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明清時期絲織品研究絲織品就是絲綢,用蠶絲織成。我國約有五千年可考的歷史,中華民族的祖先不但發(fā)明了絲綢,而且昌明絲綢、利用絲綢。人們常用綾羅綢緞來形容一個人穿著的華麗與富貴,而綾羅綢緞實際上是絲綢品種的4個種類。絲織品是這樣分類的,根據織物組織結構、經緯線組合方式、加工工藝、綢面的外觀形態(tài)及質地可分為14
2025-01-16 16:32
【總結】(明,1368-1643年)五、我國醫(yī)學進一步發(fā)展時期1、溫病學派的萌芽(傳染病理論的發(fā)展)吳有性在深入觀察了傳染病的流行特點后提出:“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別有一種異氣所感。”吳有性將這種致病原因稱為“雜氣”。2、溫補學派的發(fā)展溫補學派反對濫用寒涼藥物
2025-06-14 12:18
2025-01-08 08:44
【總結】第七講宋元明清時期的法律思想第一節(jié)統治集團的法律思想?一、慎刑明禮與亂世有重典并行?1、慎刑明禮輕減刑罰,憐憫囚犯,慎選執(zhí)法官員“薄于刑典,厚于惻隱”(范仲淹)。簡化法條,強調禮治“法貴簡當,使人易曉”(朱元璋)?2、亂世重典?宋明時期都重罰治理鎮(zhèn)壓流民朱元璋親編《大誥》三編“戶部郭桓盜糧案
2025-08-16 02:41
【總結】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對外關系·秦唐明三朝中央機構的變遷·秦:實行三公九卿制(獨相)·唐:實行三省六部,相權一分為三,眾多宰相集體議事(眾相)·明:明初,廢丞相,權分六部,設內閣(廢相)·趨勢:皇權逐漸強化,相權趨于消失的態(tài)勢政治:明清加強專制主義的措施明:內閣制度1.目的:為穩(wěn)固統治,注重政治
2025-06-22 02:27
【總結】中華文明逐步走衰落(明清時期)【理脈絡】明清時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階段。與世界相比,中國未能與時俱進、與世界同步發(fā)展,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逐漸落伍。從政治上看,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如明代內閣制、清代軍機處的設立,特別是軍機處的設立標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空前強化,既是這一制度發(fā)展的表現,同時也意味封建制度正
2025-06-22 05:11
【總結】淺論明清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摘要:明清時期的對外交流主要有陸路和海陸兩條路,在閉關鎖國還是開放的爭論下所進行的,但依然沒有阻止中外之間的文化交流,因為它是人間的一種規(guī)律與趨勢,任何國家不與他國進行交流都將走向滅亡。今天我們研究歷史主要意義是以史為鑒。關鍵詞:陸路、海陸、閉關鎖國、自然科學技術的傳入、絲綢瓷器的輸出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到現在依然能夠充滿活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的文化具
2025-06-28 19:47
【總結】明清時期的文化?四大名著?《四庫全書》?京劇《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書中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和外交斗爭?!度龂萘x》插圖《水滸傳》《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書中圍繞
2024-11-12 18:16
【總結】明清時期的文化?四大名著?《四庫全書》?京劇《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書中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復雜的政治、軍事和外交斗爭。《三國演義》插圖《水滸傳》《水滸傳》是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書中
2024-11-09 07:37
【總結】1-6、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1368——1840)——中華文明的繁盛與危機并存富源縣第六中學---張導勇【考綱要求】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2、古代中國的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
2024-11-21 04:27
【總結】第四節(jié)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一、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特點1、封建社會走向衰落2、封建統治者在一定階段和一定程度上注意調整生產關系,鼓勵生產,封建經濟繼續(xù)向前發(fā)展二、明清經濟制度的變革1、一條鞭法2、更名田3、攤丁入畝1、一條鞭法目的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內容(略)
2024-11-09 13:11
【總結】第七單元明清時期(至鴉片戰(zhàn)爭前)第18課清朝君主專制的極端強化導入新課清朝軍機處外景《好了歌》人人說做皇帝好,其實皇帝也苦惱;忠奸難辯睡不好,后宮爭寵吃不消;要是官吏選不好,貪污腐敗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難保。難辨宰相忠奸選官制度艱難監(jiān)察官員困難中央集權重要學習目標
2025-08-01 12:47
【總結】第六章第四節(jié)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掃描考點?課時演練?高考動態(tài)【例題1】為什么說一條鞭法是我國賦役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①賦役合并:賦和役合為一,簡化了賦役手續(xù),并出現攤丁入畝的趨勢,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②納銀代役: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松弛,較易離開土地,為城鎮(zhèn)
2025-01-04 01:09
【總結】第四節(jié)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1.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生產關系的調整2.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農業(yè)3.手工業(yè)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手工業(yè)4.商業(yè)繁榮和對外貿易狀況商業(yè)主要學習內容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一條鞭法(1581年、張居正)明:一、明清經濟制度的變革(生產關系調整)
2025-05-15 09:50
【總結】第八學習主題:第3課清代疆域日本荷蘭俄沙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抗倭雅克薩反擊戰(zhàn)1、“倭”指哪個國家?“倭寇”又指哪些人?2、戚繼光抗倭時是我國哪個朝代?3、他為什么要抗擊倭寇?明朝廷腐敗,邊防松馳,實行海禁,以致倭患嚴重,使東南沿海社會生產遭到破壞,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
2024-12-08 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