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安全投入、質量標準化工作和安全環(huán)境、風險評估、風險預控管理系統(tǒng)等 10個方面的內容及 40 個分解內容,按照持續(xù)改進的要求,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效果評價方法,并通過兩個實例分析介紹了該安全文化評價模型的實際應用。 ② 要研究適應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監(jiān)察和監(jiān)管方式與手段,創(chuàng)新安全監(jiān)察手段,提高監(jiān)察執(zhí)法的權威性,實現煤礦安全監(jiān)察由事后處理型向事前預防型的轉變。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手冊主要包括煤礦本質安全管理基本知識手冊、管理風險管理手冊、管理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手冊、人員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手冊、保障措施手冊、安全文化建設手冊等項。在實施危害辨識、風險評價之前,應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和培訓,制定開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的程序和指南。企業(yè)要選送合適的安全人員,到大學深造。 本質安全管理是預防事故的關鍵措施之一,就目前而言,設備和機具的本質安全,受科技、經濟等諸多因素制約,作業(yè)環(huán)境的本質安全,受成本、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很大;人的安全可靠性,受職工的文化程度、技術水平等影響較大,不同企業(yè)人員的素質差異大。煤礦企業(yè)不論其經營規(guī)模大小,經濟效益好壞,都承受不住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所帶來的人員傷害和財產巨大損失。只有在具體的環(huán)境中,因素才能有與其相對應的有意義的危險狀態(tài)值存在。安全裝置的種類很多,例如:設置防護網,增加聯鎖裝置,加設示警裝置和應急制動開關等,應根據機器設備的具體情況采用。因此,如設備故障能及時得到診斷,作出正確決策,采取合理措施,就不一定導致事故產生。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人的行為可用行為心理學提出的模式來表示: 刺激(S)心理加工(O)行為(R)。 人失誤的原因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20]1943年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如我國在 GB64411986《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中,將人的不安全行為詳細劃分為 13類,而美國杜邦公司在其行為安全觀察程序中,將不安全行為分為5類。這些都與工作面人員因素有著重要的關系。近二十年來,許多學者較一致地認為,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人的不安全行為(或失誤)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或故障)兩大因素作用的結果,即人與物兩系列運動軌跡的交叉點就是發(fā)生事故的“時空”,“軌跡交叉論”應運而生。 狹義上的本質安全是指實現了人的本質安全、 物(設備系統(tǒng))的本質安全等。第2章 煤礦本質安全建設的理論體系本質安全可以分解為兩大目標,即“零工時損失,零責任事故,零安全違章”長遠目標;“人、設備、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終極目標??煽啃怨こ套钪饕睦碚摶A概率論早在十七世紀初由伽利略、高斯等人建立起來,后來馬爾科夫創(chuàng)立了隨機概率論,這是可修復系統(tǒng)最重要的理論基礎。如何有效遏制重大礦難的發(fā)生,是我國煤礦生產當前需要解決的頭等問題,本質安全理論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提出,煤礦本質安全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新理念。其中,山西、內蒙古、陜西等8個省區(qū)煤炭產量超過億噸,神華集團、中煤能源、大同煤礦等 35 家大型煤炭企業(yè)產量超過1000萬噸。2009年,全國原煤產量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我國煤炭行業(yè)開展煤礦質量標準化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辦法,煤礦企業(yè)在建設本質安全方面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創(chuàng)建煤礦本質安全是對現有安全管理模式和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發(fā)展和升華??煽啃怨こ塘硪婚T主要的理論基礎數理統(tǒng)計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形成本質安全( Intrinsic safety or Inherent safety)概念提出距今已過半個世紀,該概念源于20 世紀 50 年代世界宇航技術界,主要是指電氣系統(tǒng)具備防止可能導致可燃物質燃燒所需能量釋放的安全性(The safety of electrical systems in preventing energy release which might cause flammable substances to ignite)。2001 年初,徐礦集團率先在煤炭行業(yè)提出創(chuàng)建煤礦本質安全的目標,總結凝練了本質安全的核心理念是力求通過“人、物、系統(tǒng)和制度”四大要素的高度和諧統(tǒng)一。對于煤礦企業(yè)而言,煤礦本質安全是通過追求人、機和環(huán)境的安全和諧統(tǒng)一,最終實現管理無漏洞、設備無故障、系統(tǒng)無缺陷、人員無“三違”、安全無事故的恒久性安全目標。