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S(aq)+H2O(l)+SO2(g) === Na2SO3(aq)+ H2S(aq) (Ⅰ ) 2H2S(aq)+ SO2(g) === 3S(s)+ 2H2O(l) (Ⅱ ) S(s)+ Na2SO3(aq) △ Na2S2O3(aq) (Ⅲ ) 請回答: ( 1) 裝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觀察 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溶液為 ;制備過程中通入的 SO2不能過量原因是 。 ( 2)實驗中,已知反應(yīng)( Ⅲ )相對較慢,則燒瓶 C 中 反應(yīng)達(dá)到終點的現(xiàn)象是 。 ( 3)制備 Na2S2O35H2O 的實驗流程如 圖 2 所示, Na2S2O3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 3 所示 : 圖 2 ① 趁熱過濾的原因是 ; ② 抽濾完畢或中途停止抽濾時的實驗操作是 。 ( 4)測定用 Na2S2O3 溶液處理后的廢水中氰化 鈉的含量。已知: +2CN ===[Ag(CN)2], Ag++I ===AgI↓; AgI 呈黃色,且 CN優(yōu)先與Ag+反應(yīng)。 mg L1。 實驗如下:取 mL 處理后的氰化鈉廢水于錐形瓶中并滴加幾滴 KI 圖3 溶液作指示劑,用 104 molL1的標(biāo)準(zhǔn) AgNO3溶液滴定,消耗 AgNO3 溶液的體積為 mL。 ① 滴定終點的判斷方法是 ; ② 處理后的廢水中氰化鈉的含量為 __________mgL1。 32.【加試題】 ( 10分) 某研究小組按如圖所示路線合成 鄰苯二甲酰亞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F) : 。 請回答: ( 1) B 的結(jié)構(gòu)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化合物 A的官能團是羧基 B. 化合物 B 能發(fā)生消去反應(yīng) C. 化合物 C 能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 D. 化合物 F 的分子式為 C15H16NO6 ( 3)寫出反應(yīng) ③ 的化學(xué)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寫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 C的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可以發(fā)生銀鏡反應(yīng); ② 1HNMR 譜 表明苯環(huán)上有 4 個取代基,分子中 有 3 種氫原子。 ( 5)設(shè)計以 乙烯為原料合成 CH2(CN)COONa 的合成路線(用流程圖表示,無機試劑任選)。 2017 年 11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 原創(chuàng) 猜押 卷( 一 ) 【選擇題答案速查】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D A D C D C D D B A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D C C B A C C B C 1. D 【解析】 H2SO4為酸; Na2CO3 為鹽; KCl為鹽; NaOH 為堿;故選 D。 2. B 【解析】 A是球形干燥管; B 是分液漏斗; C 是長頸漏斗; D 是普通漏斗;故選 B。 3. C 【解析】醋酸是弱電解質(zhì), A錯誤;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zhì), B錯誤;蔗糖屬于非電解質(zhì), C 正確;銅為單 質(zhì),既不屬于電解質(zhì),也不屬于非電解質(zhì), D 錯誤。 4. D 【解析】 A 是非氧化還原反應(yīng); B 中 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 還原劑; C 是非氧化還原反應(yīng); D 中鎂作還原 劑、二氧化碳作氧化劑;故選 D。 5. A 【解析】 太陽能、地?zé)崮?、潮汐能是新能源,電能是常?guī)能源;故選 A。 6. D 【解析】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其與某些有色物質(zhì)化合成無色物質(zhì),而氯氣漂白是因為產(chǎn)生 的 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使有色物質(zhì)褪色, A錯誤;煤干餾產(chǎn)物是煤焦油、粗氨水、焦炭、焦?fàn)t氣等, B錯誤;電解熔化狀態(tài)的氯化鎂 得到鎂和氯氣 屬于氧化還原化學(xué)反應(yīng),C 錯誤;純堿( 碳酸鈉)溶液呈堿性,熱的純堿溶液可以洗油污, D 正確。 