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七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每題一分,共40分)1、下列關于小腸的結構特點中,與消化無關的是()。,一般有5~6米長,皺襞上有很多小腸絨毛,而且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2、小腸嚴重吸收不良病人,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yǎng)液的方法提供營養(yǎng),全營養(yǎng)液的組成成分不能含有()。
2024-12-05 16:23
【總結】七年級班姓名分數(shù)七年級生物自我檢測(第一單元1、2章)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40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2024-12-05 04:58
【總結】北師大版八年上期末考前一試(含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動物中,運動方式都相同的一組是A、蝗蟲、章魚、袋鼠B、家燕、飛蛾、企鵝C、狗、貓、大象D、蝙蝠、青蛙、袋鼠2、少年兒童如果長期不注意坐、立和行走的正確姿勢,骨骼會發(fā)生變形,原因是A、骨松質排列不整齊B、骨內無機物的含量相對多,超過2/3
2024-12-03 01:02
【總結】七年級生物月檢測一、選擇題1、生物能夠生長、發(fā)育并繁壯后代的基礎是()。A.遺傳B.變異C.應激性D.新陳代謝2、含羞草的部分小葉受到震動后會合攏下垂,這是:A、生物的生長B、生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C、生物進行呼吸
2024-11-15 12:39
【總結】蘇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學期期末試卷一、我能選(把正確的選項的序號填入后邊的答題框內,每題2分,共44分)1、“無心插柳柳蔭”是說柳樹能進行A、扦插繁殖B、嫁接繁殖C、有性生殖D、壓條繁殖2、椒草的葉能發(fā)出芽和根,這些芽能生成新的植株,這種生殖方式屬于A、出芽生殖B、有性生殖C、營養(yǎng)生殖D、組織培養(yǎng)
2024-12-04 18:46
【總結】2020年11月曹縣初級中學七年級期中考試生物試題題號一二總分得分答題欄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把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
【總結】洛陽市2021——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八年級生物試卷一、相信你能選對(請將正確選項填入下列對應的空格內,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30分)1、下列不屬于無性生殖的是殖2、要想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應該使3、被子植物有性生殖
【總結】八年級生物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1、制作饅頭、面包利用的微生物的生殖方式是:A、營養(yǎng)生殖B、無性生殖C、種子生殖D、有性生殖()2、龍眼是被子植物而不是裸子植物,是因為龍眼種子外有什么結構包被:A、果皮B、柱頭C
2024-11-16 00:04
【總結】2020—2020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八年級生物試卷題號一二三合計核分得分一、選擇題(滿分15分,每題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2024-11-15 17:50
【總結】2021-2021學年度江蘇省示范初中初二生物期末試題一、選擇(40分,請選擇正確答案,并填入表格中)1、骨的基本結構包括()A、骨、骨質和骨骼肌B、骨膜、骨質和骨髓C、骨、骨連結和肌肉
2024-12-05 02:53
【總結】洛陽市2020――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七年級生物試卷一、相信你能選對(請將正確選項填入下列對應的空格內,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30分)A.鯽魚B.珊瑚工藝品C.蘇鐵D.金絲猴現(xiàn)象中,屬于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的一項是
2024-11-15 07:30
【總結】江蘇贛榆縣2021-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七年級生物試題題號一二總分合分人核分人161718得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顯微鏡的物鏡是40×,要放
2024-12-04 18:36
【總結】袁灶初中初二年級生物期中檢測滿分50分答題時間50分鐘一、填空題(每題1分共20分)1、在人體的心臟結構中,肌肉最厚的是()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
2024-11-15 17:51
【總結】平和縣2021---2021學年上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生物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出卷人:平和五中吳麗真題號一二總分得分一、單項選擇題(請將你認為的最佳選項填到下列答題卡中,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
2024-11-29 22:27
【總結】七下期末綜合復習檢測二(60分鐘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脂肪、糖類、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脂肪、維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學根據(jù)維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試劑褪色的原理,設計了如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