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嘎達梅林》學習目標1、理解作品的內容,記住民歌的音調,感受交響樂的美妙。2、打破狹隘的民族觀,喚起民族激情并熱愛英雄。重點難點:分析作品的內容,能感知嘎達梅林的事跡是如何用音樂來講述、表達的。教學工具:多媒體、投影儀教學過程:一、課前播放馬頭琴獨奏《嘎達梅林》二、師生問好三、導入新課1、請同學們觀看一段影
2024-11-19 09:50
【摘要】《賣報歌》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賣報歌》人民音樂家聶耳在30年代創(chuàng)作并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兒童歌曲。這首歌以樸素的語言,辛辣的筆調,刻畫了舊社會賣報兒童的苦難生活,全曲為F凋,2/4拍子,一段體結構,分節(jié)歌形式。歌曲既反映了孩子們對舊社會的控訴,又表現了孩子們對光明的未來充滿希望的心情和樂觀主義精神。教學目的知識目標能學會唱《賣報
2024-11-19 09:55
【摘要】課時備課課題《森林水車》課型欣賞教材及作品分析教學目標蘊含情感通過欣賞歌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音樂。獲取知識感受關于大自然的音樂,感受音樂的美。提升能力熱愛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喜愛之情。課前準備鋼琴
2024-11-19 09:54
【摘要】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說課設計將軍城小學黎秀玲一、說教材音樂情景劇《森林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綠色的夢》中的內容。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森林曾經是動物們的樂園??墒牵S著人類不斷的亂砍濫伐,動物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它們惶恐不安;一群少先隊員唱著歌,親手種下了一棵棵小樹苗。當綠樹如蔭時,森林里又恢復了往日
2024-11-19 05:34
【摘要】一、童趣唱歌1快樂寶貝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三年級下冊第一章“童趣”第一課“《快樂寶貝》”。本課對上冊和下冊課程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和內容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唱歌的愛好,也能為以后學習欣賞課和活動課培養(yǎng)興趣。學生分析:三年級的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
2024-11-19 17:54
【摘要】?!問:⑴這首歌曲是幾幾拍的?拍子的含義是什么?⑵在樂曲和節(jié)奏中0是什么符號?代表什么意思?⑶畫紅線的這兩個節(jié)奏是什么節(jié)奏?
2024-11-29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