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一)、政治思想方面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huán)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啟蒙教育。(二)、基礎知識方面漢語拼音①、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4個聲調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正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②、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識字與寫字①、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②、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③、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莊、整潔。④、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閱讀①、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②、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③、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④、對于讀物中感性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口語交際①、學會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②、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③、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④、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四、教學措施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guī),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yōu)美的情境圖,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yǎng)合作探究精神。認真批改每課作業(yè),及時作好反饋、小結。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yōu)輔差。教學進度安排教學時間 教學內容 周(9月1日-4日)入學教育a o e i u 252。 y w 2 周(9月5日-11日)b p m f d t n l復習一 周(9月12日-18日)ɡ k h j q x z c s 4 周(9月19日-25日)zh ,ch,sh,r,復習二,ɑi,ei ,ui ɑo,ou iu 5 周(9月26日-30日)ie 252。e er 慶祝國慶7周(10月10日-16日)復習三8周(10月17日-23日)ɑn en in un ,252。n ɑnɡ enɡ inɡ onɡ復習四9周(10月24日-30日)一去二三里,口耳目, 在家里10周(10月31日-11月6日)操場上語文園地一有趣的游戲,畫 ,四季期中考試11周(11月7日-11月13日)小小竹排畫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 爺爺和小樹 周(11月14日-11月20日)語文園地二,我們的畫,靜夜思,小小的船 周(11月21日-11月27日)陽光,影子,比尾巴,語文園地三,這樣做不好 周(11月28日-12月5日)比一比,自選商場,菜園里,日月明 周(12月6日-12月12日)誤文園地四,我會拼圖,我多想去看看,雨點兒(12月18日-12月24日)平平搭積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語文園地五 ,該怎么辦 周(12月25日-12月31日)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畫家,借生日慶祝元旦 周(2月2日-2月8日): 雪地孩子,小熊住山洞,語文園地六,小兔運南瓜 周(2月9日-2月15日)期終考試第四篇: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計劃(一)一、指導思想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務院、省、市區(qū)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住機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并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出發(fā)點,以提高課堂效益為突破口,認真進行教育活動。二、學情分析本班現(xiàn)有學生37人,女生15人,男生22人。目前,大部分學生還不適應小學生課堂常規(guī)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還有個別孩子未能脫離幼兒園時的習慣,如上課坐不端正、上課不認真、小動作不斷、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等。我希望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我班的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在班級中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三、教材分析本冊教材包括“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四個部分。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每個單元之后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fā)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有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這本教材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拼音編排的多樣化,將學拼音、學漢字、讀韻文結合起來,同時進行初步的語言訓練。漢語拼音是一個輔助系統(tǒng),主要功能是在于正音和輔助識字,是學習語文的拐杖。因此,教材很明顯地把拼音的重點定在音節(jié),及早地出現(xiàn)完整的音節(jié),強化了讀。例如:把y、w提前到與i、u、v同時教學,使學生能盡早進行音節(jié)yi、wu、yu拼讀。并在學習拼音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認識了70個最常見的漢字,聆聽、誦讀了11篇有文化品位的兒歌,體現(xiàn)了學習并鞏固漢語拼音、認字、進行初步語言訓練的整合,使初入學的兒童既學得快樂有趣,又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避免了單一學習拼音的枯燥乏味,注重兒童興趣的培養(yǎng)。在學拼音、認漢字、讀短文三者綜合學習中,都配有彩圖,視覺與聽覺相結合,使得學生容易記憶。識字量增大,寫字量減少,識字方法多樣化、意蘊化。以往由于學生識字量少而影響了閱讀教學。而新編的上冊課本認識400個常用字,會寫100個字;減少了識字量,也就空出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訓練。低年級人教版教材的識字分別編排在三個部分:一是結合漢語拼音識字,要求認70個;二是在歸類識字部分識字,要求認105個;三是隨課文識字,要求認225個。其共同點的新亮點是識字環(huán)境的文化氣息濃郁,意蘊深厚,較好的體現(xiàn)了識字與人文關懷的統(tǒng)一。(1)看圖、象形識字。一般的看圖識字,即由圖——漢字,而這里的看圖識字又增加了象形字,即由圖——象形字——楷體字。這中間濃縮的是漢字幾千年的變遷,滲透的是漢字象形的造字規(guī)律,隱約傳遞的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既有形象,又了解了漢字的起源。(2)會意識字。如:“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等。這種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詞義。(3)形聲識字及基本字識字。形聲識字及基本字識字,放在“語文園地”里“我的發(fā)現(xiàn)”中,如:“歌——哥,丁——燈,底——低,橋——轎”。然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前者用基本字帶字(或加偏旁),后者用換偏旁的方法。(4)在語言環(huán)境(詩歌、韻文)中識字。如《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作為第一課的識字教材,承載的當然不僅僅是認讀12個生字書寫3個生字這樣的任務,簡潔的字詞留給了學生無限想象的空間,優(yōu)美的意境帶給學生無窮的美的享受,而瑯瑯上口的韻語詩句傳達著漢語言特有的聲韻美。而且有利于兒童的記憶。這樣的課文還有《比一比》、《畫》、《靜夜思》等。課文的童趣化和豐富的人文化。教材的選文體現(xiàn)著編者的審美品味和價值取向。第一冊教材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課文的童趣化趨向,注意從兒童生活出發(fā)選文,引導兒童認識周圍社會和大自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的每一篇課文,感覺是在和一個個聰慧天真的孩子聊天。如:“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這是孩子們的視野,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戲,孩子的幽默??這么有趣的課文,孩子能不喜歡嗎?孩子喜歡課文。那是我們的教材帶給語文教學改革的最大的財富,也是教材給先進的語文教學理念所供的最寬敞著陸平臺。每篇課文大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性,首先,從兒童的生活開始,第一課就是傳統(tǒng)的兒童詩歌《一去二三里》,認識家鄉(xiāng),認識“一十”的數(shù)字;接著是《在家里》、《操場上》和后面的《自選商場》等,來認識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其次,課文的知識性很強。如:四季變化的知識,綠化的知識,辨別方向是知識,菜園里的知識,陽光、下雨和莊稼的關系等知識。第三,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也很豐富。如,愛首都北京,愛五星紅旗的教育,愛家鄉(xiāng)的教育,愛護小樹和小動物的教育,長智慧的教育,禮貌教育,互相合作的教育,愛勞動的教育等。練習的綜合化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第一冊的課后練習和“學習園地”設計很有新意,有了新的突破,傾向于綜合化。第一,體現(xiàn)出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設計出方式、方法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主要是在語文活動中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如,設計了“我會寫、我會連、我會說、我會讀、我會認、我會找、我會填、我會猜”等?!拔視币馕吨鴮W生對學習的自主和自信;變過去的教師要你學,為主動求知。第二,課后問題的設計開放化,開放的問題意味著答案的多元化,孩子們的回答可以聯(lián)系課文內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容。學生需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例如:《雪孩子》一課的練習“想一想,孩子還會回來嗎?”《小松鼠找花生》一課的練習“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等。第三,重視語言的積累。一是積累詞語、短語、成語、佳句等;二是讀書背誦。第四,突出語言交際。在每一個“語文園地”里都設有一項“口語交際”,口語交際內容豐富多彩。第五,尤其在展示臺中設計了我會唱、識字擂臺、識字加油站、識字游戲等項目。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展示自己語文能力的平臺,重點展示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不難看出,課后練習和“學習園地”設計的目的,主要在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積累性學習。四、學期教學目標(一)漢語拼音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二)識字與寫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三)閱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于與他人交流。(四)口語交際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能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五、教學措施對于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