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激烈沖突、受原先經(jīng)驗影響無法實現(xiàn)知識遷移、注意力渙散的時候,即為發(fā)問的時機;二是發(fā)問時機應(yīng)和教學需要相吻合。如教學達到教材的關(guān)鍵處、疑難處、矛盾處、拓展處、轉(zhuǎn)折處時,即為發(fā)問的時機。而把握住提問的時機,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3.提問應(yīng)遵循的靈活性原則。老師的靈活提問對孩子很重要,可以活躍思維,提高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應(yīng)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應(yīng)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解放學生的思想。只有靈活提問,做到因材施“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使他們愉快的接受知識,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應(yīng)注意三點:一要緊扣教學大綱,結(jié)合具體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巧妙設(shè)計問題;二要解放學生的思想,營造出師生平等的民主氣氛,尊重和關(guān)愛每個學生,讓他們自由展示個性;三要有適中思維含量,一般直接在課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要少些,讓學生經(jīng)過思維加工后找到答案的問題多些。顯然,教師的提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問什么、如何問影響著孩子學什么、如何學。縱觀大量的教學實踐,恰當?shù)奶釂?,對于準確了解教育對象,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好地、主動地掌握知識,活躍課堂氣氛,檢查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zhì)量,有著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優(yōu)化課堂提問,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學好英語。一、準確把握提問時機提問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鍛煉學生聽說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解中適當?shù)夭迦胍恍┨釂?,可以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與聽說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巧妙設(shè)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的重要方面。根據(jù)提問的時間與作用,提問分為以下幾種:導(dǎo)入式提問——在導(dǎo)入新課時提問,目的是吸引學生對新課的興趣。講解式提問——在講解過程中提問,目的是引導(dǎo)學生對所學課文深入思考。復(fù)習式提問——在講完課文后提問,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在提問時不應(yīng)過于盲目,應(yīng)隨時注意學生注意力和情緒的變化,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及時提問,保持學生的有意注意。二、精心設(shè)計提問的難易程度課堂教學是當前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要求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聽說讀寫都要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針對班級大,學生程度不齊的實際,英語教師可以精心設(shè)計提問的難度,使優(yōu)、中、差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信息,起到“優(yōu)生能吃飽,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啟發(fā)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問,從易到難。三、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學生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后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全班討論——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最終得出統(tǒng)一答案。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特別是要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語言運用的能力。為此,在課堂上老師經(jīng)常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游戲、歌曲、話題類表演等等。好的提問方式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注意力。比起其它學科,英語課堂上提問概率要高一些。為了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說,我們經(jīng)常會采用逐個按著順序地提問,為了便于節(jié)省時間,經(jīng)常會聽見老師說“next,next……”一個接一個,速度很快。這樣幾個問題下來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了。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這種提問方式,下次他就算準了他要回答第幾個問題,而其他的問題,特別是前面幾位回答的他都不關(guān)心了,專注于一個問題,對于沒輪到的其他組上學生,就更可以“事不關(guān)已,高高掛起”,坐在旁邊看“好戲”。我們往往會看到這種情況:有時老師突然提問其他組上的一位同學,這位學生會急忙翻書找答案,神情緊張,毫無頭緒。很顯然,他肯定沒有認真聽講,沒有準備好回答問題。但反過來想,有哪個人不想偷偷懶呢?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畢竟是孩子。如果我們換種提問方式情況就好多了。一個問題可以提問幾個同學,不必按順序輪流。關(guān)鍵是老師不要在第一位學生回答完以后就公布答案,也不要問“Is he/she right?”等類似的問題。重復(fù)問幾位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揣摩是否正確。(他們會很關(guān)心別人的答案是否和自己的一樣,會注意聽講)等到問完后,再公布答案。反之在第一位學生回答完后就告訴學生是否對錯,那后面的提問就成機械化的重復(fù)了,沒多大意思。當然也不要過分地挑剔學生的錯誤答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無規(guī)律地提問還會讓學生“精神抖擻,不敢松懈”。另外,學生被提問的機會不應(yīng)只有一次,因為有些學生認為反正老師已經(jīng)提問過我了,下次不會再輪到我了,就不注意聽講了。對于不自覺的學生就應(yīng)該多提問幾次,時刻提醒他們集中注意力。其實提問方式有很多種,關(guān)鍵是老師得運用恰當,靈活運用,不要讓它成為一成不變的提問方式,那它就是好的提問方式。互動式教學是在教學活動中使教、學雙方都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互動氛圍,使教師在“教”中探學、求學,學生在“學”中挖潛增智,從而達到相互促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wù)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的語言教學,應(yīng)該在教師中形成這種共識。英語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式和互動式教學的手段之一。這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設(shè)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問題設(shè)計得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一)互動式教學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教學活動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系統(tǒng),兩者都是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缺乏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效果事倍功半。而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教師以自身教學方式影響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又影響教師的情緒,調(diào)動了教師的教學熱情,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施教,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二)互動式教學注重立足問題,能夠及時對學生給予引導(dǎo)。互動式教學通過不間斷地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使學生不斷地多角度地進行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才智,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的思維,最終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三)互動式教學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邮浇虒W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上教師的任務(wù)是啟發(fā)、設(shè)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zhì)疑,大膽提問,大膽發(fā)言,對學生提出的正確觀點給予分析、引導(dǎo),增強學生在討論中的自信心。