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物鏡目鏡定位面的標準距離。 二、顯微鏡的線視場 物體經(jīng)物鏡后成像在視場光闌(直徑為 D)上,則其線視場為: 2 Dy ??視場光闌的大小應與目鏡的視場角一致: 2500250ee eeD f tgwtgwDf??? ??????? ? ??? ?5002500etgwytgw???????表明:在選定目鏡后,顯微鏡的視覺放大率越大,其在物空間的線視場越小。 19 三、顯微鏡的出瞳直徑 普通顯微鏡,物鏡框是孔徑光闌。 復雜物鏡,其最后鏡組的鏡框為孔徑光闌。 測量用顯微鏡,物鏡像方焦平面上設置專門的孔徑光闌,經(jīng)目鏡所成的像為出瞳(直徑為 D‘)。 則有: si n si nsi n si n si n ony u n y un u y n u y n u f? ? ??? ? ? ? ? ?? ? ? ? ?sin 2 eu tgu D f? ? ? ???又 si n 500n u D m m???500D N A m m? ??NA=nsinu稱為顯微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與物鏡的垂軸放大率一起,刻在物鏡的鏡框上,是一重要光學參數(shù)。 20 四、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分辨率受孔徑光闌的影響,點源形成的像為一個衍射斑,稱為艾里斑,集中 %的能量,代表中心位置。 根據(jù)瑞利判斷,兩個相鄰像點之間的間隔等于艾里斑的半徑時,則能被光學系統(tǒng)分辨。設艾里斑半徑為 a。則: si na nu????顯微鏡的分辨率以能分辨的物方兩點間最短距離 σ來表示,即: si nan u N A?????? ? ???若按道威判斷兩相鄰衍射斑中心距為 ,能被分辨開,即: NA?????目鏡的理想分辨率 21 距離為 σ的兩個點不僅被物鏡分辨,且通過顯微鏡放大,能被眼區(qū)分開,設眼的分辨角距離為 2‘ ~4’。 則在明視距離上對應的線距離 σ‘為: 25 0 0. 00 02 9 4 25 0 0. 00 02 9m m m m? ?? ? ? ? ? ?把 σ‘換算到物空間,按道威判斷取 σ值,則: 250 029 4 250 029m m m mNA?? ? ? ? ? ? ?設 λ=555nm,得: 523 1046 500 1000N A N A N A N A? ? ? ????? ? ? ?近 似 得 到顯微鏡的有效放大率 一般最大的 NA為 ,則有效放大率最大不超過 1500倍。 顯微鏡上標明 170mm/。40/。表示放大率為 40,數(shù)值孔徑為 ,機械筒長 170mm,物鏡對玻璃厚度 d=校正像差的。 22 五、顯微鏡的景深 當眼通過顯微鏡調焦于某一平面(對準平面)時,在對準平面前和后一定范圍內的物體也能清晰成像,此距離即為顯微鏡的 景深 。 一種為不考慮眼睛調節(jié)能力時顯微鏡本身的景深,為 幾何景深 ;另一種為考慮眼睛調節(jié)能力帶來的景深,為 調節(jié)景深 。 六、顯微鏡的照明方式 ①透射光亮視場照明。光通過透明物體產生亮視場。 ②反射光亮視場照明。對不透明的物體,從上面照射產生漫射或規(guī)則的反射形成亮視場。 ③透射光暗視場照明。傾斜入射的照明光束在物體旁側向通過,光束通過物體結構的衍射、折射和反射,射向物鏡,形成物體的像,則獲得暗視場。 ④反射光暗視場照明。在旁側入射到物體上的照明光束經(jīng)反射后在物鏡側向通過,若無缺陷的放射鏡作為物體,得到一均勻暗視場。 23 生物顯微鏡多為透明標本,常用透射光亮視場照明,分為臨界照明和柯勒照明。 臨界照明 :把光源的像成在物平面上,故光源表面亮度的不均勻性會影響顯微鏡的觀察效果。 聚光鏡的出瞳和像方視場分別與物體的入瞳和物方視場重合。 24 柯勒照明消除了臨界照明中物平面光照度不均勻的缺點,它由兩組透鏡組成,前組透鏡為柯勒鏡,后組透鏡為成像物鏡。 柯勒鏡的孔闌 物鏡的視闌 柯勒鏡的視闌 物鏡的孔闌 柯勒照明是“窗對瞳,瞳對窗”的光管,調節(jié)光闌 2有利于有害的散射光。調節(jié) 1減少有害的雜散光,提高對比度。 25 167。 74 望遠鏡系統(tǒng) 望遠鏡系統(tǒng)是一種能把遠距離物體的張角放大,便于進行觀察和瞄準的目視光學儀器。 一、工作原理 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學系統(tǒng)。其物鏡的像方焦點和目鏡的物方焦點重合。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