我國的安全同行專家在事故致因理論上的研究方興未艾,認為事故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是社會因素、管理因素和生產中危險因素被偶然事件觸發(fā)而形成的傷亡和損失的不幸事件。在一些大型的災難性事故中,人為因素導致的傷亡事故約占傷亡事故總數的 70~80%[18],特別是在煤礦企業(yè)中,如淮北礦務局歷年的死亡事故有 90%以上是由職工“三違”等人為失誤因素造成。為了探究人不安全行為的致因,周剛,程衛(wèi)民[19]從人的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將人的不安全行為分為有意的和無意的兩大類,即有意的不安全行為和無意的不安全行為。馬斯洛認為,人類的基本需要可以歸納為五大類,并按它們發(fā)生先后次序,逐漸上升。人為失誤也稱為人為差錯,它是人所具有的一種復雜特性,人為失誤可定義為人未能實現規(guī)定的任務,從而可能導致中斷計劃運行或引起財產或設備的損壞,按照系統(tǒng)安全的觀點,人也是構成系統(tǒng)的一種元素,當人作為一種系統(tǒng)元素發(fā)揮功能時,會發(fā)生失誤。(3) 煤礦設備故障規(guī)律 與大多數產品的故障分布規(guī)律相同,煤礦設備λ 曲線隨時間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見下圖),由于曲線兩頭高、中間低,這條曲線通常稱為浴盆曲線。礦山環(huán)境分為地質環(huán)境和作業(yè)環(huán)境兩部分[22]。而當同一因素處于不同的環(huán)境時,其所具有的危險狀態(tài)值也不同。因此,只有杜絕重特大事故,實現本質安全,煤礦企業(yè)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國家煤炭工業(yè)才能健康發(fā)展。傳統(tǒng)的安全管理的特點,是具有強制性、被動性、事后經驗性;現代的安全管理運用系統(tǒng)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全面、系統(tǒng)、超前和過程控制。認真學習和吸收國內企業(yè)的經驗,積極與國際接軌,組織開展勞動保護與安全科學技術活動,對安全監(jiān)督員要實行安全法規(guī)、標準、安全科技、安全管理等系統(tǒng)培訓,提高企業(yè)安全監(jiān)督工作水平,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企業(yè)發(fā)展和市場競爭對安全生產的要求。應盡可能由一些熟悉本企業(yè)生產工藝、設備管理、安全管理和風險評價的人員組成評價小組,同時充分吸納和鼓勵現場員工的參與,對規(guī)模6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較大、風險較高的活動或場所(如采掘工作面),評價活動可以班組為單位進行,最后整合匯總。 (1) 安全管理機構 為保證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 必須有合理而有效的安全管理機構, 為安全生產決策指令的實施提供必要的組織保證。 ③ 健全完善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體系,對不符合煤礦實現本質安全生產要求的法律法規(guī)進行修訂,為如何實現煤礦本質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據,使煤礦安全監(jiān)察監(jiān)管機構能夠有法可依,提升現行技術標準的法律地位,強化技術標準的權威。 2007年,黃小梅、陳沅江等人,針對煤礦企業(yè)文化建設的實際,通過分析影響其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各種因素,獲得了對安全文化建設水平進行現狀評價的綜合指標體系,并建立了評價層次模型。其主要內容為有害類型、有害因素名稱、預防及控制措施。手指口述的要求是:在操作前,用手指著被操作的設備,眼睛隨手指觀察,刺激腦子同時思考,把最關鍵的話大聲說出來。在此,首先向四年來一直關心和幫助我的老師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在學習期間,我得到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同時,感謝在學習期間給予我?guī)椭牡母魑活I導!感謝我的同學們在學習和工作當中給予我的幫助!感謝我的親人們長久以來對我的理解與支持!值此論文完成之際,再次向所有關心、支持、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表以最衷心的謝意! 32參考文獻[1] 2002007 年國家安全事故統(tǒng)計分析(國家安全監(jiān)督管理總局統(tǒng)據)。目前手指口述操作方法在煤礦企業(yè)得到廣泛推廣,尤其在山東兗州礦業(yè)和山西陽煤集團應用比較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黃陵一號煤礦通過推廣“手指口述”,安全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其主要內容為污染類型、環(huán)境污染因素名稱、預防及控制措施。第4章 煤礦本質安全建設提高途徑,提高職工的標準化意識和操作技能 ① 加強教育和學習,樹立了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為深化本質安全作奠定基礎。 1986 年 4 月 25 日發(fā)生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核能界引起了強烈的震撼,人們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 重新探討安全管理思想和原則。以三個層次為好,戰(zhàn)略規(guī)劃層、戰(zhàn)術計劃層、運行管理層。針對企業(yè)自身的特點,對上述六大災害可以采用風險分析矩陣(RAC)方法或控制程度指數法(CRC)[25]等方法來進行分級,評價結果至少分為兩級,即可承受風險和不可承受風險。 (4) 明確機構與職責 為了有效地實施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需要對各相關層次機構的作用、職責和權限進行界定,形成文件,予以傳達,以便順利完成本質安全任務。