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你跟別人有什么不同吧,不要說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演講才能,說說別的。當時自己一下子傻眼了,本來想好的事例一個都用不上。支支吾吾了半天,面試官見我說不出什么,只好開始問下一個問題考察我的businesssense。她隨便指指桌上的一瓶礦泉水,讓我估計一下這種牌子的礦泉水每天全市的銷售量有多少。再次傻眼。胡亂答了兩句,面試官和我都覺得沒有再繼續(xù)下去的必要,就這樣我唯一一次咨詢公司的面試結(jié)束了。沮喪有時候也能讓人冷靜。我開始自問,自己真的適合所謂的戰(zhàn)略咨詢么?與有著眾多咨詢公司實習經(jīng)驗,整天看華爾街,財富,說英文比說中文還溜的人相比,自己有什么優(yōu)勢?就像那天面LEK的時候,MissXu說的,everyone isexcellent, so just show ?我對于咨詢業(yè)的了解除了幾次宣講會,幾乎為零。所以這方面除了差距以外,貌似沒有別的difference了。 肥皂泡同時破滅的還有MT(ManagementTrainee)之夢。自己是很喜歡走管理路線的,所以大公司打出的管理培訓生的職位對我極有誘惑力。記得當時報了GE的IMLP(Information ManagermentLeadershipProgram),聯(lián)合利華、港龍航空的管理培訓生,貝爾阿而卡特的銷售培訓生,甚至連新加坡旅游局的MT都報了,真是饑不擇食啊!其中GE的IMLP是我一心向往的,這個職位跟IT相關,又結(jié)合管理知識,完成兩年的海外培訓后直接出任經(jīng)理級別的職位,簡直就是我追求的完美MT啊。而且受到上一級一位師姐的影響,她在我找工作的時候給了我好多建議,她最后就是進了IMLP,所以更加心儀。在網(wǎng)上投完簡歷之后不久,就接到了面試通知。我們宿舍三個女生都收到了,我們年級一共去了5個女生加一個男生。那天天氣不好,早上陰陰冷冷的。一群人6點多就起來了,八點趕到GE在張江的CTC(China TechnicalCenter)。據(jù)說這次面試一共48個人,是從四千份簡歷中挑選出來的。兩輪面試,一天搞定。第一輪是GroupDiscussion,48人分四個組,討論的是跟IT外包相關的材料。每人1分鐘英文介紹,然后開始中文討論,最后得出有關解決方案后選一個人做presentation。從來沒有過groupdiscussion這種群毆的經(jīng)驗,偏偏我們那組又是強手如云,都是學生會主席之流,其中若干又是那種英文比中文說得還好的。當然自己也盡力發(fā)言,提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但可能還是沒有說到點子上。2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感覺自己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面試過后苦熬了將近兩個小時,得到了出局的結(jié)果。當時1點多,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午飯都沒吃,他們就把我們趕了出來。只有進入下一輪的同學才能吃KFC外賣,超級bs一下GE,不是說很人性化的么?!當時出了CTC自己還在懊悔,恨自己沒能表現(xiàn)的更好一些,恨這場這么重要的面試來得太早(它幾乎是我的第一場面試),這么快就跟GE說拜拜了!后來在跟同學們的討論中,自己反省了一下當時的表現(xiàn),自己只是提了一些意見,但是沒有一項是能夠表現(xiàn)總結(jié)或者概括能力,或者推動整個討論進程的,這些與leadership相關的素質(zhì)在自己的發(fā)言中并沒有體現(xiàn),無怪乎自己被淘汰。也許自己真的不適合GE那種比較aggressive的風格吧。 接下來的聯(lián)合利華和港龍航空同樣打擊人。聯(lián)合利華的筆試是GE的面試之后馬不停蹄趕回復旦參加的,不知道是自己的筆試成績不好,還是干脆研究生就直接被剔除,總之是筆試之后就沒有了下文。港龍航空是筆試和一面一起的,面試的時候居然自己又是最后一個,感覺面試官也是巴不得馬上去吃飯,草草了事。貝卡的銷售培訓生更是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MT的公司來了一撥又一撥,對我的打擊也是一次接著一次,始終沒有哪家MT與我有緣。這使得自己不得不再次反省,MT適合什么樣的人?為什么自己屢屢碰壁?記得去面試的時候,一聽我是計算機系的研究生,很多人就露出不解的神情,計算機?。磕銈冋夜ぷ鲬摵芎谜野??MT就是給我們這種找不到工作的專業(yè)的學生的?。⊙芯可??