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塞拔出,將接種針深入到待接小管中,從斜面底部開始劃曲線,從下至上直至斜面頂端為止。 C 劃線接種完畢,在平皿底部寫上菌名、日期和接種者等標記,然后倒扣培養(yǎng) 。 * 現在實驗室設備中,已有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只需把二氧化碳的濃度設置成所需濃度即可達到相應的厭氧環(huán)境。 注意事項 : A 接種環(huán)(針)火焰燒灼滅菌后要稍冷卻后再挑取菌落; B 打開平皿,接種過程保持無菌狀態(tài),盡量靠近酒精燈燃心; C 接種后,培養(yǎng)小管或平板要置于適宜條件,利于細菌生長; D 穿刺培養(yǎng),接種針要直刺直出,不要反復戳刺; E 芽孢菌耐殺滅,培養(yǎng)芽孢菌的實驗室最好單獨使用,否則要徹底滅菌。 ? 革蘭陽性菌細胞壁所含脂類少,肽聚糖多,酒精脫色時,細胞壁孔隙縮小到不易讓結晶紫與碘形成的紫色染料復合物洗出細胞壁外,而被染成紫色。 化學固定:血液、組織臟器的抹片做姬姆薩染色不用火焰固定用甲醇固定。 培養(yǎng)皿接種到斜面:右手執(zhí)無菌接種棒,無菌條件下,左手打開平皿蓋,用接種環(huán)挑取單菌落,立即取瓊脂斜面小管,將管口火焰滅菌。 B 劃線中盡量不要重復、往復劃線,以免形成菌苔。 生物學方法: * 原理:利用培養(yǎng)基中含有的植物或動物組織消耗氧氣的原理制成。 二、細菌抹片的制備及染色 細菌染色原理 由于細菌細胞結構和化學成分不同,因此具有毛細管、滲透、吸附和吸收等物理作用及離子交換、酸堿親和等化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