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供給定理: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一種物品價格上升,該物品供給量增加的觀點。規(guī)范描述:企圖描述世界應該如何運行的觀點。邊際變動:對行動計劃微小的增量調整。流動性偏好理論:凱恩斯的理論,認為利率的調整使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平衡。貿易平衡:出口等于進口的狀況。古典二分法:名義變量和真實變量的理論區(qū)分?;钇诖婵睿簝艨梢酝ㄟ^開支票而隨時支取的銀行賬戶余額。摩擦性失業(yè):由于工人尋找最適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時間而引起的失業(yè)。未來值:在現行利率既定時,現在的貨幣量將帶來的未來貨幣量。金融體系:經濟中促使一個人的儲蓄與另一個人的投資相匹配的一組機構。名義GDP:按先期價格評價物品與勞務的生產。141持久收入:一個人的正常收入。125生產要素:用于生產物品和勞務的投入。10規(guī)模收益不變: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保持不變的特性。9顯性成本:要求企業(yè)支出貨幣的投入成本。7公地悲?。阂粋€寓言,說明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為什么公有資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6無謂損失:稅收引起的總剩余減少。4彈性: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其決定因素中某一種的反應程度的衡量。2需求表:表示一種物品價格與需求量之間關系的表格。1菲利普斯曲線: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犧牲率:在通貨膨脹減少一個百分點的過程中每年產量損失的百分點數。資本外逃:一國資產需求大量且突然減少。封閉經濟:不與世界上其他經濟相互交易的經濟。貨幣乘數:銀行體系用1美元準備金所產生的貨幣量。貨幣:經濟中人們經常用于向其他人購買物品與勞務的一組資產。/ 6 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獲得的信息的有關資產價格的描述。私人儲蓄:家庭在支付了稅收和消費之后剩下來的收入。真實利率:根據通貨膨脹的影響校正過的利率。12博弈論:研究人們在各種策略情況下如何行事。10有效規(guī)模:使平均總成本最小的產量。90、總收益:企業(yè)出售其產量所得到得量。7公有資源:有競爭性但無排他性的物品。5生產者剩余:賣者出售一種物品得到的量減賣者的成本。4過剩:供給量大于需求量時的狀態(tài)。2競爭市場:有許多買者與賣者,以致于每個人對市場價格的影響都微乎其微的市場。市場勢力:一個經濟活動者(或經濟活動者的一個小集團)對市場價格有顯著影響的能力。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is the model that most economists use to explain shortrun fluctu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around its longrun :大多數經濟學家用來解釋經濟活動圍繞其長期趨勢的短期波動的模型Aggregatedemand curve is a curve that shows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households, firms, and the government want to buy at each price :表示在每一種物價水平時,家庭、企業(yè)、政府和外國客戶想要購買的物品與勞務量的曲線。Openmarket operation is the purchase and sale of bonds by the :美聯儲買賣美國政府債券。Medium of exchange is an item that buyers give to sellers when they want to purchase goods and :買者在購買物品與勞務時給予賣者的東西。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reflecting all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a rational :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獲得的信息的有關資產價格的描述。Private saving is the ine that households have left after paying for taxes and :家庭在支付了稅收和消費之后剩下來的收入。Nominal interest rate is the interest rate as usually reported without a correction of the effects of :通常公布的,未根據通貨膨脹的影響校正的利率。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 country in a given period of :給定時期的一個經濟體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Consumption is spending by households on goods and servic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purchased of new :除了購買新住房,家庭用于物品與勞務的支出。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inputs into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are provided by :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投入,如土地、河流與礦藏。Crowding out is a decrease in investment that results from government :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資減少。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 the normal rate of unemployment around which the unemployment rate :失業(yè)率圍繞它而波動的正常失業(yè)率。Fiat money is money without intrinsic value fiat is used as money because of government :沒有內在價值、由政府法令確定作為通貨使用的貨幣。Real variables are variables measured in physical :按實物單位衡量的變量。Crowdingout effect is the offset in aggregate demand that results whe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raises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reby reduces investment :當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從而減少了投資支出時所引起的總需求減少。1循環(huán)流向圖:一個說明貨幣如何通過市場在家庭與企業(yè)之間流動的直觀經濟模型。3正常物品: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4總收益:一種物品買者支付的量和賣者得到的量,用該物品的價格乘以銷售量來計算。6關稅:對在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征收的稅。7預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9經濟利潤:總收益減總成本,包括與隱性成本。11平均收益:總收益除以銷售量。投資:用于資本設備、存貨和建筑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購買新住房的支出。