放棄自己的專業(yè)不可惜么?仔細想想,倒也是,MT大部分都是本科生的玩意兒,對于一個已經(jīng)從事科研工作三年的研究生,其可塑性已經(jīng)不那么強了。論活潑和朝氣,自己不如本科生的ddmm,論專業(yè),又比不上經(jīng)院管院的達人,自己這么折騰,不是在拿雞蛋去跟石頭碰么? 經(jīng)過了咨詢和MT的慘痛教訓,我認識到必須對工作的方向進行重新定位。想想自己到底有什么長處,適合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不能再一味的跟風從眾了。作為一個計算機系的研究生,接受了七年的系統(tǒng)專業(yè)學習,真的放棄自己的專業(yè),那就相當于丟掉自己的優(yōu)勢,與沒有專業(yè)優(yōu)勢的人競爭,其實并不明智。的確有在畢業(yè)伊始就成功轉(zhuǎn)行的例子,gg在實習時認識的一位交大計算機系的研究生后來就拿到了波士頓咨詢和中金的offer。但是人家是早有打算的,從研究生一開始就在咨詢公司和投行實習,積累經(jīng)驗。自己卻從來沒有為之付出任何努力,只是想當然的覺得咨詢和MT如何如何好,一方面是受到這些職位包裝的影響,被它們的光環(huán)所迷惑,另一方面是對做技術(shù)的一種恐懼,覺得技術(shù)沒有發(fā)展前途,做技術(shù)很枯燥。但自己真的這么討厭技術(shù)么?想想自己研究生做的視頻中的文字檢測的課題,自己其實是很喜歡的,經(jīng)常能夠?qū)懗绦驅(qū)懙酵顺燥?,甚至連平時走在路上看到標語都會想怎么把這些字檢測和識別出來!自己去實習的時候,看到自己做的項目,當時是十分有滿足感和成就感的。費了半天的勁去追求那些時髦的咨詢和MT,忽視了自己真正擅長和適合的東西,這不能說不是一次教訓。 回到原點 繞了一個大圈,最終自己還是決定從技術(shù)做起,算是回到原點了??墒?,女孩子做技術(shù)有前途么?真正幫我下定決心的是我在意法半導體面試時遇到的一位師姐。那天去意法半導體的DTV部門面試,他們招有關JAVA和C的程序員,居然也是類似MT的包裝,只不過改了個名字叫nurturingprogram(NP)。那天自己倒是老老實實的,有啥說啥,甚至連找工作的迷茫都說了。結(jié)果被DTV的老板狂鄙視,說我糊涂,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過可能那個老板看我托福成績不錯,小姑娘讀書應該很能干的,所以就給我安排了一個mentor,讓她好好開導我,讓我不要再那么糊涂。沒想到這位mentor竟然是我在復旦認識的一位師姐,而且是對我?guī)椭艽笥∠蠛苌畹膸熃?。記得大一報到的第一天,師姐就來找我,她也是廣西人,說等了三年,終于有一位師妹了,那天她告訴了我好多有用的信息,哪個飯?zhí)玫牟撕贸裕募倚〉甑膬r錢比較實惠,復旦周圍有哪些書店,哪門專業(yè)課的老師喜歡關人,什么輔修課比較有趣等等,讓我很感動。第一個學期自己學得很吃力的時候也是這位師姐在鼓勵我,讓我恢復了信心??上Ш髞韼熃惝厴I(yè)搬到了南區(qū)而且轉(zhuǎn)了專業(yè),我們就好少聯(lián)系了。沒想到在這里又遇見了她!于是跟師姐吐了好多苦水,尤其是關于做技術(shù)是否有前途的疑惑。師姐說,中國這邊做技術(shù)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且覺得上了年紀就不能做技術(shù)了??墒窃趪獠⒉皇沁@樣,很多工程師,程序員都是三四十歲的,當然他們做的不是一般的編程工作,更多的是體系架構(gòu)的設計和項目的管理。但是沒有早年底層經(jīng)驗的積累,哪里能做到這些高層的工作呢?是啊,技術(shù)做到后面同樣是要設計管理和高層的工作的,但這需要扎實的基礎和豐富的經(jīng)驗。既然自己在管理方面沒有任何經(jīng)驗,只能通過做技術(shù)的工作慢慢積累,慢慢轉(zhuǎn)了。 雖然當時很多技術(shù)的公司的招聘都結(jié)束了,像最開始來的SAP,Intel,NI,我當初信誓旦旦不投技術(shù)的,所以錯過了一些。而且自己在這方面沒有好好準備,別人在復習C++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的時候,自己在聽宣講、折騰coverletter,所以一些技術(shù)公司的筆試我也沒有通過。當時已經(jīng)有很多同學陸續(xù)拿到第一份offer了,自己什么都沒有,情緒比較低落。不過總會有新的公司陸續(xù)不斷的來招人,而且現(xiàn)在目標明確了,可以集中火力,有的放矢了。陸續(xù)參加了幾個面試,包括意法半導體(ST),夏普,sybase,還有后面的飛利浦、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