根據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原理,建立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做好如下工作: (1) 本質安全方針的制定 本質安全方針是企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總的指導路線,因此方針的建立必須履行“三個承諾,一個適合”,[24]即“對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承諾、對體系持續(xù)改進的承諾,對預防為主的承諾,適合用人單位本質安全風險的性質”,同時由于煤礦企業(yè)自身環(huán)境的復雜性,必須結合自身的特點,有的放矢,制定出適合自己企業(yè)自身特點的方針。我國煤礦事故多發(fā)的主要原因是,煤礦從業(yè)人員結構復雜、綜合素質差,安全基礎薄弱,安全保障水平低,整體防災抗災能力差,管理技術落后。(5) 危險物質存在狀態(tài)的局部偶然性煤礦井下危險物質如瓦斯、煤塵等的含量,一方面是在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受到通風系統(tǒng),煤巖環(huán)境、生產設備和設施、生產工藝等諸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使系統(tǒng)各組成因素的狀態(tài)在可接受的波動范圍內存在和變化。其特殊性表現為:一是工作空間狹小,四周是支護起來的原生煤巖體,空間時常堆放松散的煤巖,還有多種機械設備,逸散著能量,產生振動和噪聲,視覺環(huán)境差,礦塵污染嚴重,不少礦井還存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熱害;二是工作環(huán)境隨開采過程不斷移動,環(huán)境多變,缺乏規(guī)律性;三是面臨著頂板、瓦斯、礦塵、水、火和地熱等自然災害的威脅。這一時期產品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設計錯誤,工藝缺陷、裝配上的問題或是由于質量檢驗不良等。 煤礦人為失誤發(fā)生的方式有如下類型: 人為失誤按工種分類: ① 放煤失誤:放煤太快過載停機;放煤過量而漏矸,造成卡溜、斷鏈; ② 割煤失誤;搖臂調高系統(tǒng)控制失誤,割頂、割底打壞齒輪; ③ 移架、推溜失誤;操作順序不對,咬架、漏矸、傾斜等; ④ 端頭支架失誤;支護質量有問題或沒能及時支護; ⑤ 設備維護失??;配件更新不合理,維修不徹底; ⑥ 鋪網失誤:鋪網不及時,鋪網質量有問題; ⑦ 管理組織失誤:交接班不及時、人員冗余度太大、決策失誤等。包括衣、食、住、行、性等生理機能的需要。是指有目的、有意圖,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為,是故意的違章行為,如酒后上崗等。建設煤礦本質安全的核心是實現人的本質安全,即實現人的素質、生命價值和質量的提高。事故管理模式以事故理論為基礎,它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和安全理論的完善不斷更新, 在實際應用中如杜邦公司以事故為“零”目標的管理模式、 馬鞍山鋼鐵公司的“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管理模式、鞍鋼0123”管理模式、中國石油的“2110”安全管理模式等。神華集團神東分公司為貫徹“煤礦可以做到零死亡”、“生產過程中能夠做到瓦斯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這兩個理念[7],實現創(chuàng)建本質安全企業(yè)。即人按規(guī)程操作,杜絕違章,物或設備在動態(tài)或靜態(tài)狀態(tài)下始終安全運行,系統(tǒng)實現“人機互補、人機制約”,制度不斷規(guī)范,最終實現生產過程的管理零缺陷、零事故的本質安全目標。1994 年 CCPS 成立了本質安全生產分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and Inherently Safe Processes),將本質安全作為重要議題進行了討論。建立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對煤炭工業(yè)現狀和發(fā)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科學判斷的基礎上的,既是科學發(fā)展觀在安全生產工作、煤礦安全領域的具體運用,也是煤炭工業(yè)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既是積極的、也是切實可行的。當前,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煤炭工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本質安全 管理體系 安全措施 安全文化 ABSTRACTCoal mines are manmachineenvironment posed systems with plex structu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4M (man,machine,environment,management), relevant elements of coal mines are studied , leading to feasible principles for application of the Intrinsic safety concept to coal min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uman behavior, the causes of human errors and accident patterns were discussed,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human errors are studied, the Man Assessment Index Model of Intrinsic safety is founde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human reliabilityon the basis of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