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參考文獻”四字用黑體4號字居中,字與字之間空1個字符。參考文獻只列入與論文(設計)研究關系密切的公開發(fā)表的主要文獻。(1)“著者-出版年”制參考文獻編寫格式:中文的先列,外文的后列。中文以作者 姓氏筆劃為序,外文(先英文,后日文、俄文、法文、德文,其他文字)以姓氏的第一字母為序。如果作者為3人和3人以下的,全部作者列出;3人以上的作者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寫“等”字,各參考文獻前不加序號。參考文獻如為期刊,可按以下格式列出:,卷號(期號):起止頁碼如期刊無卷號,則為“(期號):起止頁碼”)。例如:,17(1):16參考文獻如為專著,可按下列格式列出::例如:Osamu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2)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編寫格式:各條文獻按在正文中的文獻序號順序排列,項目應完整,內容應明確,各個項目的次序和著錄內容應符合規(guī)定。參考文獻為期刊時,按下列格式列出:著者(外文姓前名后,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后寫“等”字).,卷號(期號):起止頁碼如期刊無卷號,則為“出版年,(期號):起止頁碼”,例如:,17(1):16參考文獻為專著時:(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例如:Osamu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ASAE,八、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應有論文的英文題目,采用Times New Roman 4號字,加黑,居中排列,題目中的每一個實詞的第一個字母用大寫,如:Meliorating of Nutritive Soil Modifier on Acid Soil。作者只寫學生名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號字,居中排列,姓和名的第一個字 母用大寫:如 Song Nianxiu。作者單位應包括學院、學校、廣州、郵編,前后用括號,如(College of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英文摘要前“Abstract:”與摘要用同一號字號,加黑,左對齊。英文摘要中,英文的寫作要符合科技英語的寫作習慣,不要用第一、二人稱,應用第三人稱;表達的意思要簡明、通順,沒有重大的語言錯誤?!癒ey words:”與摘要要用同一號字號,加黑,左對齊。各關鍵詞之間距離2個字符,不加標點符號。九、附錄如有附錄,放在英文摘要后,并應編入目錄中。十、英文縮略詞或符號表如有英文縮略詞或符號表,應放在中文摘要之后,目錄之前。十一、畢業(yè)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畢業(yè)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裝訂在畢業(yè)論文(設計)的最后面。評定內容一般用手寫,也可打印。評分標準:指導教師、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績可用百分制記分,總成績用五級制記分(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答辯委員會簽名一般由主席簽名。第三篇:云南農業(yè)大學畢業(yè)論文1淺談土石壩的施工摘要:文章主要對土石壩工程類別、工程建設中存在的滲流進行分析以及施工實施過程中應如何確保工程質量關鍵詞:土石壩 滲流原理及其控制 工程質量0 引言土石壩是目前世界壩工建設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和發(fā)展最快的一種壩型。與其他壩型相比較,無論從經濟方面還是從施工方面,土石壩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而在中國土石壩數(shù)量占到大壩總數(shù)的93%。因土石壩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開采,同時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種開挖料,包括當?shù)赝亮?、石料或混合料,土石壩的施工即是將這些材料經過拋填、輾壓等方法堆筑成的擋水壩,故土石壩又稱作當?shù)夭牧蠅危瑢τ趬误w材料以土和砂礫為主時,稱土壩;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為主時,稱堆石壩;當兩類當?shù)夭牧暇枷喈敱壤龝r,稱土石混合壩。土石壩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壩可分為:碾壓式土石壩、沖填式土石壩、水中填土壩和定向爆破堆石壩等。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碾壓式土石壩,其主要特點是對基礎要求低、適應基礎變形強。土石壩按壩高可分為:低壩、中壩和高壩。而高壩筑壩技術是近代才發(fā)展起來的。碾壓式土石壩按照土料在壩身內的配置和防滲體所用的材料種類,又可分為均質壩、土質心墻壩、土質斜墻壩、多種土質壩、人工材料心墻壩、人工材料面板壩等。土石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一種壩型。其優(yōu)點包括:就地取材,節(jié)省鋼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減少了建壩過程中的遠途運輸;結構簡單,便于維修和加高、擴建;土石壩的壩身是土石散粒體結構,有適應變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對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術簡單,工序少,便于組合機械快速施工。其缺點是壩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導流不如混凝土壩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大等。土石壩建設最大的病害即是滲流。如何控制和預防滲流是土石壩工程建設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所謂滲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壩的土料和壩基的砂礫是散粒體結構,顆粒間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當水庫蓄水后,在水壓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會沿著壩身土料、壩基土體和壩端兩岸地基中的孔隙滲向下游,造成壩身、壩基和繞壩的滲漏。假如這種滲流是在設計控制之下,大壩任何部位的土體就不會產生滲透破壞,則為正常滲流,此時滲流量一般較小,水質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顆粒,對壩體和壩基不致造成滲透破壞;反之對能引起土體滲透破壞,或滲流員過大且集中,水質渾濁,透明度低,使壩體或壩基產生管涌,流土和接觸沖刷等滲透破壞,這種影響蓄水興利的滲流則為異常滲流。根據(jù)我國早期的土石壩工程的資料統(tǒng)計,%。其中大型水庫占11座,而對于中小型水庫而言,漫壩沖垮者最多,%,其次就是滲漏導致垮壩,%,由此可見滲漏造成的潰壩問題是相當嚴重的。因此確保對壩體和壩基的滲流控制是保證土石壩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滲流控制的控制理論是在工程實踐中的發(fā)展和運用起來的,是實踐反饋的結果,其中滲流的基本原理、滲流場的分析方法、土體滲透穩(wěn)定性三大部分,是滲流控制理論的基礎。而滲流控制技術是滲流基礎理論的實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漿技術、反濾壩技術、土石壩壩坡滑動破壞加固技術、土石壩壩體灌注粘土漿加固技術、壩體和壩基的密度加固技術、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術以及防滲墻及其壩體壩基加固技術等。總結起來產生異常滲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壩體填土與排水體之間的反濾層設計不正確,層間系數(shù)過大,或施工時有錯斷混層現(xiàn)象,或填土不夠密實,過大的滲流使填土向排水體流失,都會造成反濾層破壞失效。反濾層在整個防滲體系中是尤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即使前面的防滲體裂縫或出現(xiàn)滲漏通道,只要反濾層工作正常,排水降壓,滲漏破壞就不會擴大。②防滲體沒有直達基巖或底部連續(xù)可靠的粘土層,在開挖截水槽時,因施工困難,半途而廢,從而留下隱患。③土石壩兩岸岸坡產生臺階狀。應該開搶成較平順的坡度,為減少開挖可以變坡,在上下兩坡度轉折處,兩坡角之差不應大于15176。~20176。,若有平臺,則平臺處填土高度與平臺的兩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懸殊沉陷量突變,容易產生裂縫,導致滲透破壞。如何組織科學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質量,控制滲流是整個過程成敗的關鍵。我認為土石壩過程在施工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①做好基礎處理,必須萬無一失。很多大型土石壩,必須要滿足壩基承載力及基礎防滲的情況下,完成基礎處理的穩(wěn)固后,方可進行填筑施工,特別是在深覆蓋層上修建工程,基礎處理工程量大、不可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