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41. 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是:A 祛除病邪 B 恢復臟腑功能協(xié)調 C 消除病因 D 糾正陰陽偏盛偏衰 E 以上都是42. 下列何藥長于化濕舒筋,為治霍亂吐瀉轉筋要藥:A 獨活 B 防己 C 木瓜 D 松節(jié) E 秦艽43. 治療陰虛癆咳、痰中帶血的最佳藥組是:A 白茅根、白及 B 白及、阿膠 C 百合、蒲黃D 艾葉、丹皮 E 生地、三七44. 消食藥中,既能消食、又能行氣、降氣的藥物是:A 山楂 B 神曲 C 麥芽 D 萊菔子 E 雞內金45. 殺蟲藥中,既能殺蟲,又能消積,行氣利水的藥是:A 使君子 B 檳榔 C 苦楝皮 D 鶴草芽 E 雷丸46. 能息風止痙、化痰開竅、清熱解毒的藥物是:A 牛黃 B 麝香 C 羚羊角 D 皂莢 E 地龍47. 使用芳香開竅藥大多宜:A 包煎 B 后下 C 入丸散 D 另煎 E 以上均不是48. 下列哪味藥甘平質潤,專入肝經,能平肝陽,息肝風,通經絡,善治一切風證,尤為治眩暈要藥A 鉤藤 B 羚羊角 C 天麻 D 白僵蠶 E 羅布麻49. 補氣藥中,能平補脾肺腎的藥是:A 人參 B 黃芪 C 白術 D 黨參 E 山藥50. 生姜、神曲、砂仁、黃連均治:A 瀉痢 B 咳嗽 C 痹痛 D 氣滯 E 嘔吐A型題(單項選擇或最佳選擇題 51~100)、煨姜、干姜、姜汁、姜皮的共同功效是:A 解表散寒 B 溫中散寒 C 溫肺止咳D 利水消腫 E 以上都不是,溫中行氣的藥是:A 益智仁 B 木香 C 肉豆蔻 D 白豆蔻 E 訶子:A 補氣升陽 B 益衛(wèi)固表 C 托毒生肌 D 養(yǎng)血安神 E 利水消腫,便秘者,最佳用藥是:A 瓜蔞 B 薤白 C 桂枝 D 杏仁 E 半夏:A 溫腎壯陽 B 溫肺化痰 C 溫肝散寒D 溫胃止嘔 E 溫里散寒,頭痛眩暈,還可用于瘰疬的藥物是:A 菊花 B 夏枯草 C 玄參 D 連翹 E 龍膽草、飲開水等熱物:A 芒硝 B 牽牛子 C 巴豆 D 麝香 E 牛黃,又能收斂固澀的藥物是:A 山茱萸 B 何首烏 C 菟絲子 D 杜仲 E 山藥、活血止痛、還能:A 潤腸通便 B 滋陰壯陽 C 益氣安胎 D 納氣定喘 E 生津止渴:A《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