都獲得10-20萬選票的大黨(復數(shù)),第三,給予有一定人數(shù)的公民團體(例如1萬人以上)。(參見《全集》2版32卷157頁)十月革命勝利后第二天(1917年11月9日)列寧簽署公告:“一旦新秩序得到鞏固,所有不利于報刊的行政措施都將廢除;根據(jù)這方面所規(guī)定的最廣泛最進步的規(guī)定,在對法律負責的范圍內(nèi),新聞將得到充分的自由?!保ā秶H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文獻史料選編》4卷117-118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3,列寧論蘇維埃報刊的任務背景:1918年3月起實行強制性的勞動公社制度,即共產(chǎn)主義試驗,取消商品交換、實際上取消貨幣、逐步消滅家庭勞動,實行公共食堂等等。兩個要點::“我們能夠而且一定能夠使榜樣力量在新的蘇維埃俄國成為首先是道義上的,其次是強制推行的勞動組織的范例?!薄昂诎瘛?。當時列寧認為:取消報紙的訂閱制而實行分配制,是向共產(chǎn)主義邁進了一大步。他說:“讓我們的報刊上那些所謂日常新聞的材料減少到十分之一(如能減少到百分之一更好),而讓那些向全體公民介紹我國少數(shù)先進的勞動公社的模范事跡的報刊廣泛銷行幾十幾百萬份吧!”(參見《全集》2版34卷137-138頁)1920年底列寧取消共產(chǎn)主義試驗,實行“新經(jīng)濟政策”,恢復商品交換和貨幣,恢復報刊的訂閱制。1922年3月在黨的十一大上,他反對通過禁止《真理報》刊登廣告的決議。(參見《全集》2版43卷131頁)附:斯大林關(guān)于黨內(nèi)交流的基本思想-列寧1922年底和1923年初評價6位黨的主要領導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他們是:斯大林,黨中央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托洛茨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1940年被刺殺)加米涅夫,人民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1937年被處決)季諾維也夫,共產(chǎn)國際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1937年被處決)布哈林,真理報主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8年被處決)皮達可夫,蘇聯(lián)銀行行長,中央委員(1937年被處決)1925年斯大林禁止1910年起由列寧倡導出版的黨內(nèi)《爭論專刊》,提出:“我們不是自由主義者,在我們看來,黨的利益高于形式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是空洞的,而黨的利益才是一切”(《斯大林全集》7卷31320頁)蘇聯(lián)黨1937-1939年“肅反擴大化”錯誤的惡果:1934年黨的17大選出的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候補委員139人,98人被逮捕和處決;1961名代表中,1108人遭到同樣命運。被處決的蘇共黨員30萬人,而當時的蘇共黨員總數(shù)為187萬人。受到各種迫害的人總數(shù)800萬人。軍隊系統(tǒng),元帥5人中3人被殺,16名最高級和次高級將軍中15名被殺,67名軍級指揮員中的60名、199名師級指揮員中的136名、397名旅級指揮員中的221人被殺。1939年18大時,黨員人數(shù)減少到不到160萬人。斯大林在18大上說:“本屆第18次代表大會共代表將近160萬個黨員,就是說,比第17次代表大會時少了27萬個黨員,但這一點壞處也沒有。相反地,這正是好轉(zhuǎn)的現(xiàn)象,因為黨由于清除了本身的壞東西而鞏固起來了?!保ā端勾罅治倪x》第242頁,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五、毛澤東的新聞活動-“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連續(xù)聽課半年。-8月主編《湘江評論》周報。-1922年12月,任湖南《大公報》館外特約撰述員,組織了兩次有名的時事討論。提出:“傍著活事件來討論”。其他(略)附:劉少奇、周恩來、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