技術知識:社會對生產物品與勞務的最好方法的了解。擠出:政府借款所引起的投資減少。自然失業(yè)率:失業(yè)率圍繞它而波動的正常失業(yè)率。商品貨幣:以有內在價值的商品為形式的貨幣。貨幣數量論:一種認為可得到的貨幣量決定物價水平,可得到的貨幣量的增長率決定通貨膨脹率的理論。貿易余額:一國的出口值減進口值,又稱凈出口??偣┙o曲線:表示在每一種物價水平時,企業(yè)選擇生產并銷售的物品與勞務數量的曲線。平等: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1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現象,包括通貨膨脹、失業(yè)和經濟增長。3互補品:一種物品價格上升引起另一種物品需求減少的兩種物品。50、供給價格彈性:一種物品供給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程度的衡量,用供給量變動百分比除以價格變動百分比來計算。6外部性的內在化:改變激勵,以使人們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外部效應。8定額稅:每個人等量的稅收。9邊際產量:增加的一單位投入所引起的產量增加。11壟斷企業(yè):一種沒有相近替代品的產品的惟一賣者的企業(yè)。130資本:用于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和建筑物。145最大最小準則:一種主張,認為政府的目標應該是使社會上狀況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生產物價指數:企業(yè)購買的一籃子物品與勞務的費用的衡量指標。金融中介機構:儲蓄者可以借以間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市場風險:影響股市上所有公司的風險。集體談判:工會和企業(yè)就就業(yè)條件達成一致的過程。準備金:銀行得到但沒有貸出去的存款。費雪效應:名義利率對通貨膨脹率所進行的一對一的調整。真實匯率:一個人可以用一國物品與勞務交換另一國物品與勞務的比率。菲利普斯曲線:一條表示通貨膨脹與失業(yè)之間短期權衡取舍的曲線。1外部性:一個人的行為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第4章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市場:由某種物品或勞務的買者與賣者組成的一個群體。1均衡數量:當價格調整到使供給與需求平衡時的供給量與需求量。正常物品:在其他條件相同時,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第2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循環(huán)流向圖:一個說明貨幣如何通過市場在家庭與企業(yè)之間流動的直觀經濟模型。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傂枨笈c總供給模型:大多數經濟學家用來解釋經濟活動圍繞其長期趨勢的短期波動的模型。進口:國外生產而在國內銷售的物品與勞務。貼現率:美聯儲向銀行發(fā)放貸款的利率。價值儲藏手段:人們可以用來把現在的購買力轉變?yōu)槲磥淼馁徺I力的東西。失業(yè)率:勞動力中失業(yè)者所占的百分比。預算赤字:政府支出引起的稅收收入的短缺。人力資本:工人通過教育、培訓和經驗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157吉芬物品:價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第四篇:曼昆_經濟學原理(下冊)_名詞解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某一既定時期一個國家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136歧視:對僅僅由于種族、宗教、性別、年齡或其他個人特征不同的相似個人提供不同的機會。1卡特爾:一致行動的企業(yè)集團。10平均可變成本:可變成本除以產量。8累退稅:高收入納稅人交納的稅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納稅人的稅收。7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競爭性的物品。5消費者剩余:買者的支付意愿減買者的實際支付量。均衡價格:使供給與需求平衡的價格。2出口:國內生產而在國外銷售的物品。市場失靈: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擠出效應:當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從而減少投資支出時所引起的總需求減少。升值:按所能購買到的外國通貨量衡量的一國通貨的價值增加。數量方程式:方程式M*V=P*Y把貨幣量、貨幣流通速度和經濟中物品與勞務產出的美元價值聯系在一起。貨幣供給:經濟中可以得到的貨幣量。失業(yè)保險:當工人失業(yè)時為他們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計劃。多元化:通過用大量不相關的小風險代替一種風險來降低風險。是規(guī)定借款人對債券持有人負有責任的證明。消費物價指數(CPI):普通消費者所購買的物品與勞務的總費用的衡量指標(也是指導宏觀經濟學政策的關鍵變量)。11寡頭:只有幾個提供相似或相同產品的賣者的市場結構。10可變成本: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成本。8縱向平等:主張支付能力高的納稅人應該交納更多稅的思想。6庇古稅:用于糾正負外部性影響的稅收。5稅收歸宿:關于由誰來承擔稅收負擔的研究。3供給表:表示一種物品價格與供給量之間關系的表格。2絕對優(yōu)勢:根據生產率比較一種物品的生產者。機會成本: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所必須放棄的東西。Fisher effect is the oneforone adjustment of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to the inflation :名義利率對通貨膨脹率所進行的一對一的調整。Monetary policy is the setting of the money supply by policymakers in the central bank 貨幣政策:中央銀行的決策者對貨幣供給的安排。Unemployment insurance is a government program that partially protects workers’ ines when they became :當工人失業(yè)時為他們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計劃。Diversification:the reduction of risk achieved by replacing a single risk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maller unrelated :通過用大量不相關的小風險代替一種風險來降低風險。Bond is a certificate of indebtedness 債券:一種債務證明書。GDP deflator is a measure of the price level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nominal GDP to real GDP times :用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率計算的物價水平衡量指標。Real GDP is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valued at constant :按不變價格評價的物品和服務的生產。Financial markets a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rough which savers can directly provide funds to :儲蓄者可以通過它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Risk averse: exhibiting a dislike of :不喜歡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