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_____ 。 (4) 上述轉(zhuǎn)化實驗直接證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DNA 被 D NA 酶分解 DNA 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zhì) 考點 二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和特點 赫爾希和蔡斯通過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DNA 是遺傳物質(zhì),實驗包括六個步驟: ① 噬菌體侵染細菌 ② 用35S 或32P 標記噬菌體 ③ 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檢測 ④ 離心分離 ⑤ 子代噬菌體的放射性檢測 ⑥ 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 最合理的實驗步驟順序 為 ( ) A . ⑥①②④③⑤ B . ②⑥①③④⑤ C . ②⑥①④③⑤ D . ②⑥①④⑤③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過程大致是:先用35S 或32P 標記噬菌體,接著再用其來感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攪拌、離心,再進行放射性檢測。 答案 C 解題技巧: 本題要注意同位素標記的物質(zhì)分別是什么,侵染細菌時進入細菌內(nèi)的物質(zhì)是什么,并識記實驗步驟。 跟蹤訓練 2 (201 1 江蘇 ) 關(guān)于 “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 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 .分別用35S 和32P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yǎng) C .用35S 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 .32P 、35S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 DNA 是遺傳物質(zhì)、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答案】 C 【解析】 噬菌體是病毒,不能直接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而是應(yīng)該用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故 A 錯誤。侵染時,不能長時間保溫培養(yǎng),故 B 錯誤。該實驗 只能說明 DNA 是遺傳物質(zhì),而不能說明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故 D 錯誤。 考點 三 生物體內(nèi)核酸的種類和遺傳物質(zhì)的辨別 下列關(guān)于遺傳物質(zhì)的敘述中,正確的一組是 ( ) ① DNA 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② 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 ③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 ④ 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和 RNA ⑤ 水稻的遺傳物質(zhì)是 DNA A . ①②④ B . ③⑤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