7. C 【解析】氯離子比氯原子多一個電子,氯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 , A錯誤;結(jié)構(gòu)式中要標(biāo)出碳碳單鍵和碳?xì)滏I, C(CH3)4 為 2, 2二甲基丙烷的結(jié)構(gòu)簡式, B 錯誤;氯化鈉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中需要標(biāo)出陰陽離子所帶電荷, C 正確;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中碳原子半徑比氧原子大, D 錯誤。 8. D 【解析】在吸收塔中用濃硫酸吸收 SO3, A正確;澄清石灰水濃度太小,制取漂白粉需用石灰乳, B正確; 鈉是活潑金屬 ,工業(yè)上用電解熔融氯化鈉 的方法 制取鈉, C 正確;高爐煉鐵中用 C 和 CO2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 CO 作還原劑, D 錯誤。 9. C 【 解析 】 鈉 與水反應(yīng)有明顯放熱現(xiàn)象, A 錯誤;氧化鈣與水反應(yīng)有明顯放熱現(xiàn)象, B錯誤;酒精溶于水沒有明顯熱效應(yīng), C正確;碳酸氫銨溶于水有明顯吸熱現(xiàn)象, D 錯誤。 10. D 【解析】 Fe3+ 與 KSCN 溶液反應(yīng)顯血紅色,若向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則該溶液中含 Fe2+ , A 正確;膠體和溶液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分散質(zhì)直徑不同, 分散質(zhì)粒子 直徑在 109~107 m之間的 分散系 為膠體, B 正確;沸點差別較大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餾法分離, C正確;萃取操作時,萃取劑要 求與原溶劑不互溶、不反應(yīng),溶質(zhì)在兩者中溶解度差異大,密度沒有要求, D 錯誤。 11. D 【解析】根據(jù)系統(tǒng)命名法的命名原則,該 物質(zhì) 的名稱為 2, 4二甲基戊烷, A正確;乙炔和苯的最簡式相同,若質(zhì)量相同,則完全燃燒時消耗氧氣的量相等, B 正確;該 物質(zhì)中 含有碳碳雙鍵,能使 酸性 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 正確; C4H8 符合烯烴與環(huán)烷烴的通式,故可以是 1丁烯、 2丁烯、 2甲基 1丙烯、環(huán)丁烷和甲基環(huán)丙烷 , D 錯誤。 12. B 【解析】根據(jù)三段式計算得 t min 內(nèi) H2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為 tx3 molL1min1,而 t min 時的速率為瞬時速率 ,無法計算 , A錯誤;此反應(yīng)所有物質(zhì)為氣體,由于 Mr=總總nm, 氣體 m 總 不變, n 總 減少, Mr 在反應(yīng)過程中在增大,平均分子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說明反應(yīng)達(dá)到平衡狀態(tài), B 正確;由于 反應(yīng)物 初始物質(zhì)的量濃度未知, 反應(yīng)放出的熱量 無法計算 ,C 錯誤;升高溫度正逆反應(yīng)速率都增大, D 錯誤 。 13. A 【解析】 H2O2和 Fe2+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生成 Fe3+ 和 H2O,滿足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 A 正確;向 FeCl3溶液中加入過量 銅 粉 的離子方程 式為 2Fe3++ Cu === 2Fe2++ Cu2+, B 錯誤 ;氫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鋇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計量數(shù)之 比 均 為2:1, C 錯誤; 缺少 ?4NH 和 OH 反應(yīng) 的 方程式, D 錯誤。 14. B 【解析】分析可知 a 為 O、 b 為 Na 或 Mg、 c 為 Al、 d 為 S 元素。根據(jù)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 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可知原子半徑: b> c> d> a, A錯誤;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yīng)水化物堿性減弱、酸性增強 , B 正確; d 為 S,對應(yīng)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硫酸,是強酸,C 錯誤; 非金屬性: O> S, 硫不能從氧的化合物中置換出氧的單質(zhì), D 錯誤。 15. B 【解析】苯 使 溴水褪色是 因為 萃取 , 己烯使溴水褪色是因為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 , A錯誤 ;水 分子 中的羥基 比醇中的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