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發(fā)展環(huán)境的干部作風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庸、懶、散、浮等作風問題,達到治庸提能、治懶增效、治散聚力的目的,樹立求真務實,熱情為民的新形象。三是加強隊伍建設。初步研究制定《吉安縣委辦公室2012年工作意見》,要求全體干部按照中央黨委辦公系統(tǒng)會議提出的“二十四字”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做好“三服務”工作。吉安縣委辦公室 2012年2月28日第三篇:委辦公室工作總結文 章來源蓮山課件 w y m來源2005年,我辦在縣委的正確的領導下,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以“服務領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工作宗旨,緊緊圍繞縣委的中心工作,積極發(fā)揮參謀助手、督促檢查、綜合協(xié)調三大作用,狠抓思想、組織、業(yè)務、作風建設,辦公室的工作質量和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保證了縣委各項工作的有效運轉。一、圍繞“出謀劃策”,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為領導決策出主意、當參謀,是辦公室各項服務中最高層次的服務。我們始終把為領導決策出謀劃策當作第一位的工作來抓,切實做到“領導未謀有所思,領導未問有所行”。一是“想得早”。我們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和領導要求,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立足發(fā)展變化的新情況,把注意力放在社會關注的熱點、群眾反映強烈的焦點和阻礙經(jīng)濟發(fā)展的難點問題上,選準調研課題,掌握領導意圖,做好調查研究,積極為領導決策服務。2005年下半年,我們抽調縣委辦、縣委農辦、縣農業(yè)(水利局)、縣林業(yè)局等單位人員,組成“三農”問題調研組,深入各縣各鄉(xiāng)鎮(zhèn)開展調研活動,共完成《關于農村弱勢群體保障體系的調查》、《文成縣貧困農民解困問題的調查》等5篇調研文章,為領導決策和我縣出臺《文成縣扶持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若干實施意見》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二是“管得寬”。辦公室工作綜合全局、協(xié)調各方、承內聯(lián)外,具有接觸面廣的特點。我們結合辦公室的職能特點,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設,對收集到的資料和信息,深入分析,認真研究,提煉出有價值、有分量、有指導的建設供領導參考,以便進行科學決策和妥善處理問題。如去年初,我辦組織人員就縣行政審批中心存在的即辦件太少、承諾件太多等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并以內參形式向縣四套領導班子反映,引起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就此事批示有關部門進行整改。三是“抓的實”。我們經(jīng)常督促全縣領導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調研,撰寫調研文章,并以促進調研成果的轉化,促進全縣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全年編發(fā)《文成政研》9期。二、圍繞“提升水平”,認真當好多種“角色”。一是進一步提升辦文辦事(會)工作水平,當好“助手”。在組織會議、領導活動和重要接待中,我們把每項工作都細化分解,明確分工,周密部署。2005年,我們成功組織籌備了縣“兩會”、中國文成生態(tài)旅游文化發(fā)展研討會等大型會議和活動。圓滿完成了副省長章猛進、茅臨生,市委書記王建滿,市長劉奇等省、市領導來文調研等重大接待任務,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好評。在辦文方面,我們嚴格把好行文關、政策關、文字關、體式關等“四關”。全年共發(fā)文329個,其中縣委文件163個,縣委辦文件166個,為落實縣委各項決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二是進一步提升督查工作水平,當好“欽差”。去年以來,我們針對縣委、縣政府帶有全局性的決策、重點工作部署以及縣領導批示的督查任務,及時進行督促檢查,編發(fā)專項督查20期,內容涉及到農業(yè)工作、文明創(chuàng)建以及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的落實等。三是進一步提升新聞信息工作水平,當好“耳目”。進一步健全了信息報送網(wǎng)絡,完善了信息工作制度,全縣33個鄉(xiāng)鎮(zhèn),縣委各部門、縣直屬各單位都設立了專(兼)職信息員,保障全天24小時上下左右聯(lián)絡暢通(本文權屬文秘之音所有,),實現(xiàn)快捷高效的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使重大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得到妥善處理。全年向省、市委辦信息處錄用95條,綜合分位全市第4名),編發(fā)《文成信息》28期,《領導參閱》36期。在做好常規(guī)性宣傳報道的同時,把握全局,突出重點,全方位、多層面地最好黨報通訊報道工作。全年在省、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