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課教課時,有充足的靈感和素材。漢語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技能、中華文化傳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達婉中教授送的一句非常經(jīng)典的話:“educating the international leaders of tommorrow!.”wendy da 用她幾十年的對外漢語研究與實踐經(jīng)驗給我們揭開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素質(zhì)拓展訓練就開發(fā)了我們的潛能,它強調(diào)團結(jié)協(xié)作,集體精神,同時還具有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煉團隊的深層次的內(nèi)涵。要打造良好的中國人形象,目前中國人在國際上給人的總體形象依然不令人滿意,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打造可愛、可敬的中國人形象,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人的消極看法。二、感悟教師職業(yè),升華自我素養(yǎng)教師代表著“學生的老師”,也代表著“學生的學生”。這次培訓的內(nèi)容包括了教育理論和教育新動態(tài)、新大綱,師德修養(yǎng)、禮儀與教師心理調(diào)試。三、正確的職業(yè)規(guī)劃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原來,我以為專題研究是科研,那是科研人員的事,與我們普通老師無關。在培訓指導過程中,以案例為基礎非常實際地幫助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這些都有助于我們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認識和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民族及宗教方面的問題。黃金城和毛世楨兩位教授真的讓我領略都了專家的精彩,讓我明白了我們在課堂中是不應該直接地講解漢語語法要點,我們應該去想方設法設置情境讓學生明白并正確運用漢語詞語。我們大力推廣國際漢語教學不僅是為了滿足世界各國對漢語學習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國自身發(fā)展的需要,是國家“軟實力”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一項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是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之一。在那一天,畢業(yè)五年的我踏進美麗的華東師范大學,我圓了重返大學的夢。儒森漢語學校應眾多學員的要求,開展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公開課,意在促進對外漢語教學人才的交流和互鑒,并由行業(yè)經(jīng)驗豐厚的一流導師分享優(yōu)秀經(jīng)典的教學方案,對于對外漢語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打開教學思路來說有非常大的幫助。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xiàn)在,需要我們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zhuǎn)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做為一線教師,我們很有必要學習教育理論,我們的課堂實踐要有理論支撐。新課程改革,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教學不能像以前一樣那樣照本宣科,一味的講教材,而是師生互動,要以聯(lián)系實際出發(fā),擴展。課余反復思考后,理解其中深意。第一篇: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016年4月10日—30日,我很榮幸地參加在陜西師范大學舉辦的美麗園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學習。國之發(fā)展,教育為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做儲備,更要有很好的悟性,今天的讀書體驗就是明天的課堂實踐,只有教師讀書多了,在課堂上才能如魚得水,游刃有余,課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紛呈。新課改后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教學理念,我們要把這些教學理念變成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要把這些理念滲透到各個學科教學中去。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儒森在培訓老師如何教老外學中文時,都是以貼近生活、有實用性的內(nèi)容為主,比如在給老外講解遇到交通管制時該如何用中文交流時,可以給老外提供實際的交通罰單等范本資料,教他如何應對和處理這種情況。這次重新進入大學的心情比我第一次進入大學時更加的澎湃。學員們對自己即將從事的漢語推廣工作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同時我們老師們要加強語法知識的學習,加強教育法、語音等各方面的積累。讓我們明白了在向外國人說明中國的情況時盡量少說空洞的辭令,提倡講述身邊的故事,因為這樣外國人愛聽,更樂意接受。一、用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心理學基礎指引自己的工作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通過培訓才明白,專題研究并不是那么難,它就是把我們平常教學中的問題提煉出來分析研究,探究其教育規(guī)律。而本次培訓中,尤其是教師心理調(diào)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促進。其次,培訓的內(nèi)容讓我受益匪淺。在談到教師的發(fā)展問題上,幾位專家都強調(diào)了適時調(diào)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jié)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專家還提出了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jié)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jīng)驗方面,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的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專業(yè)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因為我們自己國家的盛衰歷史和今日的崛起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是可以改變的,發(fā)達國家和不發(fā)達國家都有各自的長處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更深層次的了解了“生命”的重要性。葉軍教授的第一堂課,為我們的培訓拉開了序幕,讓我了解了國外的基本課堂形式和第二語言習得。培訓的內(nèi)容十分的實用,分別有漢語國際推廣形勢教育、外事教育。對外漢語教師培訓不僅僅是實際教學理論的探索和培訓,要讓老外真正理解中國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