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交易行為上的認同和遵守。 我國的審計獨立性風險研究始于2003年,從檢索情況看,只有3篇學術期刊文獻和1篇碩士論文。但該制度尚存在一些理論與應用方面的不足,尤其在審計獨立性風險的預測評價方面,尚沒有一個系統(tǒng)成熟的評價模型,亟待在實際生活中迸一步改善和提高,以期得到有效應用和廣泛推廣。所謂審計獨立性風險,是指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威脅達到防護措施無法消除的程度,以危及或按理性預期會危及審計人員作出無偏審計決策能力的風險“。西方學者從多個角度對審計獨立性的相關概念進行了不同層面的分析和探索。第五部分對案例的分析,對審計界敲響了警鐘。從而達到以下目的:(1)為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提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審計風險模型,以此監(jiān)督和防范審計風險;(2)為注冊會計師自身提高審計風險管理水平,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3)為理論界分析和研究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和視角;(4)為實務界進一步有效管理審計風險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審計風險控制與質量問題,既是理論問題,也是實踐問題,審計風險控制與質量研究的重要意義在于:一是完善審計理論的需要:二是推動審計實踐健康發(fā)展的需要。2002年,安然事件給安達信的打擊也將是災難性的。第四部分從多個角度對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一步分析審計風險要素,建立審計風險模型。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委員會以及美、英等國的審計準則制定機構也著手分析、研究、頒布新的審計風險準則,以推動風險導向審計的變革。因此,分析目前造成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各方面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不僅有利于規(guī)范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管理的工作,減少在審計過程中對審計風險管理產生的影響,從更開闊的視角解讀我國審計風險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原因,進而提出改進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管理的建議和政策;而且有利于指導我國審計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關鍵詞:審計風險,風險模型,風險控制ABSTRACTAs mankind enters the 21st century, rapid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enterpris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ontact strengthening, has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sive traditional riskoriented audit mode, its limitations,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cases emerge in endlessly, also brought huge pressure to the auditing profession, forcing the audit profession to seek a new audit technology method. Abroad some of the major accounting firm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jointly develop in various forms in succession, named after the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 International audit and verification standards miss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Canad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auditing standards setting bodies have set out to study and enact new audit risk rules, in order to promote riskoriented audit of the change.At present,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conditions is not ideal, under a lot of audit risk.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udit risk, effective control and avoid auditing risk, improve audit quality has bee a widespread concern. Therefor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by analyzing various aspects of the higher reason,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o guard against and control audit risk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This study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standardize our country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management, reduce the audit process Becaus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ossible impact of the audit risk management, from a more open perspective of our registration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risk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deep level reasons, then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cse will from the system level Accountants audit risk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這些事件給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人員帶來了沉重的,如2002年3月財政部和證監(jiān)會聯(lián)合批復,吊銷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的龍頭老大中天勤和深圳華鵬兩家會計師事務所的證券許可證,另有中審、天一兩所被限期整改,并有一批有關注冊會計師的證券許可證被收回或不予換發(fā)。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近年來,與注冊會計師審計有關的審計訴訟案件每年都有發(fā)生,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和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分別從政府監(jiān)管和行業(yè)自律兩個方面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檢查和監(jiān)督。(3)有利于豐富已有的審計理論研究成果 目前關于審計風險的研究文獻比較多,而對審計風險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并不多見,這是應用研究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審計理論研究的一個新領域,這種狀況也直接導致了學術界和實務界對審計風險理解的局限性。(1)規(guī)范研究方法 首先,鑒于現(xiàn)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只對審計風險的含義和構成要素作出了理論規(guī)范,缺少對審計風險特征的描述,因此,本文擬從審計風險的含義出發(fā),對審計風險的特征進行一番系統(tǒng)的梳理,構建了一個系統(tǒng)的貫穿于審計項目全過程的新審計風險模型,以應用于對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管理的現(xiàn)實指導。在國際學術界,審計獨立性問題一直以來就備受關注,主要體現(xiàn)在審計獨立性有關概念的不斷拓展和充實及對獨立性風險治理對策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方面。