同時,在討論中師生之間得以互相啟發(fā),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四)互動式教學營造良好的互動環(huán)境?;邮浇虒W注重把課堂教學形象、生動、審美化,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互動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角色的扮演者,成為道德價值的主體,在互動交流中啟迪真、善、美,從而樹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課堂提問是互動式教學基本組成部分和主要教學手段目前對新教材“以人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觀、教學方法及所有的教育理念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和轉(zhuǎn)變,現(xiàn)代教學應(yīng)轉(zhuǎn)移到以學生和學生活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上來。從英語本身特征來看,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可以密切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讓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zhuǎn)化。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xié)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dǎo)者、合作者。三、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一)遵循英語課堂提問的原則。課堂提問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則:1.必須在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的基礎(chǔ)上提問誘發(fā)學生興趣,忌直貴曲;2.在進行課堂提問前應(yīng)向?qū)W生傳達設(shè)置問題情景所不可缺少的信息和動作;3.對學生提問應(yīng)符合他們的智力可能性,重視個體,循序漸近。(二)重視英語課堂提問的注意事項。課堂提問并不是簡單的提問活動,優(yōu)秀的課堂設(shè)計者和引導(dǎo)者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1.課堂提問對象要普遍。在活動中不能只選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提問,而冷落了后進生,使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無事可做,容易走神;也不能將提問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突然發(fā)問,并加以嚴厲的批評,使得這些學生因回答不出問題而感到難堪。對不同性質(zhì)、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shù)刈尣煌潭鹊膶W生回答。應(yīng)該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成就感,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2.課堂提問要有備而來。提出問題往往比回答問題更重要,教師“想”好、“問”好,是學生“答”好的重要前提。為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進行,教師要精心選擇和設(shè)計恰當數(shù)量的問題。教師可將所提問題分門別類,明確哪些問題是陳述式的,哪些問題是探究式的,哪些問題由學生個別回答,哪些問題安排集體回答,等等。課堂提問設(shè)計還要設(shè)有梯度,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wù)。對于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問題,我們盡量設(shè)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想方設(shè)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逐步解決大問題。3.課堂提問的點評。評語是提問伴生物,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的反饋。評語應(yīng)從學生發(fā)展、進步的方面出發(fā),或知識技能性地矯正,或情感性地予以鼓勵。當然也不能一味地表揚。4.認真?zhèn)湔n,坦誠相對??茖W完整的回答對教學老師形成了一種挑戰(zhàn),它要求教師有綜合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較高的文化素質(zhì)。對于一些不能當場解決的問題,教師應(yīng)當坦誠,并表示下次課將回答該問題。這樣就能形成師生之間的信任和互動。教學實踐證明,互動式的課堂提問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有利于構(gòu)建課堂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有利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公開課教案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李寨二中 黃二麗Ⅰ.Teaching Aims Objects(1)Function: 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2)Key Words: Where, table, bed, bookcase, sofa, chair, in, on, under(3)Key Sentences: —Where’s my schoolbag?—It’s on/in/under the table.—Where are my books?—They’re on/in/under the Objects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using the target ObjectsKeep your room clean and tidy.Ⅱ.Teaching Key PointsTo ask and answer the position of the things using where question and prepositions.Ⅲ.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Describe the position of the things correctly using the prepositions we have learnt in this usage of the pronouns: it, they Ⅳ.Teaching MethodsAudio Lingual Metho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Group work Ⅴ.Teaching AidsA sound recorder, some school things, some simple line drawings Ⅵ.Teaching Procedures as usual and Warming UpT: How many school things we have learnt? And what are they?T: For example: pen, pencil, pencil box, book, notebook, eraser, dictionary…Take a book and ask: What’s this? How do you spell it? teachingT: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new things around ’re ,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Draw some simple line drawings of the new words.)—What’s this?—It’s a…—How do you spell it?—… teaching(1)T takes a pen and a box to show the Ss the position of the two things using on/in/under to : Where’s my pen?A: It39。s on/in/under the box.(2)T takes some books then puts them on/in/under the : Where are my books?A: They’re on/in/under the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1)Have the Ss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finish the check the answers.(2)Guide the Ss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sentences in Listening(1)Tell the Ss how to listen and do the exercise, and then play the , check the answer.(2)Play it the Ss follow the recorder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3)Moral: Develop a good habit to keep your room clean and Conversation practice(1)The T give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