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的主流技術,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擴展能力;l 主機系統(tǒng)應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長時間連續(xù)工作,并有容錯措施;l 支持通用大型數(shù)據庫,如SQL、Oracle等;l 具有廣泛的軟件支持,軟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種傳輸協(xié)議;l 能與Internet互聯(lián),可提供互聯(lián)網的應用,如WWW瀏覽服務、FTP文件傳輸服務、Email電子郵件服務、NEWS新聞組討論等服務;l 支持SNMP網絡管理協(xié)議,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維護性;:l 網絡方案應采用成熟的技術,并盡可能采用先進的技術;l 采用國際統(tǒng)一標準,以擁有廣泛的支持廠商,最大限度的采用同一廠家的產品;l 方案應合理分配帶寬,使用戶不受網上“塞車”的影響;l 應充分考慮未來可能的應用,如桌面將承受大型應用軟件和多媒體傳輸需求的壓力;l 該網絡方案要具有高擴展性。為了適應網絡結構變化的要求,必須充分考慮以最簡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資,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擴展和維護。優(yōu)點是網絡結構簡單,易于維護,便于管理(集中式);每臺入網機均需物理線路與處理機互連,線路利用率低;處理機負載重(需處理所有的服務),因為任何兩臺入網機之間交換信息,都必須通過中心處理機;入網主機故障不影響整個網絡的正常工作。并且從學校的利益出發(fā),從技術上講應該采用標準、開放、可擴充的、能與其它廠商產品配套使用的設計。(2)同時支持約600用戶瀏覽Internet。3.3網絡拓撲圖校園主干網采用一臺千兆多層交換機作為中心交換機,配置多臺二層換機作為二級交換機;在網絡中心配置多臺工作站,一臺主機房工作站,一臺連接外部網絡的路由器,同時在路由器上配置相應的撥號訪問模塊,供撥號用戶訪問校園網。ATM向桌面擴展視頻服務器155M ATM155M ATMESX3000 ATM Switch1000M Ethernet2. 建立ATM主干網—未來隨著網絡中多媒體應用的大量增加,以及考慮到與第二代Internet (以ATM交換設備作為通信主干)的連接,將網絡主干升級為雙主干,現(xiàn)有網絡設備可通過OC3 ATM上聯(lián)模塊與主干ATM中心交換機—如FORE ESX3000交換機—連接。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對各種數(shù)據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斷增長,使得當今的計算機網絡,特別是Internet從傳統(tǒng)的數(shù)據處理設備(如計算機)和管理工具中駁離出來,擔當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與獲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并成為人們在當今社會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Services網絡安全與局域網安全解決方案[J]飛思科技產品研發(fā)中心:《縱橫四?!钟蚓W組建與管理》.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7[6]第五章 網絡測試:(1)、用校園網Hont E ip ping 外網主機 Host C ip :(2)、用校園網Hont E ip ping 內網服務器 Host D ip 如下:(3)、用內網服務器Host D ip ping .用圖書館Hont A ip 如下:(4)、用辦公室工作站pc Host B ip ping外網主機 Host C ip :通過以上的聯(lián)通性測試可以看出中學校園網的配置成功。網絡結構示意圖在不改變網絡技術情況下的擴展方式:隨著網絡流量的增加,主干網上1000M交換機的帶寬壓力不斷提高。(F)經廣域網接口,提供國內外計算機系統(tǒng)的互連,為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和科研合作,為學??焖佾@得最新教學成果及技術合作等創(chuàng)造良好的信息通路。最好能夠做到在網絡技術進一步發(fā)展,現(xiàn)有模塊不支持新技術的情況下,只需要更換相應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設備。由于所有節(jié)點的往外傳輸都必須經過中央節(jié)點來處理,因此,對中央節(jié)點的要求比較高。根據校園網的總體需求,結合對應用系統(tǒng)的考慮,本次網絡建設的設計目標是: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穩(wěn)定性、高安全性、易管理的萬兆骨干網絡平臺。(3)提供豐富的網絡服務,實現(xiàn)廣泛的軟件,硬件資源共享,包括:(A)提供基本的Internet網絡服務功能: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新聞組討論、電子公告牌、域名服務等。二級交換機通過千兆光纖上連接到主干交換機上,構成星形的拓撲結構,使得主干網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原有Intel千兆交換機與ATM主干交換機上的以太網模塊連接,建立主干交換機之間的冗余通道。經過了幾年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已經在很多方面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瀏覽、E-mail、(上網聊天)、VOD(視頻點悉播)、文件傳輸、遠程診斷、電子商務、網絡大學及虛擬學校等無一不與計算機網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技術集成校園網應用呂瑩等:吳功宜、吳英:《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5]并擁有大量的基于NT的服務器端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