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第17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二)學習目標:1、了解佛教傳入和道教興起的簡要史實;了解司馬遷的生平事跡及其撰寫的《史記》的簡要內(nèi)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藝術(shù)成就和磅礴氣勢。2、通過對佛教和道教在我國得以傳播的原因及所產(chǎn)生的影響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文化現(xiàn)象的初步能力。3、學習秦漢時期輝煌的文化成就,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
2024-11-23 17:57
【總結(jié)】第16課昌盛秦漢文化(一)請同學們在自己準備的木塊和舊布上寫一寫,體會一下古人用簡、帛寫字的感覺。西漢時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大文學家,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據(jù)說有一次,他向漢武帝上一奏本,說起來還真是嚇人一跳,這個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漢武帝看得那個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同學們,對此你有什么
2025-08-16 01:00
【總結(jié)】16昌盛的秦漢文化(一)紙發(fā)明之前的中國,人們用什么作書寫材料?甘肅放馬灘漢墓:最早的紙地圖一、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擴大了造紙原料的來源?大大提高了紙的質(zhì)量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蔡倫東漢人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使紙
2025-01-13 08:19
【總結(jié)】昌盛的秦漢文化—宗教、史學、藝術(shù)的發(fā)展有一部電視劇描寫了秦漢時期劉邦的夫人,也就是后來我們所說的呂后為了躲避戰(zhàn)亂,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誰錯了?“那時沒有尼姑庵,肯定是你看錯了”“我沒看錯,是呂后進錯了門”佛教①起源:古代印度。②傳入時間: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
2025-01-17 10:26
【總結(jié)】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學習目標:1、了解秦漢時期的科技和醫(yī)學成就,包括紙的發(fā)明和改進、《九章算術(shù)》、地動儀、華佗和張仲景。2、體驗、感悟古代科技發(fā)明的過程。3、認識秦漢時期我國科技水平的領(lǐng)先地位及對人類文明做出的貢獻。思考:在紙發(fā)明以前中國古人都有哪些書寫材料,這些材料有哪些缺點?
2025-01-19 02:06
【總結(jié)】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教案教學目標要掌握的基礎(chǔ)知識有:我國是世界上首先發(fā)明紙的國家;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九章算術(shù)》;《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張仲景和華佗的醫(yī)學成就;張衡的地動儀。通過歸納秦漢時期我國處于世界領(lǐng)先地位的科學技術(shù)成就,提高學生綜合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秦漢時期文化的繁榮昌盛,是建立在國家
2024-11-18 17:05
【總結(jié)】昌盛的秦漢文化(二)教材分析本課教材使用初中人教版第一冊第17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二)本課內(nèi)容以秦漢時期的文化為主,秦漢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作為封建社會由形成走向穩(wěn)定的一個時期的文化,它充分反應了這一時代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一課的學習了解我國五千年文化在秦漢時期的特點,并可以站在今天的角度來分析秦漢文化的影響。
2024-11-21 05:35
【總結(jié)】昌盛的秦漢文化(二)目錄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王充和《論衡》探究活動課堂練習退出司馬遷和《史記》轟動世界的秦兵馬俑釋迦牟尼下一頁公元前6世紀,印度釋迦部落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了佛教。他被后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下一
2025-01-19 01:19
【總結(jié)】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隨著文化的發(fā)展,讀書、寫字對書寫材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我們的祖先又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一、紙的發(fā)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東漢時期宦官蔡倫“蔡侯紙”便利了人們的書寫,促進了文化教育的
2025-01-12 13:53
【總結(jié)】編號: 時間:2021年x月x日 海納百川 頁碼:第16頁共16頁 昌盛的秦漢文化歷史教案 昌盛的秦漢文化歷史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
2025-04-15 02:44
【總結(jié)】第十六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沁園春〃雪毛澤東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
2024-12-08 03:46
【總結(jié)】七年級上冊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⑴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秦漢時期的科學技術(shù)成就和醫(yī)學成就,包括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和改進、《九章算術(shù)》和地動儀、張仲景和華佗。⑵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漢代造紙圖,了解造紙的工序,通過引導學生依據(jù)地動儀剖面圖,分析其原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能力。過程與方法
2024-11-30 13:52
【總結(jié)】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昌盛的秦漢文化--領(lǐng)先世界的科學技術(shù)紙的發(fā)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張衡和地動儀的發(fā)明數(shù)學的巨大成就良醫(yī)輩出小結(jié)西漢時期的科技成就造
2025-01-18 20:23
【總結(jié)】第16課昌盛的秦漢文化(一)一、造紙術(shù):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最大殘長8厘米。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5號漢墓出土。紙面平整、光滑、結(jié)構(gòu)緊密,表面有細纖維渣,可見造紙技術(shù)比較原始。其原料為大麻,西漢早期麻紙。紙上用墨線繪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紙繪地圖。
2025-01-12 13:27
【總結(jié)】昌盛的秦漢文化(一)二、張衡和地動儀的發(fā)明張衡張衡的主要成就張衡(78140年)東漢南陽人張衡東漢時期我國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天文、歷法、數(shù)學和文學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張衡的主要成就渾天儀:演示日月星辰的運行軌
2025-01-12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