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l/kg的應稱溶質B的質量摩爾濃度。慎用“含量”:含量不是物理量,其含義不確切;商品標志上的含量指質量或體積;科技文獻中的含量包括了有關混合物組成的各個量,如質量分數(shù)、體積分數(shù)、質量濃度等。應注意區(qū)分“質量和重量”:質量和重量是兩個不同的量,前者的單位為kg,后者為N,由于歷史原因二者長期混淆。在我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貿易中,仍可按習慣把質量稱作重量,但國家標準不贊成這種習慣,也就是說在科技領域應嚴格區(qū)分質量和重量。要注意的是不能把2個量綱不同的量的比值改用“%”表示含量。常見多字母構成的錯誤量符號及建議符號量名稱錯誤符號建議符號 體質量(體重)BWm,(mb)干質量(干重)DWmd鮮質量(鮮重)FWmf信噪比SNRRSN, γSN當用 ppm 表示化學位移δ,如δ= ppm 時,根據(jù)化學位移的新定義,應改為δ=,-6而不是δ=10。星期(周)、月沒有標準化的國際符號; wk、mo 為非標準化符號,不宜使用。特別提醒,本刊作者投稿時以下一些單位寫法常與本刊要求不符,請按以下要求書寫: 毫升——mL(大寫)、微升——181。L(大寫)、升——L(大寫)、摩爾/升——mol(小寫)/L(大寫)、60分鐘——min、天——d、轉/分——r/min、放射性元素Co、Cal/g、lg(CFU/g)、ln、壓強MPa、黏度mPas、接種量CFU/ml、(25177。)%、概率P(大寫斜體)等。本刊特別聲明:不接受一稿多投、雷同稿,要求論文反映的信息及學術成果須為作者原創(chuàng)、未公開發(fā)表過的論文,已作為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公開的稿件以及以外文形式在海外期刊發(fā)表后再翻譯的中文稿我刊也不再發(fā)表。稿件一經被本刊錄用,將隨本刊在相關網絡媒體傳播,并在紙質期刊發(fā)表時一次性支付稿酬,不同意的作者請在投稿時向編輯部聲明。另,我刊已實現(xiàn)對所有來稿的文字復制比對工作,若文字復制比超過30%的稿件我刊一律不采用。模板使用方法,直接雙擊本模板文件,然后就可以輸入你的稿件了。如果你想直接把你的稿件輸入模板中,請選中你想代替的文字,然后開始輸入稿件內容(例如,選中“標題”部分輸入你自己的標題)。,那么可以拷貝、粘貼你的稿件到模板; ,包括說明部分;:選擇“文件-另存為”,把稿件存為Word文檔文件(.doc)。并檢查是否清除了所有修改痕跡。釀酒酵母與亞硫酸氫鈉浸泡玉米對淀粉產率影響初探劉俊梅 1,吳杰2,王金枝2,李琢偉3,趙亞男1,胡耀輝1*(,吉林 長春130118;,吉林 長春,130033。,吉林 長春 130051)摘要:采用二級浸泡玉米的方法,通過亞硫酸氫鈉與釀酒酵母共同作用,來提高淀粉的產率。通過單因素試驗方法確定一級浸泡玉米的工藝條件為:%,%,浸泡時間10h,浸泡溫度為50℃;二級浸泡玉米工藝條件為:浸泡溫度40℃ , 浸泡時間24h, %,5%釀酒酵母接菌量。此浸泡工藝大大縮短生產周期,降低了淀粉生產的成本。關鍵詞:亞硫酸氫鈉;二級浸泡;釀酒酵母;淀粉產率中圖分類號:TS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Using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Natrium Bisulfurosum for Soaking Corn to Improvethe Production of StarchLIU Junmei1,2, LI Zhuowei3,LI Ying2,HU Yaohui1,*(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Chin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051, China。 Biotech S&T CO.,Ltd, Changchun JiLin,130033,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pplies the method of steeping corn twice with natrium bisulfurosum and yeast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pure cor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he technology conditions for steeping corn at the first time as follows: the consistency of natrium bisulfurosum is % and lactic is %, steeping temperature is 40℃ and time is 10h。Conditions for soaking corn at the second time: steeping temperature is 40℃ and time is 24h, consistency of natrium bisulfurosum is %.This soaking technology can shorten the production period consumedly and lower the cost of starch words: Natrium bisulfurosum, soaking corn twic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arch production前言部分(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不列入編號,首行縮進兩個字符)。引言的內容可包括研究的背景(新領域研究主題的簡要介紹、國內外研究進展、在本文研究方向范圍內尚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研究的目的、意義、主要方法、范圍等的簡要敘述,應以第三人稱撰寫,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詞匯[1]。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或成為摘要的注釋,避免一般性的方法介紹。背景介紹限定在有關的內容上,不可鋪墊太遠,不要擅自對以前的工作進行擴展,同時附上必要的參考文獻。前言中不必論述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因為在“結論”和“摘要”部分已經有所闡述。前言部分可以說明研究的目的、方法、方案和意義[2],如“本工作擬利用同時蒸餾萃取裝置提取…中的揮發(fā)油,應用氣相色譜質譜(GCMS)分析其化學成分,為…這一藥用資源的研究開發(fā)提供試驗科學依據(jù)。”正文中縮寫詞第一次出現(xiàn)時請給出全稱[3],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 MS)。(前言中不宜引用與研究內容關系不大的文獻)。材料與方法(一級標題,宋體加黑,英文和數(shù)字用“Times New Roman”,左起頂格)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的數(shù)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shù)字不加標點符號。如“1”,“”,“”等,編號到四級為止。一級編號前空一行。各層次的序號均左頂格起排,后空1個字距接排標題。標題不得排在頁末。模板中的各級層次標題為建議名稱,作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論文內容做響應的修改。材料與方法部分不要介紹一些不太重要的原理,不用過于詳細地敘述操作步驟。材料與試劑(只標注主要的)正文部分(宋體,英文和數(shù)字用“Times New Roman”,首行縮進兩個字符)。注明材料(購買地點或產地)、試劑(純度)和純化方法;所用標準技術和方法。對于已知化合物作者應提供來源或合成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參考文獻以代替實驗步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