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質發(fā)生( B )稱為該液體的著火點(燃點)。物質的燃點越低,越容易著火。 對易燃液體來說,一般燃點約高于閃點( A )℃。 ~5 ~7 ~9 ~11 5在一定條件下,可燃物質產生自燃的( C )為自燃點,也稱引燃溫度,自燃點是衡量可燃物質火災危險性的又一個重要參數(shù)。 5可燃物質在外界熱源作用下,溫度逐漸升高,當達到( D )時,即可著火燃燒,稱為受熱自燃。 5合成橡膠干燥工段,若橡膠長期積聚在蒸汽加熱管附近,則極易引起橡膠的( B )。 5爆炸是一種極為迅速的物理或化學的能量( A )過程。 60、化學爆炸是由物質的化學變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質的化學組成及化學物質( C )變化。 6( A )比較普遍,化工企業(yè)中發(fā)生的爆炸多屬于此類。 6如果可燃氣體或液體蒸氣與空氣的混合是( A )進行的,則發(fā)生穩(wěn)定燃燒(擴散燃燒),如火炬燃燒、氣焊燃燒、燃氣加熱等。 如果可燃氣體或液體蒸氣與空氣( D )按一定比例混合,遇火源則發(fā)生爆炸。 在燃燒過程中 6在燃燒之前即氣體擴散階段形成的一個足夠大的云團,如在一個作業(yè)區(qū)域內發(fā)生泄露,經(jīng)過一段延遲時期后再點燃,則會產生( B )爆炸,形成大范圍的破壞。 6可燃物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間都能發(fā)生爆炸,這個濃度范圍稱為該物質的( A )。 6可燃性混合物的( A )范圍越寬,其爆炸的危險性越大。 6濃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 B )著火或爆炸的。 6爆炸極限通常用可燃氣體或可燃蒸氣在空氣混合物中的( C )(%)來表示,可燃粉塵則用g/m3表示。 D. 分子百分比 6爆炸極限( D ),火災危險性越大。 、范圍越窄 、范圍越寬 、范圍越窄 、范圍越寬 70、著火能量越小,火災危險性越大 可燃氣體的著火能量都比較小,但是不同品種的可燃氣體的最小著火能量可相差( A )倍。 ~20 ~30 ~40 ~50 ,所以氫氣的火災危險性比甲烷( B )。 7( C )越活潑,火災危險性越大。 7可燃氣體的密度越輕,越容易迅速( D ),火災危險性相對小些。 閃點低,表示在( A ),因此該液體容易著火燃燒。 7可燃液體與易燃液體是以閃點作為劃分標準的,閃點( B )dB的作業(yè)環(huán)境,應當佩帶耳罩。 A. 50 B. 100 C. 200 D. 300 18過濾式呼吸防護器適用于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不很高,且空氣中含氧量( A )的場所。 % % % % 18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應當同時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如搶救由一人進行,吹氣與再擠壓心臟次數(shù)比為(B )。 :15 :30 :05 :10 18( A )是指下風向有害氣體、蒸氣、煙霧或粉塵可能影響的區(qū)域,是泄漏源下風方向的正方形區(qū)域。 18劇毒或強腐蝕性或強刺激性的氣體,在污染范圍不明的情況下,初始隔離至少500m,下風向疏散至少( C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