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河與三岔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大小彎溝是山間季節(jié)性水流,流量在 。鳳山河長年有水,水量在 m3/s,上游洪水位標高 312m, 中游洪水位標高 296m,下游洪水位標高 272m。 從以上水文地質(zhì)條件可以看出文佳壩礦是個水文地質(zhì)條件簡單型地區(qū)。礦井總涌水量在 220310m3/h,礦井水文地質(zhì)條件比較簡單。 礦井充水因素及特征 文佳壩礦區(qū)礦井涌水主要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風化裂隙水和構(gòu)造裂隙水所導通的層間水。 文佳壩組礦井涌水主要來源于垂深 100m 內(nèi)的井巷涌水 ,可采煤層的露頭多在玄武巖覆蓋區(qū)內(nèi),玄武巖中的孔隙水及裂隙水是礦井涌水的直接補給,由于這一水量很小,因而礦井涌水不大。 構(gòu)造導水帶是礦井深部涌水的主要形式。 總之文佳壩礦礦井水文地質(zhì)條件比較簡單,對煤層開采影響較小。 礦井涌水量與礦井地貌的關系 文佳壩組礦井涌水主要來源于垂深 100m 內(nèi)的井巷涌水 ,可采煤層的露頭多在玄武巖覆蓋區(qū)內(nèi),玄武巖中的孔隙水及裂隙水是礦井涌水的直接補給,由于這一水量很小,因而礦井涌水不大。 礦井涌水量和采掘深度的關系 構(gòu)造導水帶是礦井深部涌水的主要形式,采掘深度增加對礦井涌水量增加影響不大。 礦井涌水量與降水量的關系 文佳壩礦區(qū)地表大部分被玄武巖覆蓋,大氣降水對井下涌水量影響不大。 礦井涌水量與回采面積的關系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18 涌水量隨回采面積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涌水量與構(gòu)造的關系 裂隙帶往往富含水。 礦井防治水措施 礦井開拓、開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證措施 針對本礦井開拓布局,開采時的主要水患威脅,設計以提前探放水為主 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理,后生產(chǎn)”的原則,在采掘工作之前,必須采用鉆探或其他方法查清水文地質(zhì)條件。 礦井防水煤(巖)柱的留設 煤柱:斷層一側(cè) 3050m 煤柱;礦井境界 30m;采區(qū)境界一側(cè)留 15m。 井下探放水措施 探放水原則 礦井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礦井在建設施工及生產(chǎn)當中必須制定詳細的探放水制度,并嚴格貫徹執(zhí)行 。 建設和生產(chǎn)期間采掘面前進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探水。 ① 接近水淹區(qū)或情況不明的井巷、老空區(qū)時; ② 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和導水陷落柱時; ③ 接近煤層露頭時; ④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鉆孔時; ⑤ 打開隔離煤柱放水前; ⑥ 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地段時。 探放水安全措施 在進行探放水前,必須做好以下工作和準備好必要的設備、設施: ① 在探放水前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 ② 堅持排水設備的維護制度,保持正常排水;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19 ③ 堅持水溝、水倉的清理制度,保證流水 暢通; ④ 確定流水路線; ⑤ 堅持巷道維護制度,保證巷道暢通; ⑥ 做好安全躲避硐; ⑦制定通風方法和瓦斯檢查制度; ⑧ 制定通訊聯(lián)絡方法和準備好通訊工具; ⑨ 選好避災路線; ⑩ 制定鉆眼放水措施,包括孔口裝置、套管深度和套管固定方法。 探放水設備 設計選擇 1 臺 ZYG150 型鉆機作為探放水鉆孔設備,鉆進深度 150m,用于巷道掘進、需要超前探放水的地段。 地表水防治措施及工程 ①礦井井口和工業(yè)場地內(nèi)主要建筑物必須高于當?shù)貧v年最高洪水位標高,防止下雨時洪水涌向地面生產(chǎn)區(qū); ②每一次 下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井田附近的地面塌落和裂隙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漏水情況,及時處理; ③礦井井上下對照圖上隨時標注井下開采的位置及采空區(qū)位置; ④每年夏季汛前,由礦長組織人力、物力對地面防洪設施情況進行實地檢查; ⑤地面防洪以預防為主,物資材料工具應落實,井口場地應對水溝進行檢查清理并匯報; ⑥對雨季時的防洪及排水工作,要納入安全生產(chǎn)的工作議程中,并嚴格執(zhí)行; ⑦對地面塌陷坑要及時回填、碾壓密實、減少大氣降水對礦井涌水的補給; ⑧礦領導要經(jīng)常對地面防洪設施、排水溝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處理。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0 第 7 章 井下其它災 害防治 頂板災害防治及裝備 礦山壓力顯現(xiàn)基本因素分析 該礦井各可采煤層儲量可靠,煤層賦存基本穩(wěn)定,煤層傾角 523。 煤層厚 ,平均厚 。根據(jù)礦井開采經(jīng)驗,確定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法,機械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頂板。該礦開采的煤層頂板屬穩(wěn)定 較穩(wěn)定頂板,但隨著工作面的不斷擴大,會產(chǎn)生風化裂隙,抗壓強度變小。 一般頂板冒落災害的防治措施及裝備 采煤工作面頂板災害的防治及裝備 ①炮采工作面支護選用 DZ1230/100 型單體液壓支柱。柱距為 , 排距為 。綜采工作面配備 ZY28 型掩護式液壓支架。 頂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炮采工作面采用四、五排拄控頂,最大控頂距。 ②通過合理選擇開采方法。開采順序及巷道布置等,減小采場的頂板壓力; ③合理設計采場支護,正確確定其形式、阻力布置等參數(shù),強化支護手段; ④采面必須保持兩個以上暢通的安全出口,工作面上、下出口處支護方式采用: 4 對8 根長鋼梁交替邁步前進。 ⑤工作要按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及時進行支護嚴禁空頂作業(yè); ⑥工作面遇斷層,水線,頂板破碎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改變支護方式,并制定安全措施, 報主管領導批準; ⑦初次放頂要有專門措施; ⑧加強對工作面頂板礦壓顯現(xiàn)的觀測,掌握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改善頂板管理。 掘進工作面頂板災害防治及裝備 礦井全巖掘進工作面的支護選擇應根據(jù)掘進所揭露的巖石巖性以及巷道的服務年限而決定,掘進工作面的支護為螺旋鋼錨桿或加金屬網(wǎng)支護,半煤掘進工作面的支護選擇應根據(jù)掘進所揭露的巖石巖性以及巷道的服務年限而決定,因此,半煤巷的服務年限均較短,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1 故設計為錨桿支護。 大硐室支護的選擇論證 為了確保施工和生產(chǎn)安全,礦井的絞車房、根據(jù)硐室所處的巖石巖性、硐室功能 、服務年限等決定支護參數(shù)。礦井設計中的大部分硐室均采用錨桿、錨索(或錨帶網(wǎng)),同時噴混凝土聯(lián)合支護方式。 爆炸材料庫 井下設爆炸材料庫,采用壁槽式布置。采用混凝土砌碹支護,為滿足爆破材料庫內(nèi)的防潮要求,原設計在砌碹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劑。設專用回風道與總回風大巷相通,構(gòu)成獨立的回風系統(tǒng)。