同年,美國紐約大學的會計學教授喬斯華隨著國內外審計失敗案件的相繼發(fā)生,審計風險問題越來越受到我國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同年,上海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的方軼強和江西財經(jīng)大學的裘宗舜、韓洪靈分別論述了審計獨立性風險的分析框架,旨在系統(tǒng)地說明誘發(fā)審計獨立性風險的因素。2001年,立信會計出版社出版了李君碩士所著的《論審計的獨立性》一書,此書在廣泛借鑒中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提出了許多新的設想,對我國審計工作的開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全面風險管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風險評估是企業(yè)進行的一個持續(xù)行為;(2)組織機構中任何一個人都應該關注企業(yè)風險的識別和管理;(3)風險評估和控制開始關注企業(yè)的流程,而流程往往是跨部門和跨職能的,所以,風險管理需要各部門在高層的監(jiān)督下相互協(xié)調和配合; (4)風險管理是從經(jīng)營風險的源頭估計和預防其發(fā)生,并持續(xù)不斷地采取監(jiān)督性控制; (5)制定明確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并經(jīng)董事會批準后,需要廣泛傳播,讓員工都能清晰地理解。所以要充分把握審計風險,審計人員必須首先了解企業(yè)發(fā)展所依存的內、外部環(huán)境,基于這些環(huán)境要素從而制定相關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以及所控制包含的風險,從而了解內外部戰(zhàn)略風險對于財務報表認定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對財務報表的認定做出合理的專業(yè)判斷。 2.審計風險的特征分析 所謂審計風險是會計報表中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 而注冊會計師經(jīng)過審計后發(fā)表了不恰當?shù)膶徲嬕庖? 從而導致嚴重后果的可能性。主體風險可以通過注冊會計師自身的努力得到控制。具體包括兩個方面:(1)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風險。審計項目風險即現(xiàn)行審計準則中所定義的審計風險,指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山邮軐徲嬶L險主要受三個因素制約: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承受能力,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使用者的情況:行業(yè)之間的競爭隋況。 審計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法律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審計職業(yè)界自身。 社會公眾對審計報告的依賴程度和期望越來越高,同時也加大了審計風險。審計方法本身就隱含著審計風險, 同時審計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審計風險。 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薄弱可能造成審計風險加大,如果被審計單位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工作人員同時兼管不相關的職務, 這就增加了賬務舞弊的可能性, 這類問題有時很難被審計發(fā)現(xiàn), 即使一個具有良好內部控制的單位, 也很難保證各個控制環(huán)節(jié)上的工作人員盡責盡力地完成工作,也難以保證其不會串通舞弊。;審計報告對有關關聯(lián)問題, 或有關事項等的表述以及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影響的表述是否準確、得當, 也有可能產生風險。按照該傳統(tǒng)審計風險模型,注冊會計師是否實施審計程序以及在多大范圍內實施,完全取決于對檢查風險的評估。當假設不存在相關內部控制的條件下去單獨評估認定的固有風險有很大的難度,再加上直接假定認定的固有風險為高水平被公認為文件的做法,極容易導致不少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不重視對固有風險的評估,使其走于形式。前者與控制環(huán)境有關,后者則由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兩部分組成。目前我國注會行業(yè)存在的惡性競爭中, 重要手段之一是審計收費的低價競爭。我國由于會計市場發(fā)展較晚, 會計咨詢業(yè)務尚處起步階段, 但其危害性卻已初露端倪, 審計、咨詢業(yè)務的分開是保證審計獨立、治理會計市場的必然選擇。 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雖然對注冊會計師喪失獨立性的違規(guī)、違法所應負擔的刑事、民事責任也有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但在執(zhí)行過程中卻流于形式, 往往以“體制問題”、“初級階段”為借口而網(wǎng)開一面處以“輕罰”。 審計風險約束效應可以被定義為:當人們受到審計風險事件可能的損失信號的刺激后, 所作出的為了回避或抵抗損失的選擇以及進而采取的回避行為。這兩種效應同時存在,共同發(fā)生作用。新的審計準則分析了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其中:有行業(yè)狀況、監(jiān)管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被審計單位的性質;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財務的衡量和評價;內部控制等方面。這類公司大多經(jīng)營狀況不佳,存在虛構業(yè)務、虛增利潤等問題。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助于權利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管理層及監(jiān)督層之間的分配,并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形式,進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管理層舞弊行為的發(fā)生。 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制度是否健全及會計工作是否規(guī)范是審計風險形成的根本原因。 審計主體是指實施審計業(yè)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或注冊會計師。審計人員缺乏職業(yè)道德,會影響到對審計事項的準確判斷,從而影響到審計質量,增加審計風險。二是審計取證可靠性不強。例如,對預期審計風險評估時,企業(yè)的流動性狀況是一個風險源,客戶持續(xù)出現(xiàn)現(xiàn)金短缺或營運資金短缺是該風險源轉化為風險損失的條件,注冊會計師在調查企業(yè)財務狀況時確定該客戶是否已經(jīng)具備上述風險轉化的條件,而如果企業(yè)的流動性狀況很差,便可能增加企業(yè)發(fā)生財務危機的概率,導致嚴重的后果。 第5章 案例分析1.誠信危機2009年1月7日,印度軟件外包服務業(yè)的領軍企業(yè)、行業(yè)排名第四的薩蒂揚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薩蒂揚)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拉馬林加?拉賈突然宣布辭職。印度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規(guī)定還很不完善,一些重要信息披露要求的缺失給企業(yè)的風險操作提供了機會。拉賈通過個人努力,得以出國留學鍍金。從表面上看,薩蒂揚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章辦事,獨立董事的人數(shù)符合法規(guī)要求,且這些獨立董事均有優(yōu)秀的職業(yè)背景,但他們卻未能發(fā)揮獨立董事應盡的作用。通常來說,在類似普華永道這樣的會計師事務所,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將一個剛剛大學畢業(yè)的新人培養(yǎng)成為一個可以直接負責為客戶提供會計服務的高級經(jīng)理。這種方式使普華永道快速地把事務所的分布拓展到不同國家的不同地區(qū)的同時,也為日后埋下了隱患。我國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為保證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已經(jīng)在《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作出了相關規(guī)定,同時《中國注冊會計師法》中也為此規(guī)定了回避制度, 雖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不理想,但是一直在向前發(fā)展。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相關網(wǎng)絡查詢、追蹤被審計單位可疑的經(jīng)濟業(yè)務的,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企業(yè)的經(jīng)濟業(yè)