根據(jù)《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庫房距離主要巷道距離大于 60m。距行人巷的法線距離大于 20m;距上下巷道的法線距離大于 15m。 爆炸材料庫房設有兩個出口,一個出口供發(fā)放爆炸材料及行人;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炸材料庫回風側(cè)。 庫 房地面必須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庫房和通道設置水溝。 庫房不得滲水,并應采取防潮措施。必須備有足夠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2 5 總結(jié) 通過 這次畢業(yè)設計 ,得到以下主要結(jié)論: 井下各種設備選型 礦井選址 礦井安全防范措施 由于時間有限,還存在以下問題需要解決: 礦井專業(yè)知識和理論的結(jié)合 礦井知識薄弱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3 致 謝 感謝我的導師姚向榮教授,他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他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從論文的構(gòu) 思,選題,直到論文的撰寫和后期修改,自始至終都得到了導師的悉心指導,論文的字里行間滲透了導師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說沒有導師的指導和幫助,就沒有本文的完成。 在將近三年的時間內(nèi)學生不僅感受到導師敏捷的思維,深厚的學術造詣,更感受到了導師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注重實際的工作作風,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精神,以及寬闊的胸懷,這些都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學生終身受益。他這種對事情認真負責的,追求實事求是的精神,不僅鼓舞學生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而且為學生樹立了一個對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的楷模形象。在此,學生謹向?qū)熤乱宰钪孕牡母兄x和最誠摯 的敬意。 感謝文佳壩煤礦礦長,以及新發(fā)煤礦的各位領導在現(xiàn)場試驗期間的熱情招待和所提供的幫助。 感謝三年時間內(nèi)和我朝夕相處的同學們的幫助,我們一起度過了三年難忘的時光。 感謝本文所引用文獻的作者。 感謝各位專家,教授對論文的評閱和指教。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4 參考文獻 [1] 肖家平,朱云輝.礦井通風.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2] 孫澤宏,朱云輝 . 煤礦安全技術 .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3] 王永安,朱云輝 . 礦井瓦斯防治 [M].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2021 [4] 煤礦安全規(guī)程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2021 [5] 陳炎光, 徐永圻 . 中國采煤方法 .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1991 [6] 朱銀昌, 侯賢文 . 煤礦安全工程設計 .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1994 [7] 沈宏毅,廖斌琛,朱云輝 . 礦井通風與安全 [M].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2021 [8] 李學誠 . 中國煤礦安全大全 [M].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1998 [9] 張鐵崗 . 礦井瓦斯綜合治理技術 . 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 2021: (4649) [10] 王省身.礦井災害防治理論與技術.中國礦業(yè)學院出版社 ,1986: (6570) [11] 張國樞 . 通風安全學 .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 2021 [12] 吳中立 .礦井通風與安全 [M].徐州 :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 ,1989 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yè)設計 25 為你提供優(yōu)秀的畢業(yè)論文參考資料,請您刪除以下內(nèi)容, O(∩ _∩ )O 謝謝!?。?A large group of tea merchants on camels and horses from Northwest China39。s Shaanxi province pass through a stop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Gansu39。s Zhangye city during their journey to Kazakhstan, May 5, 2021. The caravan,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100 camels, three horsedrawn carriages and four support vehicles, started the trip from Jingyang county in Shaanxi on Sept 19, 2021. It will pass through Gansu province 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finally arrive in Almaty, formerly known as AlmaAta, the largest city in Kazakhstan, and Dungan in Zhambyl province. The trip will cover about 15,000 kilometers and take the caravan more than one year to plete. The caravan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Jingyang in March 2021. Then they will e back, carrying specialty products from Kazakhstan A small art troupe founded six decades ago has grown into a household nam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1950s, Ulan Muqir Art Troupe was created by nine young musicians, who toured remote villages on horses and performed traditional Mongolian music and dances for nomadic families. The 54yearold was born in Tongliao,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joined the troupe in says there are 74 branch troupes across Inner Mongolia and actors give around 100 shows every year to 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